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为什么是中国西南最“金”贵的地方?

▲贵州兴义马岭河峡谷瀑布。摄影/绿风

约四百年前,“资深驴友”徐霞客来到了贵州兴义的万峰林。尽管在此前他已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却依旧被眼前的奇景深深折服,更留下了一句话。

“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万峰林,成为这位行走天地之人,在贵州印象最深刻的一瞬,而这片两万余座峰丛峰林汇聚,如同大地上泼墨山水一般的奇景,也不过只是兴义之“奇”的一部分缩影。

▲ 兴义市区位图。制图/Paprika

兴义,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简称为黔西南州)的首府所在,也是西南三省交汇的咽喉之地。在这里,岁月沉积留下珍奇的自然宝藏,山有奇峰、水有奇景、多彩民俗瑰奇靓丽,奇人能士亦层出不穷……▲万峰湖上的孤舟。图/图虫·创意

过去的兴义,曾经因山而困,如今,兴义成为了西南三省交汇区域最具有活力的城市,四条高速沟通西南诸省,万峰林国际机场更是从大山中以“云上公交”联通各地。兴义,正如它的称号“中国金州”一般,成为中国西南那一块亮闪闪的“金不换”。

▲那坡立交桥,是兴义市标志性道路建设之一。它的存在,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图/图虫·创意

岁月流转,珍奇沉积早在2.5亿年前,贵州还藏于汪洋大海之间。彼时的兴义,正是一片海洋生物的乐园,从4亿年前就会“鼓掌”的扇贝、到最古老的海面滑翔脊椎动物“兴义飞鱼”,从2.4亿年前身形带有流线质感的“胡氏贵州龙”,到披着美丽外表的棘皮动物“海百合”……潮起潮落,大量古海洋生物繁盛生长,而后消亡、沉积、凝结,变成一处处定格而又生动的化石现场。

▲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中的海百合化石。摄影/卢勇

今天的兴义,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景观最优美的沉积地质遗迹带。在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一层层的沉积岩中,随处可见鱼龙百合沉凝其间,仿佛时光在此凝结成岩,以亿年为尺度,向今日投来回眸。

▲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内部。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中的鱼龙化石。摄影/卢勇

这份回眸,同样默默见证着亿年尺度的山水变迁,为兴义带来的另一份珍奇地貌——喀斯特。亿万年的时光,正应了一句“沧海桑田”,古地中海退去,中国西南地区始成陆地;千万年前开始的地壳隆升运动,让云贵高原露出地表;而百万年前的青藏高原,终于持续抬升到接近现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度,现代季风环流至此形成,被高原分为两支在西南会师,雨水持续不断冲刷云贵大地……

▲兴义的玉皇顶,万丈悬崖之下是万峰湖,远处则是万峰林群峰巍峨,早上浓雾旋绕崖间,宛若仙境。图/图虫·创意

山岩溶蚀,地表重塑,让兴义成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峰林峰丛、孤峰溶洞遍布。而在这些喀斯特地貌之间,先民前行的足迹依稀可见。

▲晚霞时分,壮美的万峰林田。摄影/张霆

1975年,在位于兴义市顶效镇的喀斯特孤峰猫猫山上,发现了知名的“兴义人”古人类遗迹。珍贵的人类化石、骨器、角制品,就埋藏在山腰上的溶洞中。溶洞配合整座山上的尖端,酷似一只匍匐的猫咪,因此被称作“猫猫洞”,而这批全国同时期罕见的化石所代表的“猫猫洞文化”与兴义市境内的张口洞等古人类遗址一起,共同象征着远古时代,在兴义点亮的人类之光。

▲兴义市顶效镇猫猫洞古人类遗址。摄影/张霆

岁月的沉积,更为兴义带来另一份“亮闪闪”的馈赠。兴义下辖七个县都出产金矿,而且存量均按吨起算,这让兴义人不无自豪地接受了“中国金州”这个闪闪发光的称号。

西南风光胜,城中有奇景▲兴义市地形概览。制图/Paprika

山河岁月的流转,让兴义成为了西南山地之胜的汇聚之地。贵州是山地公园省,兴义更是因为充分发育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在2004年直接设立了一座国家地质公园,在这座公园里,有壮丽多姿的峰林、石林、峡谷、湖泊;有幽邃奇险的瀑布、地缝、洞穴、天坑;也有神秘幽远的鱼龙化石、动物群遗迹……

▲泥凼石林。摄影/张霆

世界上最大的锥状喀斯特峰林兴义万峰林,仿佛是在大地上铺开一张天然的巨幅画卷。近两万座青翠峰峦陈列其间,就算倾今古画师之力,也难描摹出其全貌。

▲几束光落下,万峰林八卦田被映照得颇为神圣。图/视觉中国

徐霞客曾经两次来到此地,在“西南奇胜”的评语之外,他还留下了“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的感慨。不知万峰林是否因为徐霞客的这句感慨得名,但是它的壮美景色,确实不是在一时一地便可以尽数俯瞰。

▲众山环绕着一座孤峰,就像一个峰林盆景,于一派浩浩大气中,又以精致小巧秀美让人怦然心动,让人眼前一亮,它有个别样的名称——众星捧月。图/图虫·创意

毕竟,这是一片南端与广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交界处的三江口,北接乌蒙山主峰,面积达2000平方千米的“天下奇观” 。住在万峰林下的人们,更是过上了种田峰林下,悠然见峰峦的生活。结束完一天的劳作,吃上一碗将军桥畔加了包谷面(玉米粉)与槽辣椒的蛋炒饭,饭后再去峰峦之间遛个弯,堪称是奇景之间的波澜不惊了。

▲万峰林田中犹如一轮新月的布依古寨,得名“月亮寨”。摄影/魏浩然

这份波澜不惊,同样在浪漫的户外运动——热气球上得以呈现。开阔的地貌和平缓的气流,让万峰林之间冉冉升起的七彩热气球成为一幕寻常而不平常的景观。

▲万峰林之间冉冉升起的七彩热气球。摄影/魏浩然

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兴义万佛寺,则是对喀斯特地形因地制宜利用的体现,它融入了壮美万峰之间,洞内墙壁上的千余座小佛像,也与万座峰峦相对而立,微笑不语。

▲融入万峰之间的万佛寺。摄影/张霆

而与万峰寺相衔的,就是秀美迷人的万峰湖了。自兴义地区穿过的南盘江,纵使水势桀骜不驯,也在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后,被拦腰截断,为大西南地区提供能源,而因此形成的人工湖,却与峰峦迭起的喀斯特地貌遥相呼应,融合成新时代的“兴义名画”。万峰湖内,群峰从水中浮起,形成80多个半岛与全岛,水光潋滟,多姿多彩。

▲万峰湖红椿码头。摄影/张霆

更为神奇的是,万峰湖的形成,让黔西南从以往的“缺鱼吃”,变为“鱼米之乡”。鲜鱼从万峰湖上密布的渔港码头发往全国各地,甚至在水网密布的江南水乡,也要购进这一份高原上的鲜美味道。万峰壮美,湖泊秀丽,山与水的风光两相结合,就是喀斯特峡谷的典型代表——马岭河峡谷了。

▲马岭河大峡谷。图/图虫·创意

它位于兴义市北部南盘江支流马岭河上。是云贵高原强烈抬升运动的留存,流水在早期岩溶平面上快速下切,让峡谷尤显深邃,植被更替层叠形成壁挂,翠竹倒挂,溶洞相连,目不暇接,而由千米落差产生的百条瀑布,如同云端白练,次第排列,飞流直下,激荡出浓浓的水雾,在连绵群山之间,奏出一曲水的欢歌。

▲马岭河大桥。摄影/刘众一

“林”一湖一峡谷,就这样分散在兴义城区之间,互相融洽相处,除此以外,缤纷魔幻的贵州醇景区、烟波浩渺的云湖山、自然与人文融洽的泥凼石林……同样令人神往。也难怪兴义能够自豪地打出“景区是城市的后花园”这样的旗号。

▲贵州醇景区中造型独特的丘比特广场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图/图虫·创意

瑰奇民族,奇士江湖

崇山峻岭,纵横江河,密布的喀斯特带来的空间阻隔,让兴义地区多彩多姿的各民族特性,得以在岁月之中完整保存。

从古越之民衍生出的布依族,名字中仿佛也带上了某种“水乡气质”。他们是擅长纺织的民族,勤恳的农业民族,也是擅长用歌声舞蹈记载美好的民族。

▲兴义市万峰林双升村“乡愁集市”的蜡染展示。摄影/苹果

以手工纺纱、纺布、以棉麻做线,蓝靛为染,这便是布依蜡染的精妙所在。源自上古时代上巳节祭祀山神,祈求丰收仪式的“三月三”与举行“驱虫”仪式的“六月六”这两个布依族传统节日,则在初春播种与水稻扬花时次第举办。这是布依族这个西南传统稻作民族,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眷恋。

▲万峰林田,正值秋收季节。摄影/柒哥

更能流传千年的,是布依人的歌舞……无论是被誉为“声音活化石”的“八音坐唱”,还是布依铜鼓十二则、亦或是布依戏剧与舞蹈、形象独特的乐器勒尤……都是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精神财富”。

▲从2008年开始,贵州望谟每年都要举办“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如今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图虫·创意

苗族,则是传说中的“蚩尤后裔”,自华北平原历经辗转,迁徙而来,同样富有瑰奇的色彩。在苗人间口耳相传,记载那段迁徙岁月的英雄史诗《亚鲁王》,歌唱能够躲避战事的险要山地,冥冥之中仍可见到几分当年的剑影刀光。

▲蒸菜缝衣织布的苗族老人。摄影/南京张艳

亮闪闪的苗族银饰,是永不褪色的潮流。贩卖木材换来的大量白银,被打造成巧夺天工的银饰,穿戴在姑娘们的身上,以至有“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之说。银饰下的衣服,花纹繁盛多样,是苗人“行走着的信仰”。▲编制鸟笼的苗族姑娘。摄影/南京张艳

在此之外,兴义还生活着彝族、回族等35个民族,中国一大半的少数民族在此相聚,尽显兴义的多“彩”风情。所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止体现在瑰丽的民族风情,更是源自在兴义诞生的一位位“奇士”。兴义,从神秘的古夜郎国一路走来;诸葛亮南征时,南部将李恢率军“追奔逐北,南至盘江”,在此勒印下汉兴亭侯的功绩;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正式在此置兴义县。两百多年的建县史以来,更是不断有奇士能人,从这片三省毗邻,商业汇聚,人气通衢之地走出。清代乾隆年间,重视教育的当地士绅,在兴义老城西南隅水井坡山麓,创立了著名的笔山书院。兴义教育因此兴盛,不断有人才名动全国。

▲何应钦故居。摄影/张霆

自晚清重臣张之洞开始,民国行政院长何应钦、民国交通部长王伯群、黔系军阀鼻祖刘显世……一位位兴义人从深山中走出,在中国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曾经,有“兴义三姓人、半部民国史”之说。与泥凼石林融为一体的何应钦故居、气派的四合大院王氏故居、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建筑群刘氏庄园……则默默记载着那一段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兴义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保存如此完整的庄园在贵州乃至国内已不多见。摄影/张霆

四季如春,平淡日子里的奇妙生活

贵州,是一个“天无三日晴”的地方,季风环流与沟壑丛生的山川地形等因素,让贵州的气候“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时常发生的“喀斯特式干旱”、秋风、凝冻(冻雨)、冰雹……让贵州的气候如同一位喜怒不定的姑娘。

▲春意盎然的贵州醇景区。摄影/张霆

或许因为兴义与隔壁气候温和得多的云南毗邻的缘故,这位大姑娘在这里则纯然是一幅温柔可亲的面貌:天无三日晴?这里有每年200天以上的晴好天气,雾霾问题?这里有百分之百比例的优良空气指数……平均1200米的海拔和年均16℃的气温,更是让兴义的气候,比肩“春城”昆明,获得了“小春城”的称号。如果你厌倦了时不时泛起的雾霾黄色警告,也许正是时候,来到这座被称为“空气罐头”的清新小城游一游了。

▲兴义湿地公园。摄影/张霆

西南胜地,自然少不了地道的口福:面粉做的“烧麦”——刷把头、听起来有点魔幻的鸡肉汤圆、劲道爽利的杠子面……还有一万种火锅辣椒蘸水,都是兴义的地道好味。

▲鸡肉汤圆。摄影/苹果

在这片云贵交界处,更是流行着一种加鱼叫“鱼香菜”、配狗肉叫“狗肉香”的神秘叶子——皱叶留兰香薄荷,而它也为兴义这个“中国羊肉粉之乡”的称号添上一份清新,在兴义随处可见的街头粉店里,除了桌上大碗大盘摆着的腌萝卜、折耳根……之外,最不缺的就是这份水灵灵的薄荷叶子了。大碗调好酱汁与花椒的粉端上来,白嫩的粉里堆着羊肉羊杂,清汤吃的是肉的原味,红烧味道加一勺细细的羊肉臊子,配上清香解腻的薄荷叶子,真是绝了。

▲地道的兴义羊肉粉。摄影/吴学文

文丨苹果

图片编辑丨DCzhang

地图编辑丨Paprika

封图| 魏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