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扎堆玩扑克的“老顽童”会像孩子一样赌气,或借着突然吹来的风耍赖地扒拉掉一把烂牌;女人们逛遍整个菜市场只为省两毛钱,刷卡买衣服却毫不吝啬;“小男人”在聚会时理直气壮地让别人请客,却为博美人一笑而大把大把地花钱。这群“愣蒙人”,可以一天三顿只吃羊肉还不需要变花样,那超大份的“一锅烩”能吓坏外地人……
当你走到一座城市,发现每一条街道的指示牌上,都有着弯弯扭扭的蒙语和汉语同时存在的时候,毫无疑问,这一定是内蒙古的某座城;当你再看到饭桌上一大锅一大锅的烩菜闷面和一大盘一大盘的凉拌莜面,并对自己的食量产生怀疑的时候,那么你基本可以确定,这座城就是呼和浩特了。
在腾格尔低沉的声音中,一曲《天堂》勾起我们对草原的无穷想象,大青山下的呼和浩特人已经在他们的“天堂”里策马驰骋,那里有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和群群的牛羊……
爱“戳火”的呼市人 会“耍赖”的老顽童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青青的牧草尖上,北风唤醒了沉睡在草原怀抱里的“青城”,呼和浩特人的一天也就伴随着风沙开始了。虽然,这里的风沙并不大,但来得却特别突然,那说变就变的气候,很像这座城市里人们的脾气。
清晨的小区广场或各大公园,往往是老年人施展“一技之长”的好去处。他们会起个大早,分头到各处去跳广场舞,或者吼上几嗓子民歌,一些“老兵”还会怀旧地唱起革命歌曲,在他们沧桑的回忆中,或许装满了沉甸甸的人生故事。
等到日上三竿,“晨练”结束之后,这些老年人往往就跟孩子一样玩起来了,简直就像“老顽童”。10点左右,他们从广场转战休闲娱乐区,4个人组成一个“扑克团”,玩起一种本地流行的游戏——“打大尖儿”。这种类似“拖拉机”的扑克游戏讲究与对家合作,分成两方对抗。运气好的时候,他们可以两人合作,心平气和地玩一整个上午,“战斗”氛围和谐而愉快;运气不好的时候,一两轮下来,可能王老太就吵着要换搭档了:“nia(方言,意同“人家”)色闹甚了?载还能耍了?”(“你们看他在干什么啊,这还怎么玩?”)对面的搭档李老汉也气呼呼地把牌一摔:“料料,甚也峦求不成!” (“你们瞧瞧,她就是什么事都做不成!”)两人这么一赌气,“扑克团”只能不欢而散。
有时候艳阳高照,几人玩得正尽兴,狂风突起,扬起一阵沙尘,这“不速之客”的打扰,最是让人“戳火”(生气)——它常常会随意地卷起扑克牌,乱扔一气。但是玩得兴致高昂的呼市人,不仅脾气像孩子,有时候还懂得借助这说变就变的“天时”,化被动为主动。
所以这“风大爷”的搅局,有时候也未必是坏事。看,那位李大爷半眯着眼睛,瞅着自己手里的牌,怎么看怎么忧愁,再瞅瞅左右两家脸上的喜色,心里直打鼓。要是这时候“风大爷”驾到,他保准顺势把手里的牌一扔,还要把桌面上的牌也扒拉几下:“则灰个泡天气定蒙间倒抽开兰,欠欠儿撮害额一把好牌!还得重新抬牌……” (“这风又来捣蛋哩,坏了我一把好牌,重新拿牌吧……”)
精明的小女人和抠门的小男人
呼市人的性格在酒文化里渗透得淋漓尽致,热情奔放、不拘小节,但有点出了名的“抠门儿”——不过呼市本地人把这叫做“精明”。
话说李太太去菜场买菜,瞄了一眼菜场最东边摊位上的春笋,问了声老板“载个1经多钱兰?”(“这个1斤多少钱呢?”)“3块2!”她摇摇头,霸气地走到另一个摊前:“载1经多钱?”“3块1。”她不舍地看看这个摊位上的春笋,继续前行,问遍整个菜场,最终选定了一家无人问津的摊位。看到摊主是个老头儿,她捡起一根春笋,嘴角浮现好几道欲要妩媚却难以上翘的笑纹:“载1经多钱?”老头儿也热情地回应:“3块1!”她熟练地讨价还价:“便宜点哇,明儿个还来买哟。”“好吧!那就3块,要几个呀?”“1个管够兰!”李太太心中暗喜,以为摊主中了她的“美人计”,这可省下2毛钱了。
她美滋滋地回了家,把刚买回的春笋左一层右一层地剥,结果最后只剥出一根钻满了虫子的细细的空壳。“载狗的,载还能了?”——她围裙也来不及解,气冲冲地转头就奔菜场去“讨公道”去了。往往遇上这种情况,摊主就会咬定不认了:“可真有意思了,我可没见你在我的摊位上买过菜!”谁也不肯善罢甘休,为了几毛钱,甚至不介意在菜场大吵一架……
“抠门儿”的同时,呼市人又好面子,特别是女人,给自己穿着打扮,花钱那是眼睛都不眨的。聪明的温州人在呼和浩特开发了一个又一个让女人们“倾家荡产”的基地,比如热闹红火的维多利亚商城,那可是赴汤蹈火也要冲上去消费的地方。有钱的没钱的,有地位的没地位的,都要凑到这一地带,从地下负1层超市逛到地上18层的饮食区,中间还不会漏掉14层的电影城……
来这里的女人大把大把地刷着信用卡,签名是丈夫的;有些直接付现金的女孩子,掏兜儿的也往往是贴心的“小男人”。一旦男人不掏现了,女孩子就会生气:“额闹不机密你一天间是做甚了?”(“我不知道你每天想要做什么呢?”)这个时候,小伙子会笑嘻嘻地拉住女孩子的手认错:“小个袍子,爷错兰(小宝贝,我错了)!”要是知趣的小伙子,他还会甜言蜜语地向女生讨好:“你个灰猴儿可表毛兰,闹的爷心壑儿扑烦的(你别生气了,这样让我觉得好心疼)!”若还不见效果,就只得使出“终极杀手锏”了:“看nia niao的,不就点小钱儿嘛!”掏出钱夹“爽快”地付了现金,趾高气扬地搂着女孩走了……
呼市人掏钱时的这种“肉痛”,可是时常体现在“小男人”身上的,要是与朋友聚会,他们多半都会在临近结束时悄悄溜走,哪怕被发现了,也会理直气壮找个托词:“没事的,让nia请吧,nia报销磕……”
“杂碎就焙子,幸福一辈子”吃不完的大锅,喝不完的酒
呼和浩特由两部分组成:明朝所建的旧城及清朝所建的新城。传说当年参与建设这两城的劳工们的主食,就是一种叫做“焙子”的回民面点——可以这么说,呼和浩特就是一座“咬着焙子建起的城”。
焙子是呼市人每个早晨都不忘去吃的早餐。当然,正宗呼市人还得加上一碗乌兰花的羊杂碎——有种说法叫“杂碎就焙子,幸福一辈子”。若要清淡点,就来碗阿妈家的奶茶,或者“牛舌头就咸菜”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如果还嫌意犹未尽,那就不妨再来一屉烧麦……
外来者看着这一大帮子人,围着焙子、杂碎、奶茶、烧麦吃上一个早晨,心想大概下一顿就该直接省了吧。可是呼市人在上午11点刚过的时候,就又要准备中午的羊棒骨、手抓肉,还有凉拌的武川莜面了。中午吃饱喝足,傍晚还要再来二两小酒,整点牛街的羊肉串——当然了,这根本就不算晚饭,因为作为正餐的晚饭,怎么少得了羊肉呢?!于是,内蒙人就被叫成了“愣蒙人”,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傻呼呼”地只吃一种羊肉,而且一天吃三顿,也不需要变花样。
不过,“愣”虽有“一根筋”的意思,但也有“实在、坚持”之意,虽然文化的大交流、民族的大融合让呼市人接受了来自草原以外的新鲜事物,但对于吃的习惯和坚持,却在他们身上代代传承。
蒙古族人的好客闻名天下,所以每当有客人来时,呼市人巴不得“掏肝掏肺”,将自家最好吃的东西全拿出来。由于游牧民族经常需要迁徙,太多的锅碗瓢盆不方便携带,所以一般家庭的厨具都特别“大个儿”,所以就出现了今天饭桌上让人惊爆了的“大份儿”一锅烩——在他们看来,一桌人围着一个锅吃,也方便敬酒与划拳。
实在而又厚道的内蒙人将这一习惯延续至今,所以,如果外地人到呼和浩特的餐馆吃饭,要是没有好心的服务员为你推荐最合适的分量,你一定会被自己点的菜吓倒。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只要会说话的都会唱歌,只要会走路的就会跳舞”,就连吃饭的时候,也有唱不完的歌和敬不完的酒。遇到美丽的蒙古族姑娘端起酒杯向客人敬酒,豪爽的客人往往是接过来一饮而尽,姑娘取回酒杯,会斟满了酒,再次敬给客人。如此三四杯下肚,怕是有点招架不住了,便问主人:“这是算怎么回事呀?”主人提醒了“呀呀,nia还嚒(没有)唱完了,你当噌一个蛋喝光兰(你咕咚一口就喝干净了),你可够厉害的,nia不抬你抬谁了……”这种“歌声不断,酒不断”是在当地酒桌上的习俗,不了解的外乡人,往往只能一杯接一杯“心甘情愿”地喝下去……
作者:siberrina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