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又称标准测验,是专门组织人力、物力,由教育专家制定的测验。测验结果可以和一定标准对照,以测定被评者的程度。测评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伙伴,协助人们在复杂的性格因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法,在中国,训练和测评只在一些医疗机构和早教机构中使用。
孩子在0~6岁期间,各方面发展都很快,而且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得好一些,又会在另一方面表现得弱一些,也可能因为受到某些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新的能力。所以在幼儿生长发育最快速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智能组合,作为父母,最好能根据孩子的情况,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发现孩子的突出能力倾向,创造条件,使孩子的优势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为什么开展幼儿心理测评
开展幼儿心理测评的科学依据之一:Gessel婴幼儿发育评定量表:格塞尔在研究智能低下小儿的早期征兆时认识到首先要决定正常小儿的发育标准。他观察了一部分小儿的系列成长过程,通过补充修改确定从出生到5岁小儿的发育和发育测试技术,结果的评价。在我国的修订本 (林传家等),用于0~3岁婴幼儿。本检查法是发育诊断法,能较准确地诊断婴幼儿神经发育水平。
检查内容为五大方面:
1.适应性行为;
2.大 运动行为;
3.精细动作行为;
4.语言行为;
5.个人—社交行为
开展幼儿心理测评的科学依据之二:DDST丹佛小儿发育筛查量表:这个是在我国标准化了的一种儿童发育筛查方法,用于0-6岁儿童。它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3、语言能区:本能区的项目表明儿童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大运动能区:本能区项目表明小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二、诊断性测评与发展性测评:
儿童发展量表也与智力有关。但因婴儿、幼儿智力正在发育期,可以观察到的主要还是一些本能以及一些初级的智力活动。不到一定的年龄(如5~6岁以后)时所观察到的心理发展指标,与以后的智力水平相关度不会太高。但有许多影响智力发展的疾病,又必须早期进行治疗,才能减少或消除对智力发展的危害,所以要对智力发展水平尽早作出诊断。因此,研究者们不断改进,试图做出智力诊断发展量表。如Bayley婴儿发展量表,Cattell婴儿智力量表和Gesell的发展量表行等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发展性测评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性测评的典型代表:区慕洁测评体系
发展性测评是家庭教育的方向阀
发展性测评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起点
发展性测评的意义: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定期的训练和测评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
1、了解宝宝的身体生理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及时给以营养指导、护理方法指导、身体锻炼等。
2、了解婴幼儿的发育指标: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适应和自理能力,按着每个月的正常范围做出比较观察婴幼儿各项能力的表现和不足,及时提出,并在表扬其优点的基础上给以指导。
3、定期训练和测评,观察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