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怎样变成绿洲的?

毛乌素沙漠这样变绿洲!

——“一件值得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


左上图为航拍榆林毛乌素沙漠;右上图一为靖边县火车站附近的沙漠旅游景点,也是该县仅存的沙漠之地,每天来此旅游的人数以万计;图二为无定河沙漠大峡谷;图三为榆林高速公路一角。

以前,人们了解毛乌素沙漠,更多是与电影《东邪西毒》有关。摄影师杜可风将此地的漫天黄沙拍得光怪陆离,华美虚幻,许多影迷因此慕名前来。但是很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在毛乌素几乎见不到漫天黄沙了,因为这里有着一代代前赴后继的治沙人。

2020年4月23日,一则“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的消息引爆网络。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消息称: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到93.24%,再现一片绿洲景象,这意味着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随着媒体争相报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千年前的毛乌素并不是一片荒芜沙漠,而是一片水草肥美的绿洲,但由于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毛乌素地区逐渐荒漠化。如今绿洲再现,主要归功于无数的治沙人,他们将自己的一生挥洒在黄沙之上,甚至是几代人都为着“人进沙退”的梦想接力传承……

毛乌素的前世今生从沃腴之地到寸草不生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在蒙语中,“毛乌素”意为“不好的水”,这里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附近的榆林市也因此曾被冠以“驼城”之名,意为“沙漠之城”。

上图为现在的毛乌素沙漠一角。由于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这里原本是一片黄沙,如今却成了绿洲,而唤醒这片死寂之地的,是无数治沙人的前赴后继。

其实,毛乌素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沙漠,此地原本生态优美,是以“水草肥美,群羊塞道”著称的“塞外明珠”,风景宜人。2003年4月,在榆林定边县郝滩乡(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修建高速公路时,工作人员发现了汉代墓葬十余座,其中一座土洞墓穴的玄室内壁有大面积彩绘壁画。壁画中部左角绘有邸宅四合院,院外右侧是禾堆,再右边是畦状分割水田,水田前绘有池塘,塘中养着鸭子、长着芦苇;下部则是山中狩猎图,内有奔跑的兔子、角羊、野猪、虎豹……这幅壁画所绘地形与今郝滩一带相仿,加上不远处的党岔、米脂、绥德等地出土的大量东汉画像所刻绘的农耕、放牧、狩猎图等,均证明了秦代至东汉时期榆林一带环境优美的绿洲身份。

可惜好景不长,据考证,自秦代起榆林沿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火弥漫、民不聊生。人们长期滥垦滥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北部地区沙漠化不断扩大。到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地理学家郦道元来此考察时,这里已出现“赤沙阜”“沙陵”。他在《水经注》中记录道:当时奢延水(今无定河)到奢延县(今榆林靖边县)的西南边已有沙阜、沙陵。唐长庆二年(822年),靖边县城北一带变为“飞沙为堆,高及城堞”;宋淳化五年(994年),靖边县地区成为沙漠;到了明清之际,整个榆林一带已是寸草不生的荒漠。

面对日益严重的沙化,民国时期曾有人提出植树还林的应对方案。陕西视察员袁德新在《视察陕北第一区政治总报告书》中寫道:“榆林、横山、神木等县的荒沙实在可怕,满目荒凉、一望无际,北风一起,即旋卷南侵。以前一村数十家,现在只剩两三家……陕北黄沙南侵问题,除植树以外,实无可抵御;若任之不理,千百年后,亦必为黄沙世界矣!”遗憾的是,后来由于社会动荡、资金人力匮乏等原因,这个方案最终不了了之。

到1949年,榆林市仅残存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只有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沙区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或被沙丘包围,榆林东城墙被流沙压埋,流沙蔓延到城南50公里的鱼河峁,整个长城沿线形成“沙进人退”的悲凄局面。

人与沙的较量十年如一日的治沙人

上世纪50年代前,在毛乌素沙漠的“统治”下,榆林人过得苦不堪言。恶劣的环境迫使很多人选择了走西口,有句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

左图一、二为上世纪50年代定边小滩子群众沙漠造林;图三为小滩子村李守林和其他造林成员的合照;图四为李守林带领大家一起造林。

那时,北风从早吹到晚,裹挟黄沙四处侵虐,靖边县毛团村的农户张五成回忆道:“小时候沙尘暴一来,别说这菜苗苗,地皮都吹没了!吃糠菜、住柳庵,一件皮袄四季穿。”榆林七里沙治理区工作人员刘牛虎也说:“以前走路去城区得6个小时,由于风沙太大,前一天走过的路第二天就看不见了,所以经常会迷路。遇到沙尘暴更是恐怖,出门短短几分钟,头上就是一层沙,偶尔下雨,还会伴着沙子一起下黄泥雨……”

面对如此糟糕的环境,许多人选择了逃离,但还是有人选择了留下,并投入到治沙大军中。新中国成立后,榆林建立国营林场,广泛发动群众治沙造林,数十万人扛起镐头、背起树苗,挺进毛乌素沙漠,牛玉琴就是其中一个。

“我不治沙,沙就要治我。”这句简单的话,是牛玉琴坚持了34年的治沙初衷。1966年,17岁的牛玉琴从定边县嫁到了靖边县金鸡沙村。这里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饱受风沙之苦,白天刮风要点灯,半夜沙打窗户的声音也叫人难以入睡。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过上好日子,牛玉琴和丈夫于1985年变卖家产,与当地政府签订荒沙承包治理合同,在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的“三无”情况下,开始了人与沙的较量。

有人说,在沙漠里植树比登天还难。要想挖个树坑,立马会被细沙填平;栽个树苗,可能会被风沙拦腰折断;浇水的时候,一瓢下去,顷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第一年,牛玉琴和丈夫就遭遇了这些事,他们筹集了4500元,千辛万苦种起6600亩树苗,最后却因沙尘暴全部被毁。到了第二年,牛玉琴和丈夫背水一战,卖掉了房子,住进离家7.5公里的沙窝里,雇了30多个民工和自己一起人背驴驮,从十几里外挑水浇树,连续奋战20余天后,终于在承包的那片荒沙上,勉强养活了1万亩树苗。

树终于活了,但牛玉琴却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1988年,丈夫张加旺因骨癌去世,与此同时,患精神病的婆婆多次发病,牛玉琴也因急性阑尾炎住进医院。无奈之下,牛玉琴在手术后仅仅5天,便回到家里,开始了边照顾家人边植树育树的生活……34年的坚持,让牛玉琴的治沙面积从最初的1万亩,变成现在的11万亩,2800万棵树挺立在当年的不毛之地,成为靖边县北部一道亮丽的“绿色屏障”。

提及榆林的治沙英雄,除了牛玉琴,李守林也是其中之一。

出身贫穷的李守林,7岁那年来到定边县堆子梁,跟着家里人在东南边的沙窝里搭了个窝棚住下来。当时那地方叫阿木浪滩,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定边县东北部,属堆子梁乡管辖,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东南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大黄沙,西北面是一片白茫茫的不毛盐碱滩,一年四季沙尘暴刮个没完。1949年,定边县解放,人们劳动热情高涨,李守林首次萌发了“改造自然”的念头,他想:地是我们的,天是我们的,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变好呢?于是,他动员数十户贫农成立了植树造林的“小滩子”农业社。

右上图一为以前的毛乌素沙漠,沙压农田、沙进人退的悲惨局面;图二为沙埋榆林东城墙;右下图一为1976年,榆林神木县(位于毛乌素沙漠东南部)窝兔采当造林队向沙漠进军;图二为治沙模范牛玉琴。

对不少当地人来说,在阿木浪滩植树宛如天方夜谭,有人还讽刺道:“这地方连草都不长,还能栽活树?别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李守林不为闲言碎语所动,一开春就和其他成员背上几十升糜子往返40公里,到梁镇、刘桂湾换树苗。费了好大心思挖坑栽树,大家都眼巴巴望着这片树苗,希望能长出绿叶嫩枝,结果现实残酷,这次造林一棵也没活,嘲讽李守林的声音愈发壮大。

左右頁图均为毛乌素沙漠现在的模样。从人沙斗争到和谐共处,无数治沙人向世人展现了将黄沙变为绿洲的坚韧精神,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了:合理索取,才是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

经过多次失败,李守林一边摸索方法一边派人到柳桂湾学习技术。后来他们开始在沙梁上搭障蔽,用柴草把沙子网成小框子来固沙,然后再挖坑栽沙柳。熬了一年后,终于在阿木浪滩的流沙里造出了第一片林。1955年,小滩子社建起了十几个沙柳网,围地300亩,网内亩产提高了一到两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造林……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阿木浪滩已改名叫小滩子村,村内一片绿意盎然,方圆几十里树木成林、风沙不见、庄稼有序,而带头人李守林也成了治沙时代的杰出代表。

造林进行时生命禁区到塞上粮仓的蜕变

2018年,联合国治理荒漠化总干事参观了毛乌素沙漠后说:“毛乌素沙漠治理的实践,是一件值得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从治沙防沙到今天,毛乌素沙漠的地貌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的沙化土地正在消失。这背后,当然不只是牛玉琴和李守林的努力,而是众多治沙人坚守的结果: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用尽一生治沙的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郭成旺一家四代接力造林,长达36年……

据榆林市林业局数据显示,70年来,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沙漠面积,森林覆盖率也由上世纪50年代的0.9%提高到34.8%,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北进了400多公里。沙漠腹地建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其中樟子松人工林面积达130万亩,防沙治沙的质量和水准大幅提高。现在的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比2009年分别降低26.19%和54.6%,黄河年输沙量也减少了4亿吨。

当“沙进人退”被逆转,人沙关系也从斗争抗衡转向了和谐共处的发展。如今的榆林,发展起了风沙大棚种植、沙漠旅游等产业,还有樟子松、长柄扁桃、沙棘等百万亩基地,榆林经济林面积达400多万亩,2018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71.2亿元。此外,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有150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如今也成了动植物的宜居之地。该地区现有470种野生植物、37种国家二级以上野生保护动物,全市湿地面积达69万亩,位列陕西省第二名。各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已成为备受游客好评的生态乐园。

现在,驱车驶向毛乌素沙漠,道路两旁满目绿色,树木成林。可以说,榆林人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绿色梦想,但即便如此,造林还在继续。陕西省林業局局长党双忍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我们再继续努力,把余下40几万亩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固定住,那么未来毛乌素沙漠的流动沙地将‘名存实亡’。”这也是当代治沙人接力的新梦想——让绿色永驻毛乌素。

作者:赵侠   刘璇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