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的桃核文化
——桃核其华,桃木妖妖
桃文化源于上古时期,桃弧棘矢、后羿死于桃木棒、夸父逐日化邓林、桃符演化做春联、神荼郁垒变门神,均源于桃。桃者乃华夏之神木,辟邪之圣物。自汉初始,民间,襁褓坠地,取桃核一枚,置于榻下,孩提之时改为脖挂,垂髫后置于腕上,戴至弱冠之年。童不惧,鬼畏之。正所谓一桃压百木,一核镇千邪。
《核舟记》一文,明末江南才子魏学洢阐述雕刻家王叔远所刻《苏东坡夜游赤壁》尽展一舟船,技艺精湛。文中详记,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理顺桃核雕刻之脉络。桃与逃之意,核与合之情,有异字同音之妙。彰显传统文化之精,中华文明之美。
寿桃传说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塑造了一个除了唐僧肉以外最有法力的仙果品种——仙桃。它的法力有多大呢?书里是这样描写的:“……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为什么作者会将桃子列入仙籍,难道只是因为孙悟空是一只猴子?
其实,将桃子作为仙果代表,并不是作者的首创。据古籍载:“桃者,个大而优,味甘而形美者产于肥子国而冠以肥桃之称,亦称佛桃。”中国作为桃的故乡,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声名远播于海内外。
古肥子国大约位于今天的山东肥城市。西周时期,肥族人原本住在东海,后来由东海陆续迁居散居于此,因此得名肥子国。相传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树,被人们看作是镇山之宝,于是在肥族人迁居的过程中,也把这棵桃树一并移植到了肥子國。后来,肥子国开始大量种植桃树,而那些桃树都是最初的那棵桃树的后代。据《春秋左氏传》记载,鲁襄公十七年,肥城也被称为桃城,可见当时肥城已经因桃而闻名。
从古至今,老寿星总是在仙鹤与梅花鹿的簇拥下出现,一手握着龙头拐杖,一手捧着一个大大的寿桃,而寿桃,也自然而然成了长寿的象征。而老寿星手中的这颗仙桃,据说就是产于古肥子国的肥桃。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是掌管长寿的一位天神,中国人认为供奉老寿星可以健康长寿。从古至今,老寿星总是在仙鹤与梅花鹿的簇拥下出现,一手握着龙头拐杖,一手捧着一个大大的寿桃,而寿桃,也自然而然成了长寿的象征。而老寿星手中的这颗仙桃,据说就是产于古肥子国的肥桃。
世界上桃的品种有3000多种,中国就占25%以上,其中可分为食用桃和观赏桃两大类,观赏桃主要是用于观赏桃花,按花朵颜色分为:桃红、嫣红、粉红、银红、殷红、紫红、橙红、朱红等许多品种,成为文人雅士吟诵的对象。在中国另一本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就写了一首《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全诗哀怨凄楚,最后众人还以此组建了“桃花诗社”。
桃树除了有极强的观赏性之外,果实还味美多汁,兼具营养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习惯将世界上的物质都用“五”来概括,譬如五行、五脏、五谷、五果、五音、五气、五色、五味、五官等,其中“五果”就是指桃、李、杏、梨、枣这几种,桃是五果之首,可见人们对桃子的重视。
中国传统中医认为:桃木属温性,有镇静祛邪、活血化瘀、促脑安神、促进人体代谢之作用。除了桃子本身的药用功效外,桃花、桃胶、桃仁、桃叶、桃毛、桃枭、桃蠹等都可以入药。因此,桃树又有辟邪去病、益寿延年之说,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很早以前就有以桃代寿的传统习俗。
桃木的神话传说
古书上记载:“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在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而著名的夸父追日就与桃木有关。
据《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其中,邓林即桃林。
桃雕作品,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玄武。
相传在黄帝时期,中原大地上存在着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部族,其中一个叫夸父族。夸父是夸父族的首领,他生得高大威猛,强而有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核微雕传承人韩志耀在工作室清理自己的作品《核舟记》,这个作品还原的是明代文章《核舟记》中记载的核雕。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把天上的太阳摘下,于是开始朝着太阳奔跑。夸父一路上追逐着太阳,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十分口渴,就到黄河边喝水,他喝干了黄河的水,觉得仍然不够,就又到渭水之畔,喝干了渭水。可他仍然觉得不够,想到北方的大泽湖喝水,于是他又朝北方跑去,然而,他没有跑到大泽湖,而是在途中就渴死了。
在临死之前,夸父扔出了自己的手杖,手杖的落地之处顿时化作了一片桃林,而夸父的身躯则化作了山川。夸父手杖变成的桃林,让后世继续逐日的人可以在途中吃到甘甜多汁的桃子,不用再忍受饥渴之苦了。又因为桃林生长的地方正是迎着太阳的地方,所以鬼怪便害怕桃林,因为有桃林的地方也预示着离太阳不远了。而后世的人们则自然而然地赋予了桃木辟邪驱鬼的功能。
民间关于桃木治鬼的传说还有很多。例如《淮南子·诠言》曾记载:“羿死于桃口。”传说,远古时代的后羿善于射箭,曾经帮助帝尧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一个叫逄蒙的人听闻后羿的大名,就来拜师学艺。然而,逄蒙学成后担心天下人只知道后羿而不知道自己,于是对后羿起了杀心。
一天,逄蒙趁后羿不备,举起桃木大棒向后羿的头砸去,杀死了自己的老师。后羿死后,被封为统领万鬼的官。而古人关于桃木的遐想也由此展开:既然桃木可以打死统领万鬼的官,那么用来击杀众鬼想必也不在话下了。于是,关于桃木的神秘色彩也就此流传开来。
桃符传说
桃木也被称为“降龙木”“鬼怖木”,一直以来就被视为神木,“古代选桃木枝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辟邪”。直到现在,桃木制品也仍然是百姓居家中辟邪镇宅的常见物品。
桃木在我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中的重要位置由此可见一斑。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描绘的新年气象。桃符俨然成了中国人的吉祥象征,那么这个习俗起于何时呢?相传,在阴间有一个鬼蜮世界,里面住着很多鬼怪。在鬼蜮世界大门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大山,山上长着一棵巨大的桃树,它的枝干足足覆盖了3000里。这棵大桃树的树梢上站着一只金鸡。
夜晚降临时,鬼蜮世界的大门就会敞开,鬼魂就出去游荡,而清晨快要来临的时候,桃树上的金鸡就会长鸣,这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一定要在清晨之前赶回鬼蜮。看管鬼蜮大门的是两个天神,一个名叫神荼,一个名叫郁垒。神荼和郁垒一左一右地站在大门两侧,负责盘查回城的鬼魂。如果鬼魂被发现在夜间害了人,神荼、郁垒就會立即将其捉住,掏出用芒苇做的绳子,把鬼魂捆起来,送去喂老虎。
所以,只要是鬼就没有不畏惧神荼和郁垒的。后来,神荼和郁垒的大名传扬到了人间,于是人们就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这样,不怀好意的鬼魂看到神荼、郁垒就不敢进入人家害人了。
后来,有的人不再用桃木雕刻成神荼、郁垒的塑像,而是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并认为这样做也同样可以起到辟邪驱鬼的作用。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作“桃符”。
汉代时,百姓们刻桃木为印挂在大门上,叫作桃印。到了宋代,人们甚至已经不再在桃木板上刻神荼、郁垒的名字,而是开始在桃木板上写上各种对联,这样一来,桃木的镇宅功能仍然保留,装饰门户、祝愿祈福的愿望也同样得到了兼顾。桃木不仅仅是驱邪的象征,也成了吉祥平安的象征。
方寸空间雕琢大千世界
在我国,以桃核作为载体进行雕刻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从宋代中期就已经有有关它的文字记载,发展到明代,桃核雕刻日益繁荣,不仅在民间风靡一时,还走入上层社会,成为皇室贵族们的把玩珍藏之物。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桃核艺术品,皇宫里还安排了专刻桃核的能工巧匠,当时明代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就是一个核雕迷,不仅痴迷于桃核艺术,还常常自己亲自操刀进行桃核雕刻。
核雕制作工具。
明清时期,我国的大型雕塑艺术没有取得突破性发展,但小型雕塑品与装饰品却爆发出勃勃生机。尤其是进入清代,包括核雕在内的微雕艺术受到社会的热烈追捧,其中桃核、杏核雕刻和其他核雕刻已成为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精湛的核雕艺术品成为当时人们搜罗的热门之一。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政治经济逐渐衰退,在皇宫里的核雕艺人也因此受到冷落而流散各地,直到民初时期才有所好转。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度低迷的核雕艺术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内,价格也扶摇直上。桃核雕刻虽然常见,材质也没有名贵之处,但因为雕刻者的巧思与技术,成为很多人收藏与投资的对象,受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的钟爱。
对于喜爱核雕艺术的人来说,核雕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更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高尚的品位。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墨客用其来修身养性,更有“凡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的盛况出现,成为文人雅士们用来彰显自己身份地位的配饰。
之所以核雕会受到如此欢迎,与它具有辟邪、祈福与祝贺的基本内涵不无关系。
据记载,明代桃核、杏核雕刻的内容多是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物等,造型精巧玲珑,通常作为一种垂挂在衣带、纨扇或绣袋下面的坠物,作为装饰和点缀,亦可供玩赏之用。清中期始,核雕物品多用胡桃核雕刻,专门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里摩挲把玩。清朝中晚期至民国年间,虽然各种核雕品种日趋丰富,但精湛细腻程度和其文化内涵已不及明晚期和清初期的核雕作品。
时至今日,市场上核雕的品种、花色更是五花八门。不仅有珠串、坠件,还有摆件、把件等,雕刻题材也从单一的宗教内容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断追求多形式、多题材的核雕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选择。
核雕,无非就是在各种果核上面雕刻,但对于桃核来讲,其纹路之深、难度之大,极具挑战性。
山东核雕名家辈出,原因在于继承传统后将之发扬光大。对于现在核雕发展,笔者认为,作品是说话的根本,一个好的创意等于一件作品成功了70%。再加上娴熟的技法,就是一件传世之作。
譬如当年万国博览会上的都兰桂大师的《马拉古代轿车》,在娴熟的刀法背后展现一个中国传统题材(归宁父母)。这是古时流传下来的礼俗,即新婚夫妻在结婚第三日,携礼前往女方家里省亲、探访,女方家人此时亦须准备归宁宴。归宁结束后,媒人的工作才算告了一个段落,男方须送礼给媒人表示谢意。不但骏马栩栩如生,妇孺与赶车人也刀刀见神。展现中国古老的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核雕不但能把玩,而且还要有故事才好玩。
桃核的纹路天然形成,错综复杂,有其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在创作时,对雕刻者的艺术造诣和修养有着极高要求。从桃核的纹理、桩形、种类、大小等,每一方面都是决定桃核价值的关键因素。
其中,玩家挑选山桃核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桃核上坑坑洼洼的纹理。譬如市场上主流的脑纹、密纹等,不同的纹理有不同的讲究,让很多新手玩家看得眼花缭乱。
一般来说,按照桃核表面的纹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脑纹:顾名思义,这类桃核上的纹路得像大脑的沟回。看上去纹理粗大,有深有浅,而且有种肉肉的感觉,因此也被叫作“肉纹”;拿在手里层次分明,手感好,盘出来很有喜感,深受广大桃核玩家的喜爱。
2.密脑纹:与脑纹相比,密脑纹的纹路更加细密,纹理有深有浅。但是,这种纹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缝多而深,不好清理,在盘玩的时候需要“七分刷三分盘”,经常清理才能盘出漂亮的密纹。
3.龙纹:龙纹纹路粗犷,很像我国传统图案中的龙纹。其两头有尖,个头不大,形似一条盘龙,徐徐而上。与脑纹相比,龙纹桃核的纹路较深,不如脑纹桃核圆滑,有一定的厚度,适合雕刻。
4.火龙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一种纹路,这种桃核一般产自西北,尤其是秦岭野生的火龙纹桃核最受欢迎。其特点是细纹圆肚,线条粗犷有力,侧看纹路呈蛇皮点纹,俯看似一团团火焰盘龙,因此得名為“火龙纹”。
5.蟠桃桃核:与其他几种不同,此类桃核直接用果实的品种来命名,也称“蟠桃菩提”。其纹路细密深邃,桩形很扁,非常具有美观性。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两类就是脑纹与龙纹,两种纹路各有千秋:脑纹给人感觉规矩,纹路富于变化却密而不乱;龙纹虽纹理简单,却粗而不散,在简单中透露出一种粗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
除此以外,还有商家不断创新,起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名字,如麒麟纹、树皮纹、葡萄纹等。有些纹路确实难得一见,如橘子皮纹路、满天星、柳叶边等怪核纹路;但有些却是商家哗众取宠的一种噱头。在挑选的时候只要根据自己的直觉去挑选喜欢的纹路,不要被商家的各种名称给忽悠了。
那么,一枚巧夺天工的桃核雕刻作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
第一步:选核。选择成熟度高、分量沉、颜色红润、保存3年以上的老核为佳,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不仅要求材质好、色泽佳,还要从原料的形态上加以考虑。一般来说,选桃核的原则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核随形,根据桃核的纹路自由发挥雕刻图案;另一种则是定好主题,在一大箱桃核中挑选最合适的材料。等选好的桃核干燥之后,略加打磨,就可以开始雕刻了。
第二步:打胚。作者随心所欲,随纹就势,在修胚中不断变化,刻出大体轮廓,使一件作品初见雏形。这个过程充满了困难与挑战,根据每个人熟练程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还有的人会绕过这个过程,直接用雕刻刀来进行精雕。
第三步:描线。用铅笔在桃核上画出雕刻图案,掌握好物体的比例。
第四步:雕刻。用习惯使用的工具进行下一步的精雕细琢,根据作品需要可选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手法对细节进行雕刻,如人物的面部表情、动物的肌肉分布、花鸟鱼虫的神态等,使其布局合理,形神兼备。
第五步:抛光。老艺人一般用刀背打磨抛光。但也有的人喜欢原纹路,怕锉刀会磨坏已雕刻好的部分,在精雕作品上选择用刀刮来抛光。
第六步:打孔。这个步骤因作品需要,例如摆件就无须打孔,挂坠可打天地孔、牛鼻孔等。
最后,可以在雕刻好的桃核之上,配上红绳、珠子、佩带、中国结等装饰物来进行点缀。
与其他核雕相比,桃核雕属小众领域,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可复制性,每一个桃核的纹路都是不同的,每一件桃核雕刻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相同题材的作品,它们的布局和细节也各有千秋,是雕刻家们出神入化的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因此更显与众不同。
作为微雕艺术之一的桃核核雕,清代戏曲作家谢堃就在《金玉琐碎》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的核雕艺人用桃核雕刻穿连成108枚念珠,每枚念珠刻有3~6名罗汉,姿态各异,面目无一雷同。其造型精致、线条流畅、意蕴深远,根据不同桃核的形状、质地精心布局,在方寸之间营造大千世界,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华民族的伟大艺术瑰宝。
时光荏苒,桃核逐渐从人们消灾祈福的护身法宝,发展到一种时尚的人文饰品。在平时的佩戴把玩之余,人们利用桃核本身的凸起和棱角,采取揉、搓、压、扎、捏、蹭、滚等盘玩技法,通过运动、压扎的方式,减少手上油脂,刺激手部穴位反应区,达到舒脉通络、活血化瘀、强身健体的效果。
虽然与金、玉相比,桃核材质普通并无名贵之处,但经过盘玩、雕刻之后的桃核,还具有鉴赏、收藏的功能,成为很多人投资收藏的对象,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中国桃核文化,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时代的洗礼与历史的打磨,不仅没有摧毁它前进的脚步,反而在经过这些艰难坎坷之后,一颗颗饱经岁月的核珠,才拥有了今天的故事,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传奇。
作者:欣欣
来源: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