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和小李是室友,上个月两人均去企业面试,可惜两人均被淘汰。小朱受此挫折,自信心降到了冰点,一直闷闷不乐,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不敢再在网上投简历,害怕再次受到打击;而小李呢,被面试淘汰后,心情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依然有精神继续在网上投简历。
小朱和小李遇到了同类挫折,为什么小朱一蹶不振,而小李越挫越勇呢?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小李是积极心理,而小朱是消极心理,就像两人口渴时看到杯子里有半杯水,小朱是那种会发出“哎,只有半杯水了”感叹的人,而小林是那种会发出“太好了,还有半杯水”感叹的人。
那为什么小李能够积极看待事物,而小朱却做不到呢?
那是因为两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两人看待同样的事件,却演绎出了不同的故事,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因此引发了不同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行为产生路径图
就像他俩同样面临着面试淘汰的事情(事件),小朱认为是自己太差劲(故事),而小李认为是岗位不合适自己(故事);小朱因此闷闷不乐(情绪),小林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心情很平静(情绪);小朱不敢再投简历找工作(行为),而小林还在网上投简历找工作(行为),最终小林比小朱更快的找到了工作(结果)。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行为产生路径图。
这个行为产生路径图其实就是ABC性格理论的简化图,它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情绪调节方法。
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指个体遇到诱发性事件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
艾利斯的ABC理论的三个要件ABC分别代表事件、主观认知和反应结果。
这三个要件构成一个简单顺畅的逻辑链条。
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结果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和信念,才是引发情绪和行为结果的更直接原因。
所以,在整个行为产生路径中,故事最为重要。它是指对事件的看法、翻译、理解、诠释。
显然,对同一事件,可以有不同的故事来演绎。
比如,在职场,上司让你做一份PPT,可他却在一个小时内过来三次关注进展并给予建议(事件),如果你往消极路径思考,会认为这是对你能力的不信任(故事),相应的你可能会愤怒、郁闷(情绪),继而将报告敷衍了事,从此对上司不信任、不支持(行为),最终上司不再对你委以重任(结果)。
但你也可以向积极方向投注思维,认为这个报告很重要,老板很信任你(故事),你会觉得受到激励、重视(情绪),所以全情投入将报告做好(行为),从此老板对你更加信任(结果)。
也许有人会反驳,如果事实就是老板就是不信任我呢,我这不是自欺欺人嘛!但你积极的想,那也有益无害啊,如果真的是上司不信任我,那我努力的做好这份报告,就很有可能改变老板对你不信任的状况,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
但如果我往消极方向想,结果肯定不好,破罐破摔,就会导致上司越来越不信任我,越来越恶性循环了。
毕竟,有时候,装着装着,就成真的了。
在网上,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对夫妇,在婚后11年生了一个男孩。夫妻恩爱,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宝贝!男孩两岁的某一天早晨,丈夫出门上班之际,看到桌上有一瓶打开盖子的药水,不过因为赶时间,他只大声告诉妻子:“记得要把药瓶收好!”然后就匆匆关上门上班去了。
妻子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却忘了丈夫的叮咛。男孩拿起药瓶,被药水的颜色所吸引,觉得好奇,于是一口气都给喝光了!药水的成分剂量很高,即使成人也只能服用少量;由于男孩服药过量,虽然及时送到医院,但仍旧回天乏术!
?
妻子被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呆了!不知该如何面对丈夫,更害怕丈夫的责备......
焦急的父亲赶到医院,得知噩耗,非常伤心!看着儿子的尸体,望了妻子一眼,然后在她耳边悄悄说了四个字,:“I love you dear!”(亲爱的,我爱你!)
这位丈夫深知,既然儿子死亡已成为现实,再多的责骂也不能改变现状,只会惹来更多的伤心,毕竟不光是自己失去了儿子,妻子同样也失去了儿子,如果自己再去指责妻子,那么导致的结果是不光失去了儿子,还会再失去妻子。
事情已经发生,我们无法控制局面,但我们不能被局面所牵制。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也许上天不会给每个人一副好牌,但我们依然可以将手中的烂牌打好。
END~
我是吕姑娘,专注职场,相信专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