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一读完就忘光?读书正确的姿势是什么?

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我读了书,很快就全部忘记了?

为什么我看的书,就是记不下来?

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似乎到今天都没有用得上的?

……………………………………………………………………

像这种“读书有用吗”?或者说“读书无用论”?之类的疑惑,困扰着很多人。

这个问题怎么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输出倒逼输入式读书”

什么是输出倒逼输入式读书?

讲这个概念之前,我先问你个问题“你一年读多少本书”?

也许有人会说几本,有人会说几十本,还有人甚至会说几百本,毕竟市面上有大把的书都在教你怎么读书,比如“如何在半小时内把书读完?怎样用速读法可以在十分钟内把一本书读完?怎样能够一年读三百本书”?等等。

为了把读过的书能够记住,去年有些教育培训机构还冒出了个“量子读书法”,只要让孩子们把书翻翻,就可以像个神童似的把书中内容全部记住,这种看似不可能的骗局,居然还让许多高知家庭上了当。

市面上那些教你速读的方法有用吗?也许有用,你可以按照他们的方法把书读完。

但按照这样的方法把书读完了,有用吗?

一点也没用。当你按照这些读书方法把书读完后,你会发现你什么也没记住。

而唯一能够把书记住的方法,只有“输出倒逼输入式读书”,也就是说只有你把书中的内容用过后,你才能够记住书中的内容。

为什么呢?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出来的“学习金字塔”可以告诉你。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理论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还可以记住多少内容或者说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第一种,通过"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但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输出倒逼输入就属于最后一种方式,自然也最有效。

如何进行输出倒逼输入式读书?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前言所说“当你的心态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立马要讲给别人听,你读书的效果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句话的背后就是在告诉你读书需要输出倒逼输入。

比如,当你读完一本书时,你可以讲给他人听,可以画思维导图,可以写书评,甚至可以根据书中内容做个在线课程,这些方法都属于输出倒逼输入式读书。

当你这样做时,你会发现,有些你自认为已经懂的概念并没有了解渗透,你认为你已经记住的内容也并没有你想象中的清晰,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你再去看书,再去思考,再去查资料,在这个完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书中的内容就会刻在你的脑子里,从短期记忆变成了长期记忆。

很多人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一年最好读上个几百本,方能成长。可是这些书如果没有经过你的思考,没有真正改善你的思维,没有应用在你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那这个知识并不属于你。

我经常看某个公众号的文章,因为这个公众号的文章一直写得很深刻,我之前一直也认为号主是个博览群书的人,肯定一年要看个几百本书才能写出如此好的文章,可后来她告诉大家,其实她每个月只看一本书。

因为她认为读书不是花时间在“读”上,如果是想要掌握知识的,那最应该花时间的地方是“思考”和“练习”,而非“阅读”。

所以,我们读书时要调整时间的分配:用20%的时间阅读,80%的时间来思考。

举个例子,如果我现在只有半小时读书,我会这么做:

(1)拿出一本书/一篇文章,看目录或快速浏览,翻到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2)一旦读到自己觉得有用/有趣的地方,就停下来合上书。

从打开书到结束读书,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那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

当然就是“思考提问”环节啦。这时我就会:

(1)打开印象笔记。

(2)向自己提问。

提什么问题呢?这是很关键的,不同的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收获。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只有半小时的时间内,回答下面几个常见问题就非常实用:

为什么这个知识点让自己有所启发?

这个点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这个点的适用范围和边界在哪里?

它的理论依据来自哪里?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问题吗?

自己能把这个启发点用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

要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并不简单,而这样的思考过程,就是一个输出倒逼输入的过程。

就以我写的这篇文章为例,当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会明白了一个概念“输出倒逼输入”。

那这个知识点还可以用在哪里呢?当你了解透彻后,你会发现这个点还可以用在写文章上,用在制定人生规划上,甚至可以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即你希望获得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就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培养她。

那这个知识点有没有和其它知识点相连呢,当然有,如果你明白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的概念,你就会明白,它们与这个点有关。

那有没有和“输出倒逼输入”类似的知识点,如果你懂一些学习的方法,你会发出这个点和“费曼学习法”、“以终为始”极其类似。

当你这样思考后,你就是把书读厚了,然后又把书读薄了,这本书就完全被你吸引利用了。

去年这时,我开始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写文章,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江郎才尽,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我相信类似这样问题的人也很多,后来我才明白,写不出来是因为输出已经枯竭,无料可写,唯一的办法就是要进行大量的输入,除此之外,无它。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早告诉了我们:书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读的”。

END~

我是吕姑娘,专注职场,相信专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