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异形》大放异彩
尽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定义,但美国B级片始终保留一个特征:成本低廉。
有限的制作经费往往制约着成品的质量,B级片在道具、运镜、台词、情节等各个环节,总是呈现出浓厚的粗糙感。为了吸引观众,B级片热衷于剑走偏锋,在影片中加入种种异想天开的元素。奇幻、诡异、血腥、色情一窝蜂而上,保证过着平凡生活的观众倍感刺激。
既然主打异想天开,B级片与幻想类电影可谓一拍即合。观众想要刺激,B级片的创作者们就给观众制造现实中几乎没有可能遭遇的刺激:从怪兽破坏到太空探险,从吸血僵尸到邪恶外星人,种种怪力乱神大大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
只要在幻想类电影中加点科学元素,就可以被称为科幻电影。在B级片与幻想片存在不解之缘的背景下,科幻片也是B级片市场上的重要类型片。
《金刚》催生了任天堂的经典游戏《森喜刚》《幽浮魔点》从B级片变成A级片豹女真身在《豹女》影片中未出现《我的老公是异形》成本也不高《圣诞老人征服火星人》中圣诞老人惨遭“绑架”
小刀锯树
B级片这个概念大概成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电影已经从一项新的影像技术,发展为一门生意。有生意就有成本考虑:有的厂商实力雄厚,可以投入二三十万美元拍摄一部电影,以“大片”来招徕观众,例如米高梅和福斯;有的走廉价路线,制作的作品时长相对较短,但成本可以控制在1万美元以内,卖给同样需要考虑运营成本的小院线播放。
大小成本制作逐渐形成区分,并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电影上映模式—“双片连映”:大制作电影和小制作电影联合播放,小制作电影像“前菜”或“甜点”,大制作电影则是大餐。双片连映制下的小制作电影,就被称为“B级片”。
科幻片讲究特效,特效制作需要基本的成本投入。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怪人》《隐形人》均花了超过25万美元的经费拍摄,怪兽片开山之祖《金刚》的成本更高达67万美元。
随着电影工业发展,电影制作费用也在上涨。到40年代时,单片平均制作费增加到40万美元。但创作者们同时找到了降低科幻片成本的办法—强化故事气氛、弱化特效制作。例如,知名B级片制作商RKO投资的《豹女》,讲述一个可以化身为豹的姑娘的悲剧人生。影片镜头下未曾出现过豹女真身,导演雅克·特纳和制片瓦尔·鲁东主要采用阴影效果来表现豹女追杀猎物时的紧张感。本片在影史上被视为用氛围取代实体的经典例子,成本仅为13.5万美元。
1950年的《火箭飞船X-M》是一部太空历险片,讲述一支太空历险队登陆火星,目睹一个被核弹摧残的世界。本片与同期上映的《登陆月球》相映成趣。后者的投资接近60万美元,未上映时已得到高度关注,最后还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特效奖。
然而,因为《登陆月球》一度未能按计划登陆银幕,以生产低成本作品为主业的利珀特影业嗅到商业机会,在短短18天内花了仅9.4萬美元就拍摄出《火箭飞船X-M》。该片抢先上映,成功“蹭”《登陆月球》的热点。随便搭个飞船内部背景,演员甚至不需要穿什么宇航员制服,高度廉价的道具投入成为本片控制成本的关键。
1958年的《幽浮魔点》,11万美元的成本却卷走400万票房。
《火箭飞船X-M》的“核威胁”主题,在50年代的众多科幻片中都有体现,包括多部怪兽片。这些怪兽片多数属于低成本类别,例如《原子怪兽》《金星怪兽》《深海怪物》等,成本少则十多万美元。其中,怪兽片拍摄专家雷·哈里豪森大规模采用定格动画技术,在低成本下打磨出不错的视觉效果。
50年代还诞生了一些“小刀锯大树”的作品,例如1958年的《幽浮魔点》,11万美元的成本却卷走400万票房。本作品的特效主要是果冻状的外星怪物,找一些泡沫质感较强的塑料就能制造出相应效果。这部作品的上映经历比较有趣,它一开始作为双片连映中的“B级片”来上演,但因为反响热烈,反而取代了捆绑上映的“A级片”《我的老公是异形》,成为主打影片。
有关《幽浮魔点》的轶事,同时反映了“B级片”概念的变化。《我的老公是异形》的成本仅比《幽浮魔点》多一万多美元,只是在双片连映模式下担当了主打影片的角色。换言之,B级片既可以被理解为低成本影片,也可以被理解为双片连映中的次要影片。
从上映模式来看,《幽浮魔点》升级为主打影片后,就从B级片变成A级片;相应地,《我的老公是异形》就从A级降到了B级。但从制作思路来看,两部电影都属于传统B级片之列。
在这一时期的众多B级片制作人才中,艾德·伍德永远被行业铭记。他被视为B级片质量的下限所在,其1959年的科幻片《外太空九号计划》,常登陆各种形式的“史上最差电影”榜单。而1955年的《怪兽娶亲》则是他执导过的最高成本作品—预算7万美元!
在主流电影业打拼了大概十年后,伍德转行拍摄成人电影以及写小说。他的片场外故事更加传奇,以异装癖闻名。著名导演蒂姆·波顿就曾拍摄过关于他的传记片。
步入殿堂
B级片的概念,在60—70年代又有所改变。双片连映逐渐式微,因此上映模式意义上的“B级片”概念也逐渐消失。但由于双片连映的次要影片的主题往往比较鲜明,凶杀、裸露、飙车……怎样刺激怎样来,所以这些次要影片中的常见元素,被视为“B级片”元素。拥有传统B级片元素,并且保持低成本制作风格的作品,才被视为“B级片”。
这一类型的B级片,演化出一些风格突出的支线,例如“剥削电影”和“磨坊电影”。“剥削电影”本身是一个电影营销术语,即电影制作商针对某一个热门主题大量制作相关作品,简直就像剥削行为一样,不断榨取这个主题的价值。对于娱乐至上的观众来说,最热门的主题离不开那些B级片刺激元素,因此剥削电影多是那些以血浆、美女为卖点之作。
“磨坊”则是指以播放剥削电影为主的影院—磨坊的本来功能就是剥削农作物。因此“磨坊电影”,就是专门拍摄出来供应给磨坊影院的电影。本质上来说,剥削电影和磨坊电影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说法。
在剥削电影中,科幻无处不在,有时直接以类型片方式呈现,有时以故事背景的方式衬托主线。在后一种方式中,电影主创们在其他类型片中加点科学幻想佐料,试图以大杂烩形式制造热闹气氛。例如,60年代由美国国际影业(AIP)推出的一系列沙滩主题电影,主打性感美女和喜剧风格,但也有幻想元素以无厘头形式出现。系列第四部作品《睡衣派对》,讲述一名火星间谍来地球为侵略打前哨,最终却爱上了一位沙滩辣妹,以至最终帮助地球人抗击同胞。系列的最后一集《穿隐形比基尼的鬼魂》,则是沙滩片与鬼片的杂糅之作。
《大白鲨》是卡梅隆的“牛刀小试”之作《洛奇恐怖秀》带有明显的颠覆目的《终结者》中,终结者机器人T-800说出经典台词“I Will BeBack!”
有的科幻题材的剥削电影,看名字就知道内容纯属鬼扯。1964年的《圣诞老人征服火星人》,是一部裹着科幻皮的家庭喜剧。片中火星人为了解决小孩子的成长危机,把地球的圣诞老人绑架到火星。1965年的《黄金脚博士和比基尼机器》,则是AIP出品的又一部鬧剧。它先从名字上恶搞了《007》系列的《诺博士》和《金手指》,再加入了AIP作品中经典的沙滩主题,以极尽胡闹的方式娱乐观众。
在科幻影史上,60年代倒是值得纪念。1968年,《2001太空漫游》横空出世,升华了科幻片的整体艺术价值。本片成本超过1000万美元,属于绝对的大制作。以此为分界点,科幻片开始不断在“大片市场”创造口碑和票房的奇迹。
70年代,《大白鲨》(1975)、《星球大战》(1977)、《超人》(1978)的先后诞生,更进一步明确一个事实:怪兽吃人、飞船大战、会飞的英雄等传统B级片幻想元素,如果能在A级片的投资下呈现,电影的娱乐性将上升多个层次。
80年代,由于电影制作成本的飞涨,剥削电影的生产厂商大批倒闭。不过,B级片元素却凭借着多部科幻片的成功,不断地融入主流大片,甚至成为主流大片的核心卖点。恐怖片卖相的《异形》、机器人对抗人类的《终结者》、恐龙栩栩如生的《侏罗纪公园》、外星人制造百般笑料的《黑衣人》……这些作品都充分融合了多种B级科幻片的神髓。
与此同时,一批B级片出身的导演,像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雷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伦、山姆·雷米、彼得·杰克逊等,日后都成为名镇一方的商业大片操盘手。
也有人通过B级片积累声誉后,却始终留在这个圈子。约翰·卡朋特在1974年推出的《黑星球》,成本低达6万美元。之后他执导了《怪形》《天魔回魂》《极度空间》等经典之作,也是小成本高回报。可惜,他几次执掌千万级别预算项目时失利—例如1996年的《洛杉矶大逃亡》投资5000万美元,却只收回一半不到票房—令他最终只能守在B级片圈子中。
而“僵尸片之父”乔治·A. 罗梅罗,则属于捍卫个人趣味的类别。罗梅罗独力将僵尸片这个糅合恐怖和科幻的类型发扬光大,然而僵尸片的场面相对主流院线和观众来说还是过于猎奇,迄今只有2007年的《我是传奇》和2013年的《僵尸世界大战》称得上一线大制作,成本过亿。罗梅罗太乐意钻在僵尸片这个小天地中,因此当僵尸片的B级片成色不改时,罗梅罗也没机会拿下高预算的项目。
山寨大片
1975年,《大白鲨》以全球12亿美元票房,登顶年度第一大片。自此之后的40多年来,超过一半的票房年冠作品都带有科幻元素,而非幻想片类别的年度冠军勉强超过十部。这些都反映出科幻片在大片领域的支柱地位。
科幻片之所以如此受市场欢迎,最主要的还是视觉效果的出神入化。科幻片把不存在于现实的宏大场景搬上银幕,给予观众极尽视听之娱。而这些极限视觉效果,要以不菲的成本投入作为支撑。科幻片由此与“大片”这个概念,联系得更加紧密。
在科幻大片横扫电影市场的当下,低预算的B级科幻片并非没有出头之地。制作费用相对较充裕的低成本电影,只要有一定质量又能找准档期,照样能吸引固定受众。而且,在电影发行形式已不止于大银幕的今天,低成本电影更可以通过电视电影、直接发行影碟乃至当下流行的流媒体形式来发掘市场。
在后一种方案中,有一家公司做得尤其极端。一家名为“疯人院”的电影发行及制作公司,以疯狂“山寨”大片出名。疯人院炮制的大量作品,与同期的大制作名字相似、主题相近,但剧本、台词、场景、特效都是粗制滥造,统统不忍卒睹。
山寨大片的诞生,令B级片与一线制作之间又形成了新的互动关系。
众多科幻大片自然是疯人院作品的“呼应”对象,例如《变形机体》(山寨《变形金刚》)、《我是欧米茄》(山寨《我是传奇》)、《史前一亿年》(山寨《史前一万年》)、《环大西洋》(山寨《环太平洋》)……
疯人院炮制的烂片,不但属于B级片,若按一些笼统的划分,更可称为“Z级片”—也就是品质最差的电影。寻常B级片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奥斯卡获奖之作。但由于这种山寨文化太过极端,疯人院的出品反而有了市场。起初,有不明就里的观众被似是而非的片名和封面迷惑,看了山寨片后才大呼上当。而随着疯人院孜孜不倦地走在山寨大道上,一些影迷开始关注起其“创作”,乐此不疲地研究质量低劣的山寨片中,是否有什么特别亮点。
山寨片收获好事影迷的关注,可谓电影市场内的一大刻奇文化。这种刻奇文化在B级片领域倒是常见。例如另一部经常角逐“最烂电影”头衔的《房間》(2003),也衍生出无厘头的《房间》观影文化。影迷看《房间》不是出于正常的娱乐需要,而是在影院中随着剧情大吵大闹,以这种“狂欢式观影”来无意识解构常规的艺术审美思维。
B级科幻片方面也有类似例子。充满前卫感的《洛奇恐怖秀》(1975)同样“要求”观众在嘻哈喧闹、载歌载舞的环境下观影。略有不同的是,《洛奇恐怖秀》带着明确的颠覆目的来创作,其艺术评价远高于《房间》。
从刻奇现象中获益的疯人院,目前仍是山寨电影的“权威”制作者。其在2019年推出的《小丑》(不是DC的超级恶棍电影《小丑》,两部电影的英文片名也不一样),就是《小丑惊魂2》的山寨之作。
山寨大片的诞生,令B级片与一线制作之间又形成了新的互动关系。双片连映年代,B级片和A级片常常在统一的制作思路下打造,B级片大量重复使用A级片的道具来降低成本,这是B级片对大制作在“形”方面的复制。
如今的山寨大片则旨在模仿大制作的“神”,对大片的“参考”仅限于利用公开信息确定本片的基本主旨,具体情节则完全是独立原创。从“仿形”到“仿神”,B级片始终保留廉价特色,却一直在从不同的维度“自我超越”。
作者:Freelee
来源: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