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直都有物种灭绝,也一直有新物种诞生,只是我们无法感知到它们的进化。
新物种的诞生
根据现代进化论我们知道,物种是在不断进化之中的,我们之所以感知不到进化的发生,是因为进化的过程非常缓慢,需要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才能够形成新物种。
但是,人类的育种方式能够加快生物的演化速度。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通过各种方式驯化了狼,将狼变成了狗。之后的几千年中,狗的相貌特征变化较小。但在上个世纪时,人类对宠物外形的需求,导致各种不同的宠物狗开始出现,这些宠物狗虽然都是狗,但它们的体型、外貌、花色等各不相同。
在生物学上,只有两种出现生殖隔离的生物,才会被称之为“新物种”,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狗虽然体型、特征不同,但是它们仍然能够交配,并产下后代,所以大多数的狗都没有生殖隔离。
但是,有一小部分狗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比如:体型最大的大丹犬与体型较小的吉娃娃由于体型原因无法繁育后代,存在着生殖隔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大丹犬与吉娃娃就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事实上,在最近几个世纪,人类搞懂了生物遗传规律之后,培育了很多新物种,只是这些新物种还没有积累足够多的中性基因,与原来的品种没有生殖隔离,所以才没有被命名为新物种。
新物种进化速度
自然界和人类一样,也是育种师,只是自然界的育种方式比较慢而已。
自然界在育种时,会通过生存率和繁衍率来干预生物的演化。如果有一种新基因能够帮助该生物寻找更多的配偶,或者是提升后代的存活率,那么该基因有很大的概率能够被保留下来。比如:雄性孔雀华丽的尾巴能够帮助它们获得配偶。
如果有一种基因会导致后代生存率降低,那么该基因将会被剔除掉。比如:先天性心脏病,我国华南虎“国泰”就是因为心脏过小,肠胃感染而死亡。
还有一种基因,既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也不会明显提高生存率,生物学上把这些基因称之为“中性基因”,中性基因能不能被保留下来全靠运气。
生物在生存的过程中,会一代代的积累一些突变的基因,当这些突变的基因积累到足够多的程度时,就会形成新生物。
由于突变的基因扩散到整个种群的速度较慢,所以生物的进化速度也较慢。不过当生物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此时它们进化的速度也将会加快。
比如:把生物种子带到太空上,由于太空有高强度辐射,所以太空种子的基因突变的速率会加快,新物种产生的速度也加快。所以科学家们才会使用太空育种法,培养新品种的种子。
但是,我们地球上的环境变化较小,外界环境比较稳定,所以生物演化的速度较慢,而我们人类从文明诞生至今,还不到1万年的历史,还无法感受到生物的进化。
生物物种的灭绝
相比于生物进化的速度而言,现阶段我们感受最深的其实是生物灭绝。这是因为由于人类的存在,侵占了大量生物的栖息地,导致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毁灭,食物减少,所以生物的个体也在不断减少。
虽然生物灭绝在地球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但这一次发生的原因和其他几次都不同,这次是由于人类这个物种的存在,导致大量生物灭绝,所以有科学家把这段时间称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根据前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经验来看,即使地球上生物灭绝种类超过90%以上,过段时间仍旧会有一批新生物诞生,这些新生物会取代原有的生物,重新在地球上生存。
比如:地球曾经的霸主恐龙消失后,用不了太久地球上重新又生机勃勃,只不过这些生物都不是恐龙,而是哺乳动物。
总结
地球上一直有生物灭绝,也一直有新生物诞生,只是生物灭绝比较容易发现,而新生物在诞生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的、慢慢地改变自身基因,比如:人类也在进化。相对于古人而言,人类的基因也有所变化,只是这种变化较小,还没有形成生殖隔离,所以没有诞生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