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如此耗能,人都要社恐,为什么这些海豚还能乐此不疲?

人类是群居生物,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社交,但是社交却需要浪费很多个人资源,比如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于是有些人产生了“社交恐惧症”。

社恐其实并不是不想社交,而是社交障碍,为了避免社交活动带来的恐惧而选择逃避。其实内心还是很希望与别人社交。

社恐跟性格有关,比方说路上听到一声巨响,你是属于走过去看个明白类型,还是“关我什么事情”类型的。个性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反应也大不相同。其实除了人类有鲜明的个性,动物也是这样。

俗话说“草木皆有情”,更何况是动物。在意大利的撒丁岛附近,居住着一群宽吻海豚,这些野生海豚和当地的居民保持着良好的“友谊”,时常会探出水面接触人类。生物学家驻扎此地用16年的时间观察这些海豚的行为。

海豚脾气大不同

在研究这些海豚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这些海豚,不能把它们搞混。科学家分析上千张照片之后,成功通过背鳍形状,辨别出了24只比较“活跃”的海豚。这24只海豚中有13只为雌性,11只为雄性。

为了对这些海豚进行性格测试,科学家绞尽脑汁想办法。两种对于海豚陌生的方式,进行测试。一种方法是用水下发声器,通过声音来吸引海豚的注意,另一种方法是让穿着浮潜装备的潜水员下水吸引注意。

96次实验后,通过视频记录了海豚观察陌生对象的反应,结果显示,海豚的反应并不相同。有些海豚很大胆,不管是声音还是人类,都会过去一探究竟。还有一些海豚显得有些害羞,距离发声器还有70米就掉头走了。当然还有一些会在保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凑热闹”。

海豚不会性格突变,今天大胆上去凑热闹,明天又躲到百米开外了。每一只海豚在短时间内并不会无缘无故地性情突变。除了自然生长的海豚性格各异外,人工养殖的海豚性格也大不相同。

除了海豚外,很多的动物都会有个性差异。例如北美红松鼠存在相对大胆的个体,它们更喜欢接近研究人员设置的诱捕装置,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

还有黑猩猩的个性差异,曾经哈佛大学和马普研究院在2007年做过一个实验,19只黑猩猩和40个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自控力的实验。每一个人和黑猩猩都有机会吃掉两份零食,或者需要等待六分钟,吃掉6份零食。

所有人都知道6份比2份好,当然黑猩猩也知道这一点。不过最后的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只有19%的学生愿意等待,而超过72%的黑猩猩吃到了6份零食。这个实验是测试人和动物之间的自控力,但是也能够表明不同的黑猩猩的耐力大不相同。

是什么让动物出现了不同的个性?

从理论上讲,性格大胆的动物会面临更多的威胁,性格胆小的动物相对来说更安稳。不同性格至少能获得相似的收益,不至于在演化过程中被淘汰。

动物基本上都是群体生活的,通常来说捕食、防御都是需要彼此之间相互合作的,不同的性格,也会让动物在群体中拥有不同的社交习惯,进而获得更多的优势。

个性影响社会行为的现象不仅在人类身上有所体现,在动物身上也有所体现。

比方说孔雀鱼群中,大胆的孔雀鱼一般选择去探查潜在的捕食者,并且它们不喜欢交朋友。即使有朋友也是少数的,不存在形影不离的关系。胆小的鱼则相反,它们会选择交更多的朋友并保持紧密的关系。

动物的性格影响到它们的方方面面,比如交朋友、捕猎、筑巢等等,即使不想社交也还是会和自己差不多性格的同类在一起。虽然更容易受到未知事物的伤害,但丰富的社交活动却可以让他们获取更多信息,取得较好的觅食和繁殖机会。

动物热衷于社交,为了促进群体关系的稳定。个性不分好坏,在自然界的优胜劣汰中,个性可以帮助动物生存和繁衍,产生自己的优势。就像人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