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由于日军经常深入我根据地扫荡和清乡,出于保密和日军缺乏无线电通讯能力的现实情况,日军大量使用了军鸽传送情报,但日军军用鸽子毕竟膘肥体壮,有时不免沦为缺乏食物的我军的猎物,而这时军鸽传递的信息就难免落入我军之手,使我军获得意外的收获。
▲日伪军步骑兵整装待发,准备出动扫荡根据地
1942年6月初,1.5万日军对我太行山南部的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直指我129师师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以及在这一地区的机关和部队。日军来势凶猛,包围圈严密,以多种战术手段结合捕捉我军,诸如“铁壁合围”、“捕捉奇袭”、“纵横扫荡”、“辗转抉剔”等,对根据地的“扫荡”空前残酷。
▲日军准备放飞军鸽
为了避敌锋芒,129师师部命令各部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转到敌军的后方攻击敌军。当时师部的干部轮训队刚刚好结束了培训,干部们还未返回部队,就遇到了敌人的扫荡,师部命令轮训队想办法避开与日军正面交锋,从人家包围圈的缝隙里钻过去,以保存实力。
我干部轮训队当时驻扎在南庄,全队有100多人,此外还有一个警卫排。由于都是干部,除原有的手枪外,每人还都配发了步枪,火力很强。学员基本都是战斗部队的营团级干部,清一色的是红军时期的干部,战斗素质很好。因此突围几乎不成问题,在突围的路上几次遇上扫荡的日军,但都成功避开,全队很快就到达武安县的阳邑附近。
▲我军迅速转移
由于这附近的敌情不算严重,所以部队准备宿营休息。傍晚时分,轮训队的一名通讯员发现一处屋梁上停歇着一群鸽子,于是他操起弹弓打了几只准备打牙祭,突然他发现其中一只与众不同,这只鸽子的体型比其他的野生鸽子肥壮硕大,而且脚上还有一个精致的金属脚箍。脚箍里还塞着一张薄纸,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日文,原来这是只日军传递情报的军鸽。日军为了保密,扫荡的部队保持无线电静默,以古老的方式用信鸽传递情报。我军立即找来反战同盟的同志,经翻译得知,日军一个中队,将提前结束扫荡,返回据点。
▲日军的军鸽
在掌握这一情报后,我军决心利用有利战机打击敌人。次日我军按照日军信中所提及的路线来到一个村庄,并遇到了当地的区小队。他们也证实有一个中队的日军向这个村开来,大约有100多人。
我军当即决心打这仗!轮训队有100多人,再加上区小队就有200余人,兵力占有优势,再加上日军对我军一无所知,而且我军火力很强,胜算极大。这个村子之前是我军的根据地,村里有三个街垒工事,还有几处地道,另外很多老乡将自家的院落都修成相通的,地形对我军非常有利。
▲日军向中国村子发起攻击
我军设下埋伏后,日军很快就进村了,随后分散为二三人的一组进入村里各家各户搜索。华北农村的农民,家家户户都习惯在门上挂布帘,以便挡灰土。鬼子入户后常常用刺刀将布帘挑开,此时鬼子的动作不是标准的拼刺姿势,胸部的空挡没有格挡,我轮训队和区小队的战士就乘鬼子挑帘的时机,一个突刺将其刺倒。在短促的白刃战后双方展开了近距离作战,枪声。爆炸声和喊杀声响成一片,日军发现中计,拼命地想向村外突围,但被我军紧紧缠住。激战中,日军的无线电员和中队长也被击毙,失去指挥的鬼子更加慌乱,各自分头逃跑,但在村里的近战中,日军的步枪不如我轮训队的手枪方便,敌人纷纷被击倒在地,整场战斗在黄昏时分结束了,歼灭日军120人,只有10多人侥幸逃生,日军的大部分重武器都落入我军之手,甚至连掷弹筒都来不及打出一发炮弹就被缴获。
▲我军在射击敌人
这场短平快的战斗极大地震撼了日军,使其不得不从前线抽调回一个联队的部队对被我军伏击的地区进行来回地搜索,试图找出这支精锐的八路军,但此时我军的轮训队早就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不知去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