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受待见的总是你?

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人,看起来颜值也不高,也不算聪明,但很多人都喜欢他。也有些人,外表挺出众的,而且个人能力也很强,却经常形单影只。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受欢迎,有些人就不怎么受待见呢?今天给你推荐一本书,名字叫《什么是心理学》,书里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

第一个原因,和人的中心性品质有关系。什么是中心性品质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这个品质,能连带着反映出一个人的其他品质,也可以说是性格中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他受欢迎的程度,受这个中心性品质的影响很大。

为了找到这个中心性品质,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个实验,给第一组参加实验的人一张纸,纸上是关于某个人的描述,其中包括热情、聪明、勤奋、坚决,等等,一共七个品质。另一组参加实验的人也得到了某个人的描述,除了把“热情”换成“冷酷”之外,其他的品质都没变。然后,心理学家让这些人说一下,他们觉得被描述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两组人给的答案完全不一样,第一组被描述的人,只是因为有了“热情”这个品质,就获得了很多纸上没列出来的好品质;第二组被描述的人,只是因为有了“冷酷”这个品质,被添加了很多坏品质。为了进一步证明,心理学家重复了这个实验,这次他们把“冷酷”和“热情”换成了别的词,结果大家的评价就没有分歧了。也就是说,热情和冷酷这两个品质,和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有很大关系。因此,如果一个人不受欢迎,可能是因为他不够热情。

除了中心性品质,心理学还有个说法,叫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这个原则是说,性格、长相和才华有时候都不重要,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傲娇的自己。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你不喜欢我,我就不喜欢你。

有个心理学家做了个实验,让志愿者和自己的两个助手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但志愿者不知道他的两个搭档是内部人员。工作的时候,两个助手会私下议论志愿者,然后还要故意让志愿者听到他们议论的内容。其中一个助手给了志愿者高度的赞誉,而另一个助手则给出了很多负面评价,之后三人继续完成合作工作。在合作结束之后,实验人员要志愿者评价一下自己的两个小伙伴,结果第一个助手喜欢志愿者,志愿者也喜欢他;第二个助手给出了负面评价,志愿者也不喜欢他。

不过,相互性原则也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的。对那些自尊程度比较高、比较自信的人,他们对别人的评价不敏感,相互性原则就不那么管用。但是对那些低自尊、不那么自信的人来说,就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些人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相互性原则在他们身上的作用就很大。

另外,除了自尊心,相互性原则还和人的回报心理有关。因为我们总是想报答别人的好意,就好像一个人都这么喜欢你了,你要是没什么回馈,心里会过意不去。出于这种回报心理,我们也会给喜欢自己的人多一些回馈,并且很可能喜欢上对方。当然,那些死缠烂打,或者浓度太高的喜欢,可能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压力,反而会让对方想要离你远点儿,甚至讨厌你。

所以,想要受到更多的关注,你就要更热情一点儿。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可以先向他表达你对他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