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提前知名度最高的机器人,那么肯定非“索菲亚”莫属,这个于 2015 年 4 月 19 日被激活的机器人,仅凭十分接近人类成年女性的外形(据说是以奥黛丽·赫本为原型设计的)就已经足够吸引眼球了。拥有橡胶皮肤,能够表现出超过62种面部表情。索菲亚“大脑”中的计算机算法能够识别面部,并与人进行眼神接触。
而索菲亚之所以要有如此高知名度,还得从美国“西南偏南”音乐节,在直播的时候,当时主持人对她说:“你想毁灭人类吗?请说‘不’。”结果得到的回答却是:“好的,我会毁灭人类。”有媒体认为这可能只是一次技术故障,但索菲亚的这番言论还是被各种渲染、夸大,“要毁灭人类的机器人”成了她的标签。
此后,“索菲亚”走向机器人生巅峰,在美国脱口秀里和主持人谈笑风生,笑着说猜拳胜利是迈向统治人类的第一步,在后来的访谈里又收起了称霸天下的野心,期望起爱与家庭。这个机器人甚至还登上了时尚杂志ELLE的封面,纽约时报、英国卫报都采访过她,沙特阿拉伯甚至授予她公民身份,成为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一台机器人,可以说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明星。
那么索菲亚真的觉醒了自我意识吗?并没有,目前人类并没有办法赋予机器人以自我意识,因为人类自己都还没有搞清楚,意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且拥挤的神经"高速公路",拥有数以十亿计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和数千神经元相联系.要弄清大脑如何产生思维,行动,情感以及最关键的意识,即便对最聪明的科学家而言也是困难的。
人类自己都不没有搞清楚意识产生的来源,自然也无法赋予机器人以意识。2013年有项实验,德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使用当时世界上排名第四的超级计算机来模拟人类大脑1秒内的活动,它拥有超过700,000个处理器内核和140万GB内存,每秒钟1.051亿亿次浮点计算。
“京”超级计算机模拟了17.3亿个神经细胞和超过10万亿个突触的相互作用,如果这听起来很多,但是这只占人类大脑网络的1%。
目前,像“索菲特”这样的机器人都属于通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是指机器能在没有编码特定领域知识的情况下解决不同种类的问题,做出人类的判断和决策。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机器将实现创造力、直觉或本能等没有数字类比的概念。而是能具备处理多种类型的任务和适应未曾预料的情形的能力。
AI对于事物的判断都是来源于自身对于大量数据的模型训练,从而可以在遇到问题时迅速提取数据进行判断得出回答,这是有一套算法作为支撑的,这套算法的基础便是在贝叶斯-拉普拉斯公式上进行延伸。
但是相比起如今AI只能解决单一领域的问题,科学家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具备人脑的部分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可以对多种不同领域的情景作出判断与决策。这就是通用人工智能,也是目前AI发展的一个趋势。简单来说,一辆无人驾驶的自行车,你给出一个指令之后,它能够实现自平衡控制,还能对前方行人进行探测和跟踪,并自动过障、避障。这台自行车已经具备了初级的自主决策的能力。
但是它的自主决策是基于您的指令的延伸,通过对不同场景作出判断,从而更好驾驶。但是它不可能拥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在您还没有下指令的情况下,自己就想要出去逛。
而索菲特就属于这样的通用人工智能,它可以回答您的许多问题,但是本质上来说,它还是人类程序设计出来的产物。
索菲亚的创造者戴维·汉森也坦言:
“目前世界上能进行对话的人工智能,都是人工编程的,索菲亚也不例外。智能的头脑是由人控制的,而且内容往往是由人编排好的。目前没有一个机器人能像人一样理解世界,具有自我意识。”
甚至索菲亚的技术含量在当今社会来说,都不算顶级,索菲亚之所以看上去是个通才,是因为她在不同情况下,运行的是不同的程序,比如说,在联合国演讲,运行的就是预先编好的脚本;跟记者对谈,运行的就是聊天程序;还有些时候,索菲亚运行的是戈泽尔的OpenCog人工智能软件系统。
而许多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在神经形态计算芯片和其他的新型处理器的帮助下,机器或许能够更有效地学习更复杂的任务,能够更加从容地执行这些任务,从而根据场景的不同,进行自主的判断,并不需要人为地进行切换不同的程序应对不同的场景。
索亚非只是一个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诞生的产物——和《终结者》里的天网一样毁灭人类,这个猎奇答案成了她网红路上的一块基石,然后索菲亚就和其他有血有肉的网红一样,迎着观众的口味一路蹿升。当人类对这套已经兴致阑珊的时候,它也就渐渐地消失在大家的目光中。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目前来说很难实现,但是依靠神经学习,人工智能将变得更加智能,发展人工通用智能主要有两个主要方向。一种基于神经科学,试图构建与大脑极为相似的回路(人脑思维)。另一种基于计算机科学,让计算机运行机器学习算法(电脑思维)。
当然,还有一些科学家希望将两种方法集成到一个融合平台,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计算算法,赋予机器人以更强大的功能。
未来,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机器人也将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岗位上取代人类,我们已经进入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社会。面对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我们无法拒绝,只能去适应它。未来,我们将与机器人一起友好的协作,而不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