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高窟到汉长城
——大漠绿洲里的历史印迹
敦煌铁路北段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得益于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滋润,河西走廊水草丰满、土地肥沃,是戈壁沙漠中人们赖以生存的富庶绿洲,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河西走廊西端更是连接西域与中国东部的重要门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战争、商贸、探险、交流与融合……为这片土地烙下了众多让人着迷的文化印记。
空城计真实发生的地方唐僧收徒“孙悟空”
从敦煌铁路北起点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柳沟站出发,行驶约100公里,抵达甘肃境内有名的古文化遗址——锁阳城。据史料记载,锁阳城建制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置敦煌郡冥安县于此,后历代又设西昌县、瓜州、苦峪城。而“锁阳”一名的由来,相传与唐代名将薛仁贵有关。根据清代小说《薛仁贵征西》的撰述,薛仁贵一路西征到此中了埋伏,被困城中,程咬金突围去长安搬救兵,薛仁贵粮草断绝时,偶然发现城周边有一种名为“锁阳”的植物,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士兵们食后机能恢复明显,他们因而得以坚持到程咬金搬来救兵解困。后人感“锁阳”解救将士之恩,将城称作“锁阳城”,并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
锁阳城分内外两城,外城面积约80万平方米,在外城西城墙中部与内城的西北角修筑有一道隔墙,将外城分成了南北两城。如今外城的城墙、隔墙早已坍塌,被风沙掩埋,杂乱生长的骆驼刺、红柳等取代昔日繁忙的人影绰绰,显得格外荒凉与肃杀。
锁阳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西走廊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遗憾的是,岁月流逝,风沙侵蚀,锁阳城已不复当年,唯有留下的残垣断壁似乎还在述说着曾经的硝烟与峥嵘。左上图为锁阳城内的塔尔寺遗址。遗址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大型覆钵塔,以土坯砌成,据说佛塔中曾发掘出不少经书。
从外城往内,不久便可以看见锁阳城遗址标志性建筑—— 一座残高约18米的角墩,人们便知道内城的地界到了。锁阳城内城面积约20万平方米,四方各砌城墙一堵,在西城墙和北城墙处各开城门一扇。据史书记载,在这西城门上发生了真实的空城计:唐开元年间,吐蕃多次侵犯瓜州,大唐名将张守珪领命驻守瓜州,刚到没多久,吐蕃再次来袭,张守珪临危不乱,在西城墙上大摆宴席,与部下开怀畅饮,吐蕃将士见此状恐城内有埋伏不敢进攻,撤兵而去,张守珪随即率兵追击,最终大获全胜。
内城城墙四角各建角墩一座,角墩下用夯土,上为土坯垒砌,角墩设站岗士兵,一旦发现敌情,则以“白天燃烟,晚上点火”的方式报警。角墩的标志性设计为中开高大门洞,一来为站岗士兵提供雨雪庇佑之所,二来可借此减少强风的损害。内城东部有隔墙一堵,将内城分为东西两城,东城较小,建有官府衙门;西城较大,为官吏、百姓以及往来的旅客和商人的居住之所。在东城墙以及南北城墙东端的外围,还建有羊马城,平日供羊马安居。战时,当敌人突破外城墙后,羊马城旋即成为第二道防御工事,抵御敌人的长驱直入。
敦煌之美,美在那广阔的大漠。璀璨的夜空下,大漠更显寂寥苍茫,置身其中,只觉人的渺小,大自然的浩瀚。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是一座距今2000余年的石窟群,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
在旧时,锁阳城是重要的边关防御阵地,同时,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无数历史名人在此留下过足迹:张骞、唐高宗太子章怀、唐朝名将张义潮……唐太宗时期,玄奘“西天取经”也曾路经此地,在城东1公里处的塔尔寺讲经半月有余。塔尔寺的形制与锁阳城类似,分外围院落及内部寺院,外部寺院寺门两侧置鼓楼、钟楼及僧房,内部寺院则是礼佛场所,院中心现存覆钵式大塔一座。相传,这座佛教大寺有求必应,经过锁阳城的旅人都会来此祈求一路平安。也是在这里,玄奘收胡人石槃陀为徒,此人便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观佛像壁画识朝代莫高窟里的文化奇迹
跟随敦煌铁路继续向西南行进60余公里,火车抵达的首站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关于敦煌名字的由来,学术界多有争议。《汉书·地理志》记载:“敦,大也;煌,盛也。”也有学者认为敦煌为少数民族语言音译,意为“燃烧的灯塔”……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认为敦煌之名表现了这座古城在历史上的殷富繁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咽喉,敦煌自古就是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大批文人墨客、商人探险家、僧侣教徒等接踵而至。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敦煌就来了一位为今日敦煌学开创历史的僧人——乐尊:在当时,乐尊云游四海,行至敦煌三危山时,忽见山顶金光笼罩,状有千佛,他认为此山定為佛主庇佑之所,便在山间开凿一洞窟清修,这便是敦煌莫高窟的源起。在后代,官吏、僧人、世族大家、过往旅人等纷纷在此开凿洞窟,绘壁画、塑佛像,以祈求内心的慰藉。至唐代,开窟行为达鼎盛,北宋时莫高窟开始衰落;元代以后,莫高窟的开窟造像行为完全停止。莫高窟也逐渐被废弃。
莫高窟历经千年开凿洞窟的历史,使其成为研究华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的珍贵史料,普通人从中窥得一二,便已觉震惊不已。走进莫高窟,形如蜂房的洞窟沿山体上下排列五层,据统计,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其中以第268窟、272窟、275三窟为最早,约开凿于421~439年(十六国北凉时期),三窟功能各异:第272洞窟为覆斗顶,西璧中央开佛龛,塑坐佛一座,用以礼佛;第268窟主室两旁开4个禅室,为僧人修禅所用;第275窟面积宽阔,为讲经礼堂。
细数莫高窟的洞窟,就不得不提到第17号洞窟。第17号洞窟建于晚唐,最初为纪念9世纪僧人洪 所设的佛龛。北璧前设禅床,上有洪 塑像一座,北璧左右各画双树,树下分别画侍女、比丘尼,西璧立洪 告身碑,详细记录了其生平。第17号洞窟又名藏经洞,清朝道士王圆箓在其中发现的约5万件文献,让落寂一时的莫高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最终致使珍贵文献流落海外,众多洞窟内部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
莫高窟内部以精美绝伦的佛塑像与壁画著称,据统计,窟内共有泥塑2400余尊。在中国其他著名石窟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佛像多为石雕,然而莫高窟所在地多砂岩、砾岩,其质地松软,并不适合雕刻,除四座大佛有石胎外,其他均为泥塑佛像:工匠先用木头编制框架,然后以芦苇等植物填充,接着以黏土灰泥建模塑形,最后刷漆上色。不同朝代,塑像特色区别明显:在最早的十六国时期,佛像深目高鼻,身体健硕,深具犍陀罗风格体态;到了北朝中后期,佛像出现面容瘦削的苦行僧形象;到了唐时,佛像面容圆润饱满,女性身段优美,而且因为塑造技艺的进步,佛像的身体肌肉结构、衣服褶皱形态清晰可见。第96窟为莫高窟最高的洞窟,开凿于初唐时期,未进洞窟前,人们通常先被洞窟前的“九层楼”所震撼,楼高刚好与洞内大佛高度相互照应。洞内塑弥勒佛坐像一座,高35.5米,为中国第三大座佛。佛像脸部圆润、慈眉善目,目光微微下视,注视着前来敬拜的信徒。大佛身后有密道,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时,前来礼佛的人都会沿此绕佛三圈祈求平安。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尤其是壁画内容丰富博大,分为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种类繁多的壁画,从多方面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现实生活,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
莫高窟的壁画面积共计约4.5万平方米,在早期,壁画色彩相对单纯,多以红土为底,黑线描绘,线条粗糙浑厚;北周之后,白色背景开始出现,颜色也更加丰富;到了隋唐时期,壁画颜色绚丽典雅,线条轻盈而有流动性。壁画内容涵盖了佛教故事、神鬼传说、百姓生活、军事斗争等方面,其中最为世人所瞩目的内容之一必为“飞天”。
根据敦煌研究院的官方定义,敦煌壁画的飞天并非泛指一切可以飞天的鬼神,而是特指佛教天龙八部中的两位天神——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婆为诸天伎人,为诸天作俗乐,并飞行天宫各处行歌舞、散花之职能,而紧那罗则多为天人奏法乐、跳舞。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两人职能多已合为一体,均为天界娱乐之神。在北凉时期,飞天体型较粗重,身体自腰部呈“V”字型,飘带在两肩处;至北朝,飞天身体开始修长,飘带的位置则出现在了双臂;到了唐代,壁画技艺得到极大发展,飞天衣饰淡雅轻薄,动作轻盈如流水,飞天们时朝上而飞,时俯冲而下,手持乐器,飘带翻飞,人们沉浸于此,似乎就能听到壁画里那盛大的场面中奏出的清扬的音乐之声,阵阵撩拨人心。
左页上图和右页上图为敦煌玉门关遗址。玉门关是汉朝西陲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是古代絲绸之路进入西域北路的必经之道,是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左页下图为汉长城遗址。
玉门关的历史遗迹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汉长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一首《凉州词》,让无数人对玉门关充满神往。
玉门关是汉王朝设立在河西走廊西端最重要的军事关隘,也是丝路交通要道,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于此,因此,玉门关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位于敦煌市西北疏勒河南岸戈壁中的玉门关遗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玉门关依汉长城而设。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年),霍去病大破匈奴,为保障边关安全,汉武帝下令修筑河西长城,历经20年,形成了横贯河西走廊,绵延1000余公里的汉长城,东起今永登县,经酒泉金塔县,过敦煌玉门关,向西一直延续到今新疆罗布泊。而位于敦煌境内的玉门关段,就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部分之一。
苍天白云,大漠茫茫,屹立的长城墙体拔地而起,将一望无际的视线突然阻隔。玉门关的汉长城遗址,残高约3余米,基地宽3米,顶宽1.5米,古人修筑长城,多就地取材,玉门关附近多红柳、芦苇、罗布麻等植物,修建该段长城时,人们以植物枝条为地基,然后以一层砂砾一层芦苇,层层夯筑。及至今日,墙体两侧被风沙侵蚀出一层层深浅不一的沟壑,如年岁刻下的皱褶,记录了其2000余年的荣光与衰败。
在西汉时期,汉长城玉门关段为玉门都尉府所辖,从汉长城遗址往南过哈拉湖,便看见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堡——小方盘城,这里便是玉门都尉府治所所在地,也是玉门关的关城。小方盘城为一座“障”城,根据《汉书·武帝纪》的记载:“汉制,每处要塞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侯城,此即为障也。”障城一般地处驿道上,距离边塞有一定距离,职能包括检查人员出入、征税、传递文书、管理烽燧等。
小方盘城夯土而筑,城垣东西长14.5米,南北宽26.4米,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在东南角的城墙,可沿一马道上到墙顶,墙顶设内外女墙,外高而内稍低,女墙中间为走道,平时有士兵巡逻,战时士兵集结于此搭弓射箭,形成战略牵制点。站在城墙东望,清晰可见一堵南北向的墙,此地为小方盘城附属坞院,障为边防最高级别官员的居所与办公地,坞则为戍边士卒的住房,以及马棚、畜圈所在地。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保证粮草的充分供应是军事防御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在小方盘城东北方约12公里,坐落着一座军需仓库——大方盘城。大方盘城又名河仓城,因地处疏勒河古道旁而得名,这里储备着供应玉门关及沿线长城士兵、战马的粮秣。仓库东西长130多米,南北宽17米,中有两道墙,三分仓库。仓库墙高约7米,墙上开大小不一的洞通风,四周建有守卫仓库的角墩。
历史更迭,岁月沧桑,几千年的时间流转,曾经商旅往来无暇、号角声声的玉门关,如今只剩下一座残缺不全的小城堡。但立于此處,大风裹挟着黄沙拂过脸庞,眼眸被大漠的苍茫所笼罩,那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浑与肃杀感迎面而来,依旧令人心潮澎湃……
作者:常山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