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如何“囤粮”的?

▲ 市集也是一道景色啊!图/视觉中国

中国是拥有浓厚饮食文化的国度,历史上稀松平常的边角料都能成为烹饪中的“舌尖”美味。一些关于食物的小事波澜不惊,却真实又深刻地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变迁。怀着“好好吃饭”的朴素愿望,人们获取食物的方式不断演化,成为时代进步的一部分。

没有货币单位的时候,古人如何交换食物?从原始的以物易物到互联网时代的快递外卖,囤购食物如何变迁?今天就跟着风物君一起,当一次历史的旁观者,去咂摸其中的万种风情。

以物易物:南有鸡毛换糖,北有鸡蛋换盐

以物易物是古老的交易方式,在文人墨客领域,以物易物则非常浪漫。

史上著名吃货苏东坡老哥,曾经吃到别人送的梭子蟹,惊为天蟹,一边吃着半壳蟹黄和两钳蟹肉,一边成全出“一诗换得两尖团”的雅趣。连同他的好基友韩宗儒,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吃货,常常拿着苏老哥的手迹去换羊肉吃,搞得后人只要一提苏东坡的字,就直接说成是“换羊书”。

▲ 就是它,把东坡老哥迷得团团转。图/图虫·创意

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也是位能把嘴馋写成小清新的高手。他曾居住苏州桃花坞,自封桃花庵主,流传颇广的《桃花庵歌》中,一句“又折花枝当酒钱”令人心驰神往。桃花换酒,且不论桃花是否鲜美,酒是否醇香,单一个动作就足够惊艳。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图/图虫·创意

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郑板桥无意中的以画换狗肉,无一不是以物易食的风雅趣事。

近现代的义乌商人,基本上都经历过“鸡毛换糖”的年代。

义乌当地人为了改善土壤,运用“塞秧根”技术,把家禽羽毛或者人畜毛发混在粪便里做成有机肥,这种方法改良的土壤非常适合甘蔗生长,也就是红糖的产量尤为突出。

▲义乌农民重走鸡毛换糖路。图/图虫·创意

摇着拨浪鼓的小贩走街串巷,用红糖和农户交换鸡毛,演化出“鸡毛换糖,回家给娘”的俗语。这样以物易食的行为盘活了义乌商业发展,也凝结了独有的义商精神,直至今日,行走在义乌,还能看到一些店铺命名为“鸡毛换糖”“敲糖帮”。

在北方农村,鸡蛋则是硬通货,素有“鸡蛋换盐,两不找钱”的规矩。鸡蛋可以换盐、小葱、洋火、调料、作业本,总之日常用品几乎都能换。

赶大集:中国民间自发形成的大型囤粮场所

为了得到更多不同的食物,民间还自发形成了一种风俗——历史悠久且流行于全国的赶集。赶集应当是北方的称呼,南方会称之为赶场、赶街、赶闹子等等。十里八村儿的乡亲们聚集在一起做买卖,形成一个固定地点、固定周期,甚至固定摊位的大型购物趴。

▲每到赶集的日子,都是一场大型轰趴。图/图虫·创意

集市上有很多不成文的说法,买东西要翘秤,翘得高高的就是实惠,否则就会流失顾客;卖货的不能换摊子,每次赶集都在一个位置,原因一是怕熟客找不到,二是随便换地盘有可能和别的卖家起冲突;熟客不能涨价,这也是买卖双方形成的微妙默契。

看一个集市卖什么吃的,就能认识一座城。

东北大集上,尤其爱出现冻梨、冻柿子、冻窝头等冻品。其中冻鱼是一景,尺把长的大鱼竖着插在雪堆里,看上去相当壮观。

▲左手冻梨,右手冻鱼,东北走起!。图/图虫·创意

北方中原的集市上,大多是面食、卤肉、时令果蔬。也有一些特色食物,比如京津的咯吱片,一大片一大片地摞在一起;山东的大煎饼、馓子,现做现卖;河北一些乡镇集市常售卖一种叫“土里蹦”的面点小食。

▲苗族在稻田中养鱼,不仅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也是一种有关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摄影/李长华 来源/《地道风物·黔东南》

水乡集市则以鱼米为主,鱼鲜打捞上来后,其实经济价值相对更高,连同周边的省城县市也会聚集而来,挑选最新鲜肥美的鱼蟹供应到大饭店里去,故称之为“苏湖熟,天下足”。

▲遵义汇川农贸市场的辣椒摊位。图/酱子

往西南走,集市里的特色则更鲜明了。四川地区的集市中,用麻袋装的调料,一排排摆满街道两旁;云南大集上天然采摘的菌子、花朵,仿佛是一场大自然的盛宴。

从小卖部到生鲜店,一部当代青年的购粮简史

80后90后的青年们对于“赶集”的印象大概只存留在童年记忆中了,对他们来说,最初的“购粮”场所主要是小卖部,怀揣2块钱能走出2万的气势。北冰洋是北京孩子的夏天,熟梨糕是天津娃的街头风云,沙士汽水把广州仔变成社会人儿,糖瓜粘住了山东小小子调皮吵闹的嘴…

▲小时候你在这里偷偷地买过汽水喝吗?图/图虫·创意

进了千禧年,超市越来越多,小卖部只能笼络小客人了,国营百货商场也大规模改制、变迁。

起初大家是不太适应这种自选式的购粮方法,还记得家乡最后一家百货大楼关张时人们的失落,那种隔着柜台吆喝的热闹一下子就不见了,超市这个新物种也冷冷清清。随着超市、商场一体化,爱热闹的人们又聚集起来了。

▲走,逛超市去。图/图虫·创意

又过十来年,上网成了当代青年的生活主旋律,买吃的自然也就在网上解决了,某宝、外卖平台,随便动动手指都能买到食物。食物获取的方式在变化,但不变的是,下班回家,买菜烧饭,拿捏起了和父辈相似的柴米油盐。

家有粮票,吃喝不愁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还隐藏着一个“食”代。1955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长达30年、覆盖2500个市县的票证时代。你能想象到的日常物品,几乎都要用票换,吃的有粮票、肉票、牛奶票、豆票、糕点票、油票、糖票,用的有肥皂票、水瓶票、板凳票、灯泡票、布票,类别复杂,而且还有全国通用、地区通用之分。

▲ 这样的粮票你见过吗?图/图虫·创意

票证时代,物资严格分配,有钱也买不到食物,必须用票换,粮票多的才是土豪。好比那时候的牛奶,要用牛奶票换,而且还得是家里有门路或者有老弱病的,才能有资格获得定额奶票;谁家要是有张糕点票,那足够羡煞旁人了,妥妥的奢侈品。

▲ 工分票,了解一下。图/图虫·创意

一票一餐一人生,粮票的方寸之间,是一代人对命运和贫穷的反抗,也记录了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END -

文丨花玛

编辑| 王小懒 汪玥彤 徐子钧

封图| 《地道风物·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