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镇遍地的西部,10个人中有8个都不曾知晓这座叫宁厂的小镇。但华夏五千年的史书,却从不曾忘记这个中国最早制盐地的过去,那“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传奇,至今仍在这座深山无名小镇中流传……
咆哮的长江水被三峡大坝拦腰截断,沿岸许多文物古迹就此作古——这可能是我终身遗憾的事情,因为我从未见识过未蓄水之前的三峡。
不过,从我见到宁厂古镇那一刻起,我心中的遗憾被冲淡了许多——它是三峡工程蓄水完毕之后依然保存完整的古镇,也是整个三峡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最为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镇。大巴山的森林为它提供了天然庇护,甚至在它隶属的重庆地区,10个重庆人有8个都不知道有这个千年小镇的存在。
宁厂的兴衰,与“盐”息息相关——宁厂的制盐历史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距今已有几千年。到了近代兴盛时,宁厂古镇曾千家舟楫,这里出产的盐通过大巴山盐道以及峡江水路到达周边六省,可谓是一条“黄金道”,有着“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赞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法制盐被淘汰,原本繁荣的小镇在无奈中沉寂,只剩下古老的青石板路、吊脚楼以及古建筑,述说着古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上古盐都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
从巫溪县城出发后,顺着大宁河一路蜿蜒前行,沿岸是峻峭挺拔的山峰,云遮雾绕,尽得“巫山云雨”的真传。转过巫峡的剪刀峰,向西进入后溪河,一排排古旧的房子开始映入眼帘——宁厂古镇到了。
清澈的后溪河贯穿了整个古镇,镇上的老房子也大多沿河而建,一般都采用竹木结构,临近河边的房子下面打着斜立的木桩,支撑着悬空的房屋,当地人称之为“吊脚楼”——这些房屋虽然看起来东倒西歪、破破烂烂,好像随时都会倒塌,但实际上坚固耐用,比镇上许多老人的年龄还老。
历史上,宁厂地区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古老的《山海经》记载,巫溪曾是巫咸古国的所在地,而巫咸古国的中心地就是宁厂一带。史学家考证,这里的人不从事纺织业却有衣服穿,不耕种庄稼却有粮食吃,过着逍遥的生活——而这一切,全因为他们有着那罕见的宝藏——盐。
宁厂古镇的白鹿盐泉,就是当年巫咸古国的“财政支柱”。关于白鹿盐泉的由来,宁厂当地流传着“白鹿引泉”的传说:一个袁姓猎人上山打猎发现了一头白鹿,他弯弓搭箭想将其射杀,谁知道白鹿却非常通灵,带着他在山中转了几天,最后竟然消失了。追逐的猎人又渴又饿,无意间他发现白鹿消失地有一口泉水,一喝发现是一口咸泉——后来,猎人回家带领族人到此制盐度日,生活越来越好,为了纪念那头以德报怨的白鹿,人们将盐泉命名为“白鹿盐泉”。
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真实的情况是:盐泉其实是地质运动的产物,在亿万年前,三峡地区还是一片海洋,由于地质变化,喜马拉雅山升起,巴蜀地区形成了内陆海,并不断浓缩、沉积,最终形成了这一地区盐泉的来源。
自从有了盐,这座小镇就开始了它长达数千年的繁荣:先秦时期的巴国,正因为盐,才得以兴盛强大与楚国抗衡;秦汉时期,朝廷在宁厂设有“盐府”,监管制盐;而地理学家考证,宁厂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发制盐工业的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上古盐都”。
鼎盛时期的宁厂古镇,后溪河边停满了各地前来的船只,镇上随处可见商贾,盐运码头更是“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白鹿盐泉里流出来的盐,通过大巴山内的川陕盐道和水路,被运送到四川、陕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换来无数的真金白银,有着“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说法……
龙头与龙池
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实施地
刘德民,85岁,在宁厂生活50年。
作为曾经盐厂的盐工,刘老告诉我,以前的盐泉并非现在的空旷地,盐池上面都铺着铁板,铁板上开有大小均等的眼,一共约有70多个。这些铁板依次挡住盐池的出水口,泉水就从那些小眼里汩汩流出。然后各个盐灶的盐工就上去,按照分好的孔眼,在铁板那儿取卤熬盐。
“这是宋朝就开始的搞法。”刘老解释说,盐是朝廷重要的赋税来源。因此,很多人渴望靠盐致富,甚至为了争夺盐而大打出手。北宋淳化年间,由于宁厂参与熬盐的灶户越来越多,卤水一时间供不应求,各个灶户之间为了争夺卤水经常发生械斗,为此还死伤了不少人。为了平息争斗,宁厂盐业的管理者便在盐泉下面修建了卤池,在出口处设置了格挡的木板,每块木板上凿30个眼儿,并将这些孔眼按照一灶一眼的原则,分配给各个熬盐的灶户,让他们按照所得到的孔眼交税,承担盐泉的权利和责任,叫做“一股一份”。
“一股一份”方法的出现,保证了宁厂制盐的有序进行,这也是股份制在中国最早的实行。到了南宋时期,盐官在卤池上铸造了一个“龙头”,引卤水从“龙头”喷出到池子里,然后将木板换成了铁板——这个池子也因此有了“龙池”的名字。“一股一份”的方法一直实行了1000多年,到了民国十四年(1925年),政府还印发了卤水证券给灶户,让他们凭证上岗,而且可以自由出租、转让。
解放后,宁厂的盐场成为公社财产,原来的99家作坊全部合并为一个制盐工厂,所有的人都在里面劳作,宁厂也因此迎来又一个繁荣。上世纪70年代的宁厂,比当时的巫溪县城还要热闹,盐商们在镇上修起各种深宅大院,河边的盐运码头人声鼎沸,纤夫的号子声在峡谷中不断地回荡。“盐厂领导还和毛主席握过手呢!”刘老描述着那时的景象,语气中满是自豪和追忆。
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制盐逐渐开始取代古法制盐,熬盐用的煤炭价格也越来越高,由于宁厂的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越来越高,宁厂的盐业开始无可避免地衰落。1996年,国家明令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继续生产,宁厂古镇最后一个盐灶的烟囱就此倒塌,亏损多年的大宁盐厂倒闭,一场持续了数千年的繁荣自此画上了句号。
“工厂停工了,人也就开始走了,只剩我们这些没本事重新开始的人。”刘老说这话时,语气中充满了惆怅。
小镇浮光
光影记忆中的老宅与吊桥
原本热闹繁华的古镇开始安静下来,也逐渐隐没,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们的印象中。
宁厂古镇的街道是陈旧的,走在上面你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古老气息。街道两边都是老房子,从这些明清式样的老民居中,经常会发现秦家老宅、方家大院、向家老屋……这样的老宅子,无疑都是当年那些富商在这里修建的。还有一些大屋,是以前的盐仓,其中最大的一栋上面还留存着具有时代特色的红五星,它曾是古镇里最大的供销社。
阳光穿过老房子留下的阴影,只有时间慢慢地流淌。街道的转角,时常会碰到一群老人围成一圈晒太阳,闲适而慵懒。70多岁的胡晨明老人告诉笔者,1996年盐厂解散后,镇里的年轻人也大多出去打工,如今在镇里的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现在真正在镇上居住的不超过200人。
“以前盐厂的工人就有三四百人,夏天会有人到河里游泳、耍水,河岸边都是摇着蒲扇纳凉的,热闹得很,现在,也只有你们这些拍照的才对我们这破地方感兴趣。”老人说起以前的景象,无限感慨。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石波,是宁厂古镇的铁杆粉丝,他每年都会来这里数次,只为画出一张满意的后溪河油画。“古镇经历了沧桑巨变,唯一没有变过的大概便只有那条后溪河了”。石波还说,宁厂除了老屋,那河上的吊桥也颇具味道,小小的一座古镇,竟然同时拥有4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吊桥,它们横跨在后溪河上,走上去摇摇晃晃,让人有些胆战心惊,而山中起雾的时候,桥与河两边的建筑都隐没在雾中,显得飘逸出尘,恍若仙境……
作者:莫然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