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的艺术设计
古埃及的艺术作品,例如雕塑、浮雕、工艺品等,历经岁月的打磨,至今仍然光彩依旧,魅力无穷。
大约在300万年前,人类已出现在地球上。一般认为,人类的历史始于180万年前,从距今180万年到1万年的漫长时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根据其发展状况,旧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与艺术设计的萌芽,也大致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在这漫长的时期中,人类的生产工具还是极其粗糙的石器,除了采集和猎获食物之外,人类还发现和利用了火。
旧石器时代艺术设计的萌芽
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80万年到20万年),对原始社会的人类而言,石头无疑是取之最为便利、用之最为长久的东西。从这一点看,人类的早期造物活动很可能经历过一个从选择天然石块到有意识制造石器的漫长过程。虽然人们这种捡取的行为还停留在很低级的层次,但这种简单的行为中却包含了功能、形态、材料、符号方面的有意识选择,反映出对“便利、实用、安全”等三方面的考虑,这本身就是一种设计观念的体现。此后,由于天然形成的、适于削砍、敲击、刮擦的石块过于罕见,原始人开始有意识地加工石块,制作出了三角形、月牙形等简单的石叶片。另外,石制雕刻品、刮削器、石钻以及投掷尖状器等石工艺作品的出现,虽然还十分粗糙,但已显示出人为设计的痕迹,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特别是其通常所追求的对称、平衡、饱满等造型因素可以视作形式美感的萌芽,出现了审美因素。
至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20万年到5万年),石器有了第二次加工,种类也随之增多,除原有的砍砸器外,又出现了尖状器、刮削器等类型,器型由简单到比较复杂,加工较为精细,选材较为多样,使用功能也向专门化、多样化发展,反映出原始人设计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此类石器中所包含的形式美感和装饰意向也更加显著。
威兰多夫的维纳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雕像之一。
距今5万年到1.5万年,是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这一时期除石器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制作越来越精细外,骨针、骨锥、渔钩、渔叉、投矛等相继出现,在该时期晚期还出现了弓箭。由于钻孔技术的发明,石刀、石斧、石箭头等都装上了木制或骨制的把柄,使用起来更省力、更舒适、更安全。这种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以实现功能优化的设想,无疑是设计创意上的一大突破,标志着设计思维的一次飞跃。出于对美的追求,也出于巫术性的目的,在石器、骨器、牙角器上面出现了各种装饰性的雕刻。也是在这一时期,人类的审美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石工艺作品中出现了被称作“维纳斯”(Venuses)的小型女性雕像。这些雕像的双手、足及面部特征经常被省略,但臀部、胸部及腹部等女性基本特征则被强调出来。在奥地利威兰多夫出土的“维纳斯”,是其中一件著名的作品。肥大的乳房和突出的骨盆与阴部,把女性的特征进行夸张变形,这可能与当时人类对生殖繁衍的崇拜有关,尤其是微微弯曲的膝盖部分,可以看出制作者对人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和一定的表现力。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
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磨制石器。日益丰富的石器生产工具,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除石器外,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工艺——陶器。陶器的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已从迁徙生活过渡到定居生活,意味着人类由野蛮状态向文明状态转变的开始。在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上,陶器的发明与使用同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陶器设计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造物活动,它告别了人类仅仅依赖于利用自然材料进行艺术设计活动的历史,从而奠定了人类有意识地创造新材质的实践活动的基础。
人们的设计能力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得到了提高,从而能够不断设计创造出各种合乎实用功能的石器工具。在石材的选择上,人们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态和纹理的选择。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通常多选用片叶岩,以便于剥离。这种石器加工制作形式多样,既讲究实用又追求美观,以磨制、钻孔技术和极为整齐对称的形式成为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这是石器制作技术的重要发展,意味着人手的逐渐完善和更加灵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石器工具的功能。磨光可使石器锐利,钻孔可便于装柄或携带。由此可见,石器工具是对人类技能的弥补和人类肢体的延伸。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并刃利;石鏃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启蒙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将其应用于设计活动中。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内巴蒙狩猎场景。椅子是家具中最重要的一种,所有的椅子都是从象征着统治者地位的宝座发展而来的。这件绳纹陶罐至今已有5000年历史,和英国巨石阵年龄相仿。陶罐的口沿外壁有一圈极其夸张的火焰状饰边,充分体现了日本绳纹时代人们精妙的创意与精湛的手艺。这样的容器当时主要用于烹饪。
陶器在世界上分布相当广泛,考古学家在欧洲的广大地区、亚洲的两河流域、印度和日本等地以及埃及地区等,都发现了大量造型优美、功能各异的陶工艺作品。
日本制陶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绳纹文化”时期。因此,日本成为世界上最早掌握制陶技艺的民族之一。此时的陶器为徒手捏制,造型肥厚,经低温露天烧制而成。其底部较窄,器壁上或以篦尖刻画,或以绳子勒滚,或以贝壳压印出奇特的装饰纹样,其中尤以绳纹装饰最为常见、最具特色,因此得名“绳纹陶器”。这种纹饰实际上是修整器物形制时留下的痕迹,也被称为“押型纹”“捻绳纹”“贝壳纹”等。虽然此类陶器多为实用的饮食器,但其造型设计却极具特色、极富激情与想象力。其口缘的造型丰富多变,或呈波浪式,或呈火焰状,或呈鸡冠形;既苍劲雄奇,又激越诡秘,具有一种奇异的生命力与浓郁的神秘气息。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日本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弥生文化”时期。此时的陶器器壁较薄,质地较硬,制作精良,纹饰简单。因为多系实用性的器物,所以造型较为规整简练。其装饰常用竹刀、木梳刻画出浅浅的纹样。
在新石器时代的欧洲,希腊半岛与巴尔干半岛是制陶历史较早、设计水平较高的地区,这里也是欧洲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地区。在希腊半岛,奥察基出土的彩陶罐是新石器早期色萨利地区的代表作品,其作品制作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器型多为瓮、罐、壶杯、盆、钵等,装饰多为赭红色的几何纹,纹饰构图自由奔放,笔触流畅而洒脱。希腊新石器晚期的彩陶艺术以迪米尼遗址出土的作品为代表。这种彩陶的装饰更加复杂、华丽、富于变化,各种螺旋纹、带状纹、回纹、波折纹被交替、组合使用,风格生动大方,色彩对比鲜明轻快。
古埃及的手工艺艺术
古埃及主要指尼罗河流域,它是世界最重要的文明古国之一,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有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包含了一定的道理,即由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古埃及是“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手工业时代最发达的文明地区。其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封闭的自成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化特征。从设计文化的角度来看,古埃及的建筑、壁画、金属工艺和饰品等共同凸显着其独具风貌的文化形态。
在古埃及这个最古老、最典型的奴隶制国家中,政与教是合二为一的。法老本人被视为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间之神。古埃及在具有神权的君主统治下,就形成了一个像金字塔一样等级十分森严的社会结构。在这样一个上下笃信神的国家里,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包括手工艺艺术),几乎都与宗教有关,可以说,古埃及的艺术基本上是宗教的艺术,艺术的精神实质就在于体现宗教意图。与此相关,艺术也是为法老政权及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是为加强王权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服务的。艺术的题材、甚至艺术的表现方法都必须反映和服从统治者的要求而有所限定。比如,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必须完整,表现出对象的全部。这样,形象就不仅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看去的视界内的局部,还包括看不到的地方,即按着对物体所知来塑造形象。
古埃及家具艺术设计
古埃及家具藝术是表现埃及法老和宗教神灵的文化艺术,是表现君主与贵族等统治阶级生前死后均能享乐的文化艺术。从古王国时期起,埃及墓葬风盛行,死者生前喜爱和常用的家具,礼仪用的豪华椅、床等都陪葬在陵墓中。埃及地处沙漠地带,气候干旱,所以殉葬的木制家具在地下得以保存下来。
古埃及从古王国时期开始就出现了椅、凳、足台、桌子、床、柜和化妆箱等家具。
椅子是家具中最重要的一种,所有的椅子都是从象征着统治者地位的宝座发展而来的。从古王国时期起,椅子就象征着王权。第四王朝的赫特菲尔利斯陵墓出土的黄金扶手椅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椅子。从第四王朝开始,椅子流行底脚雕狮爪或牛爪,扶手下透空三个铃形纸莎草图案装饰,据说纸莎草的象征意义是代表尼罗河三角洲长满芦苇的沼泽。椅座和靠背都是用纸莎草茎编制的,木质部分全都贴金箔。这把椅子表现出君王至高无上的权力。
中王国时期第十二王朝的一个用彩色石灰岩制的石碑上,可见到此时期法老的宝座,石碑的上部分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些符号、图形、文字在此时期的家具上都有所表述,是家具装饰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见家具是当时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不同的权力、地位的象征。
在新王国时期,家具已变得很普遍。但是古埃及等级观念很强烈,从法老到大臣、平民、奴隶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在家具上也表现得很明显。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陵墓出土的一件黄金宝座是古埃及最高权力者的典型代表作。整体杉木制家具全部贴金箔,雕饰,彩绘,镶嵌象牙、象眼、黑檀、琉璃和釉陶,极其豪华。宝座底脚雕狮爪,脚的上端是狮头,扶手的装饰是带有翅膀的蛇和王冠,并刻有象形文字的铭文。靠背上是图坦卡蒙和王后“正面律”的浮雕像,并用宝石镶嵌,构成一幅宫廷生活的场面——法老图坦卡蒙头戴三重王冠坐在御座上,他的王后站在前面,其王冠饰有被鸵鸟、羽毛和圣牛的角围绕的日轮,表现了王后为法老化妆的一刹那动态,头顶上一个如金球的太阳神放射下来,正好射在法老和王后的头部左右,上部有帷幕和华盖。从这件浮雕中可以看到当时雕刻工人雕工的精细、技艺的精湛以及人物造型能力的超凡。法老、王后的动势生动而有变化,表情自然舒展。法老和王后华丽的盛装,可见其当年法老理朝政务时的堂皇宏大场面,两个黄金狮头扶手更增加了法老的威严和宝座的神圣感。宝座的座位很高,下面设有脚踏,脚踏上有六人(左右各三人,是被征服的其他部落沦为奴隶的人)。法老永远将其踏于脚下,永不得翻身,表现出法老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残酷、凶狠和权势。图坦卡蒙法老神殿中祭祀礼仪用椅更是豪华。椅子用黑檀木制作,造型独特,底座是折叠式,部件局部包金,鸭头做底脚,上面的靠背装饰非常华丽。靠背顶部的中间是太阳神,两旁平行的是一群神物眼镜蛇,其下是展翅的秃鹰女神,两端及下面都是图坦卡蒙的碑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四周是象牙、有色玻璃、染色的自然石镶嵌。脚踏上右边五人,都是掳获来的奴隶作为敌人永远被踏于脚下。整件家具格调高雅、华贵,充分体现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势。这件祭祀礼仪用椅也是当今折叠椅的先驱。
古埃及壁画。
古埃及家具的式样、装饰与统治者的地位密切相关,使用者的地位不同,家具的造型和色彩也不相同。十八王朝贵族墓地中壁画上的一个乡宴场面,上面有两层人物,第一层有两组黑、黄椅上的两对夫妇,是宾客;后面四个手持莲花的侍者;下层四人席地跪坐,拍手、奏乐,另有两裸女在舞蹈。黄色椅是贴金箔,黑色椅是黑檀木制作,象牙、金箔镶嵌座面,设置厚坐垫;侍者、庶民则使用涂着白漆的简朴凳子,或直接跪坐在地上的坐垫上,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地位。
床也是古埃及统治阶级家庭中最重要的家具,在图坦卡蒙墓地还出土了三张床。日常生活使用的床用杉木制作,涂漆并贴金箔,床面用椰子纤维编制。底脚是象征王权的狮爪。床屏是莲花、茎上下缠绕的浮雕装饰。墓葬用的“死人床”装饰的较为豪华,整个造型是两个圣牛女神,全部贴金箔,床面非常高,纤维编织。圣牛女神两对又长又尖的角直向天空,中间夹着象征太阳神的金球。床身饰以浓青色的三角形花纹,底脚是圣牛爪,家具高大威严。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公元前1500多年,就能设计制作出可折成三叠的木床,可见古埃及的工艺技术是多么精湛,这是科学与艺术、实用与审美的最好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埃及后期王朝时期家具的造型风格也有所变化。在巴黎卢浮宫美术馆收藏着一件公元前600年的后期王朝时期的木制凳子。这件家具一般是在公开仪式时有身份的人使用的,凳子两侧是两个狮子的造型,座面边框连接处是狮头,底脚是狮爪,座面心材是皮革编织的。整体显得坚厚、凝重、敦实。古埃及家具使用的功能性很强,此时期的座椅靠背已注意到向后倾斜,座椅面有向下凹的曲面,这种考虑实用的倾向性是相当重要的,是古埃及人在生产劳动中不断总结的科学结晶。尤其有的座具采用兽皮座面,更增加了其弹性。古埃及的座具尺寸与人身体尺寸的匹配也相当和谐,座面高度、床面高度以及扶手、靠背的高度确定,与今天的家具几乎没有区别,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家具就已有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实在令人惊叹!古埃及家具结构的科学性,一直影響着以后各时期的家具,直至今天的家具也都没有超越那个时期的结构形式。如座椅类框架结构,在四腿间加设横撑以加强其强度。有的在椅腿底部加设底托,不但使造型完美,更使强度倍增。古埃及那种外出使用的折叠小凳,其结构与今日的凳类无所区别。
古埃及金属及首饰工艺设计
古埃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器,在拜达里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铜念珠及铜针等小型制品,稍晚的阿姆拉文化遗址发现了铜制的手镯及一些小型利器,再晚一些的格尔塞文化遗址中,则发现了铜刀、匕首及斧、锛等实用武器。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人已掌握了铜器和其他金属加工的一些基本技术,如锻、锤、铸、压模、焊和铆等。除了制作铜工具外,古埃及人还制作铜雕像,考古学家已发现了公元前2300年的大铜雕像。青铜器工具的使用,引起了手工业如制造车、船及雕刻技术、金属加工、装饰品等许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金属加工方面,古埃及人有着娴熟的技术,如他们可加工镀金、包金、镶金的各种器件及刺绣用的金丝等。
在古埃及,首饰的使用相当广泛。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上至法老,下到平民,生者死者,人人都佩戴首饰,甚至连神兽也不例外。在第一王朝陵墓中发掘出的金手镯以及绿松石和天青石手镯,其中一只上面饰有荷拉斯神鹰雄踞王宫正上方的形象。在第一王朝韦提谟王陵中,出土了一件描绘国王鞭挞一个俘虏头部情景的牙雕。到了古王国时期,宝石镶嵌技术已被工匠熟练掌握,在保存下来的花圈式冠冕、项饰、璎珞、宝石戒指以及其他制品上,可以看出其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形式多样。在胡夫王的母亲希太普·赫累斯王太后的墓中就发现了当时最大的一组镶嵌工艺品,它包括金器、镶有绿宝石和蓝宝石的银脚镯等。古埃及法老、贵族的首饰多用贵金属和半宝石制成,二者都是当时人们喜爱的饰物材料。贵重金属主要指金银的合金,因为古埃及国内盛产黄金,而白银则十分稀有,且金银合金较为耐用;半宝石是指介于宝石和石头之间的各种色彩斑斓的矿石,如绿长石、绿松石、孔雀石、石榴石、玉髓、青金石等。平常百姓所戴首饰一般用釉料制成,通常以石英砂为坯,再饰以玻璃状的碱性釉料,也可在石子上涂釉彩而成。新王国时期追求奢侈浮华的风尚,这可以从图坦卡蒙陵墓中出土的文物中得到证实。出土的遗物中有刻有浮雕的金椅、镶有彩色宝石的金面罩和金人形棺等,其工艺精致,艺术品位很高。此外,还有形如莲花的雪花石膏器皿、装潢考究用于盛放脂粉的木盒等。如现存埃及博物馆的盛油膏的金盒,刻画了两个图坦卡蒙王坐在太阳之下的情景:他们肩披彩色宝石,身着长线纹长袍,神色安详,似在祈祷,整个人物造型生动自然,具有古埃及的民族特征。另外,在盒盖上装饰有镶嵌的羽形物,中为象征太阳的黄色圆盘,色彩华丽,对比强烈,为古埃及金属工艺中的绚丽之作。
1-2. 古埃及“黄金法老”图坦卡蒙。图坦卡蒙面具上镶满了青金石、红宝石和彩色玻璃, 显得华贵富丽,金碧辉煌。3. 图坦卡蒙的鞋。4 . 莎哈托公主的项链。主要材质是金、玛瑙、石榴石、绿松石、青金石。5. 小彩陶河马。
古埃及制作首饰的材料多具有仿天然色彩,取其蕴含的象征意义。金是太阳的颜色,而太阳是生命的源泉;银代表月亮,也是制造神像骨骼的材料;天青石仿似保护世人的深蓝色夜空,这种材料均从阿富汗运来;来自西奈半岛的绿松石和孔雀石象征尼罗河带来的生命之水,也可用利比亚沙漠的长石甚至绿釉料代替;尼罗河东边沙漠出产的墨绿色碧玉像新鲜蔬菜的颜色,代表再生;红玉髓及红色碧玉的颜色像血,象征生命。
古埃及首饰的种类主要有项饰、耳环、头冠、手镯、手链、指环、腰带、护身符及项饰平衡坠子等,制作精美,装饰复杂,并带有特定含义。一件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800年)的腰带,由贝壳、护身符和珠饰组成,材料包括天然银金、银、红玉髓、紫晶、青金石、长石和玻璃等。贝壳中空,由银金制成,古埃及人认为贝壳与女性生殖器的形状相似,可起保护作用。两个以天然银金制成的中空护身符,代表一束继承王位者的发式。两个鱼形护身符,用以祈求佩戴者免被水淹。跪坐的人像是长寿之神一赫,他通常手执棕榈枝。其余都是圆形珠子,包括中空的银金珠子和红玉髓、紫晶、青金石、绿色长石制成的珠子。这件腰带体现了古埃及人将珍贵金属与色彩艳丽的半宝石串连的爱好,代表着当时珠宝佩饰工艺的高度成就。项饰平衡坠子是当胸前佩戴的项饰过重时,用以平衡其重量的坠子,常佩于背后两肩胛骨的中间。平衡坠子的基本形状像个钟摆,和项饰一起,原为供奉天空之神哈托尔的女祭司们专用,后来所有贵族妇女都佩戴它,以示对神的尊敬。项饰象征着死后的复生和多子,而平衡坠子佩戴背后则有庇佑之意。
代表古埃及首饰最高成就的当然是法老的首饰。法老墓中曾随葬着大量精美无比的珍宝首饰,但历经多年的盗掘,大多流失殆尽。在为数不多的未被盗掘的法老墓中,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的首饰最为有名。除上述实物外,古埃及雕像、浮雕及图画上人物所佩戴的首饰,也以其逼真的刻画,展示了这个文明古国在首饰工艺上的辉煌成就。
古埃及陶器、玻璃与石器设计
古埃及人民很早就熟悉陶器的制造,最初他们生产的也是红陶和黑陶,质地较疏松,吸水率很高。后来曾出现一种方法,即用某种物质,例如石墨等,在陶罐外面摩擦,把它涂上一层,使陶罐能发出黑亮的光泽,随后逐渐学会在陶器上描绘各种图案。他们还曾采用过一种制造彩陶的工艺,即用某种含氧化铁的泥土掺入坯料,这样烧出来的陶器具有瑰丽的红砖色。这种红陶曾普遍地流传在近东一带,当古埃及进入奴隶制国家时,制陶工艺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古埃及人民很早就掌握了制造玻璃的技术。
古埃及人是十分出色的制造玻璃小瓶和装饰品的艺术家,而且他们经常制造出一层一层不同的颜色,在公元前7000年的墓穴中就发现玻璃念珠和项链,出自第十八王朝的古埃及玻璃瓶直至今日仍然得以保存。为什么古埃及能这么早地发明制造玻璃的技术呢?这是因为在古埃及的一些湖岸上,存在着天然碱(碳酸钠),就在制陶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将天然碱与沙石混合,在高温中熔化后,得到一种美丽透明的物块,这就是玻璃。古埃及开始生产玻璃是在新王国时期吐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04年—公元前1450年),兴起了作坊式的玻璃手工业,延续400年,生产了许多非常漂亮的玻璃器皿,是古埃及玻璃制造的黄金时代。限于技术,最初玻璃只用来制造珍贵的装饰品、酒杯、花瓶、香水瓶等,后来玻璃器皿才逐渐成为日用品。古埃及早期的现存玻璃容器,多是小口的香水瓶、香油瓶和小罐,肩上带双耳或四耳。除了玻璃香水瓶,早期古埃及玻璃制品还有鱼形瓶和各种装饰品,如玻璃珠、臂钏、耳环、发簪等。此外,古埃及還用玻璃代替宝石镶嵌在金银器上。
孟图霍特普二世与哈索尔女神浮雕。
古埃及的人门把碎石英细砾与沙混合使用,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他们特别喜欢用玻璃模仿一些天然宝石,其中模仿绿松石的蓝绿色不透明玻璃最受欢迎。彩色玻璃的制造是在熔融玻璃时加入少量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加入少量的铜,可以制成蓝绿色玻璃;加入铁和锰,可制成黑色玻璃;加入钴,可制成深蓝色玻璃;加入锑,可制成水透明的白色;加入铅和锑,可制成不透明的黄色。古埃及玻璃匠已熟练地掌握制造这几种颜色的玻璃。古埃及玻璃业在亚历山大统治埃及的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一直兴旺到罗马帝国时期。这个时期的古埃及玻璃仍以砂心成形法为主,但在马赛克玻璃制造方面有长足的进步。马赛克玻璃是早期玻璃中的一种外观上非常漂亮、但制作上非常费时费力的玻璃。首先要把不同颜色的玻璃拉成细条,并将不同颜色的玻璃细条在火焰上烧结在一起,将玻璃条截成小段,再将玻璃段的横截面按一定图案排列起来,再经过反复加热、型压,制成绚丽多彩的玻璃碗或玻璃盘。这种马赛克玻璃有的像是由千万个小图案组成的,又名为千花玻璃;还有的马赛克玻璃制成玛瑙或大理石的纹路,也非常漂亮。古埃及还流行用宝石和彩石镶嵌成人像或动物像。这个时期的玻璃也常常被制成黑色的眉毛、眼珠等代替天然宝石镶嵌在人物像或动物像上。
和其他古文明相比,古埃及工艺最大的特征就是各种石制的工具、容器和雕刻。尼罗河两岸的岩壁,供应大量的石灰岩、砂岩和花岗岩,这三类石材是古埃及石器、雕刻通常使用的材料。而石灰岩中有许多火石的夹层,成为制造石刀的好材料。古埃及新石器时代打制的石刀,其精美程度,远胜于其他古文明。古埃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瓶、石罐,显示出古埃及工艺的独创性。古埃及人和中国人一样,非常喜欢花纹、颜色特别美丽的石头,而且当时已经有统治阶级之分,政治领袖特地组织远征队,到尼罗河以东的沙漠、山地开采角砾岩、片麻岩等美石。古埃及人以铜、砷合金的钻头或者高度坚硬的石钻头,用石英粉砂作为研磨材料,制作的石瓶、石罐,不仅精美细致,其设计风格尤其特殊。从早期王朝时期开始,宫廷中非常喜欢所谓的雪花石的质感和纹路,常用来制造祭神的礼器或陪葬的明器。雪花石的矿坑由朝廷直接控制,只提供宫殿需要。中王国时期,石器工艺不如古王国时期发达,到了新王国时期的十八王朝,石器工艺再度复兴,雪花石也广泛用于制作盛香油、眼影膏的容器,这个时期有许多古埃及雪花石的化妆品容器传世。
古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古埃及雕刻多以石头、木材、象牙、铜、陶土为材料,巨型雕刻采用花岗岩、闪绿石、玄武岩等做材料,一般的雕刻用石灰石、沙石雕成,小型雕刻取材木头或铜,有时部分采用镶嵌工艺完成。古埃及雕刻达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古埃及雕刻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得来的。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美术家墨守成规,在圆雕中严格地遵守“正面规”,不论人物站着还是坐着,人体都处在静止中,而且面部表情总是庄严平静地对着观众。立像多数僵直呆立,从头顶经胸腰直到脚跟都在一条垂直线上。直立的男人体,左脚向前,重心落在脚掌上。坐像总是促膝并足地坐着的。从表面上看,古埃及雕刻似乎是大同小异,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物的面部各有不同的特点,而且表现得相当细致。古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最高的胡夫金字塔前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庞大、最著名的雕刻。
总的来说,古埃及手工艺艺术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掀起了人类历史上工艺美术全面发展的第一个浪潮。古埃及手工艺艺术虽然历史悠久,但许多作品在造型设计、装饰技艺及材料应用和整体表现手法上,蕴含着某些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工艺的要素。譬如几何形体与几何纹样的应用、形态的变形处理和刻意的装饰性表现等。古埃及手工艺艺术涉及非常广泛的材质,并取得辉煌的成就。玻璃的发明,不仅对人类工艺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表明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和能量。就整体而言,古埃及手工艺艺术注重装饰性的表现,强调精神上的作用,工艺作品的实用功能并非是最根本的目的。大量的工艺制品不是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产生,而是为死者能够在来世继续“享用”而存在。纵观古埃及的手工艺艺术,始终充满着静穆、庄重、浑厚和遒劲的风韵,同时伴随着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宗教气息。古埃及人“永恒”和“不变”的信念直接影响了手工艺艺术的创作观念和作品风格。贯穿于古埃及工艺美术中的“常存的秩序”和“恒定的伦理”使其形成独特的“埃及风格”。这虽说是古埃及手工艺艺术的特点所在,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其缺陷,因为它或许阻碍了古埃及手工艺艺术的更大发展。
作者:曹楠
来源: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