《音乐会》是笑中带泪的法式狂想曲,最后15分钟,当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在音乐厅响起,电影的情绪突然爆发,高潮汹涌,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指挥家找寻生命的光亮,他与女提琴家母女间跨越30年的故事,感人至深。虽然很多励志片最常用的桥段,不过这样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只要你也还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就一定会被感动。讽刺与幽默,十足催泪弹。
《音乐会》一直令我想起《和你在一起》,与《钢的琴》一部在本片之前一部在之后,可能或多或少都与这部电影有一些联系,但这部电影是最好的,开片有一种很强的喜剧片感觉,一群老骨头再热血一把的戏码并不新鲜,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导演的国际自由主义主张与不断侧敲历史的手法都让我欣喜。
虽然是音乐片,但真正音乐出现却在最后二十分钟,而且也是唯一一部敢于把柴小协全章演奏完的导演,在柴小协中,把命运的转折,命如游丝与命运的抗争完美结合。有人在音乐中寻求解脱,有人在音乐中找到答案,这就是音乐电影的魅力。或许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负能量,但音乐总能给我们找到一处精神家园。在属于音乐的片刻时间里,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有投入,投入,还是投入。
当政治的阴霾投向艺术,压迫了美好,但是并没有让它死亡,三十年的流转,艺术家们重新聚集到一起,寻找曾经炽热的心。通过这样一个暮年老艺术家们重新站上舞台的故事,也对政治斗争进行了嘲讽和批判,并且表达了顽强的意念。这是伟大的梦想和一生相伴的疯狂的热爱,和弦是他们的生命。交响乐触动心弦的不仅是那宏大的气势,而是那每首乐章背后的心动故事。音乐将情感主题提升烘托至极致,结尾升华,非常感人,音乐可谓是一部电影的灵魂。
从故事梗概来看就跟一般的喜剧无异:生活激情已经渐渐熄灭的人,机缘巧合再次燃起梦想的火花,干一场说走就走的充满欢笑泪水的大冒险,但除此之外,电影用另一条暗线让整个故事得到升华,关乎梦想、政治、亲情……,都会深受震撼。在高超的蒙太奇中,身世真相大白,苦难被岁月镀金,凡人翻身终不再是廉价励志,而化身为集体致敬,向古典音乐、向极权时代的人性之光。
诙谐幽默的一场音乐会背后则是尘封30年的动人凄美故事,影片的高潮当然莫过于是末尾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在黑白光影中穿越30年,每一个经历的人都成了泪人,连我都要哭了,但导演并没有一再催泪而是时不时巧妙的加入一抹诙谐将整个故事与演奏起伏交织了在一起,忍不住倒退再看一遍。
这是一部很有喜感的励志电影,对梦想的执着让人感动。追求梦想、温暖人心的励志故事,为了最后一个和弦。虽然整体剧情略显夸张,但结尾的那段音乐会却非常完美,甚至过于完美,看到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现在很少能看到震撼人心的电影了,至少震撼到我的内心了。
一种法国人的浪漫情怀,用温馨完美的励志故事阐释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部不错的小成本励志音乐剧,体现了苏联音乐家追求梦想时遭遇的种种挫折,哭中带笑,百味混杂,交响人生。艺术上的交流才是最高境界的沟通。因为那已经超越了语言的界限。最近总是会被命悬一线的拼命实现梦想的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