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计划10天内拿下西西里岛,为何失败?

自美军参加二战以来,美英军队的实力孰强孰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有血性的军人,争第一无可厚非,但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然而,在西西里岛战役中,蒙哥马利不打招呼抢占美军通道,亚历山大的公然偏袒,彻底激怒了美军。

按照英国人的安排,布莱德雷的第2军不得不退回滩头,不仅浪费了进攻时间,而且丧失了对德军第14装甲师的围歼,无形中改变了战役进程。有意思的是,占了大便宜的蒙哥马利进展并不顺利,反而给了巴顿一次羞辱英国人的机会。

德国人战略调整,开始撤退。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在两个方向上齐头并进,毫无斗志的意大利军队纷纷放下武器,要么投降,要么逃跑,本就千疮百孔的防线顿时土崩瓦解。按照德军南线指挥官凯塞林的判断,守住西西里岛已经不可能,撤退是唯一的方案。

在德国元首看来,盟军已经在西西里岛站稳了脚跟,几个德国师留在岛上的价值不大。更何况,在盟军的战略欺骗下,他还惦记着撒丁岛和希腊。于是,他同意了凯塞林的撤退计划,但要求且战且退,为撤出全部德军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德军已改变了最初要将盟军赶下海的决心,转而在岛的东北部建立坚固的桥头堡,掩护德军和忠诚的意军,由墨西拿撤往意大利本土。为此,凯塞林将三个装甲师和一个空降师调往卡塔尼亚一线。而这里,正是英军推进的必经之路。

德军在完成防御部署的同时,也预示着在西西里岛接下来的战斗中,德国人站到了台前接管了一切。他们依托埃特纳火山的有利地形,在十分适宜防御的地区,集中了最优势的兵力。在他们看来,在空军没有大作为的地区,英军将一筹莫展。

事实也确实如此,第8集团军面对清一色的德军,遇到的抵抗逐渐强硬起来。蒙哥马利已经意识到德军的调整对英军意味着什么,他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打通前进道路。但德军凭险据守,死死地控制着从卡塔尼亚到墨西拿的公路。

更让蒙哥马利绝望的是,在崎岖的地形,盟军的轰炸变得没有任何效果,英军只得用“脑袋去撞开一条血路”,而德军似乎并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硬是用3个师抵住了英军6个师的进攻。疲惫不堪的第8集团军只好以守为攻,等待援军。

不甘心的蒙哥马利,想到了空降兵。

西西里岛战役,英军第8集团军被堵在通往墨西拿崎岖的山路上,面对德军的防守无计可施。盟军在西西里岛的战事陷入了僵局,当务之急是如何破解?蒙哥马利将目光盯在埃特纳火山附近平坦的卡塔尼亚平原,这可是理想的空降区域。

他计划在敌后实施空降,占领整个平原,并迅速控制那些无名的羊肠小道,继而打通进攻墨西拿的道路,英军就可以在10天内赢得西西里岛的胜利。因此,空降兵能否快速夺取锡美托河上的普力马索尔大桥,成为英军能否继续推进的关键。

这一天,1900名英军伞兵被空投在普力马索尔大桥。几乎与此同时,德国伞兵竟然也空降到该区域,双方来不及多想,便厮打在一起,尽管英军抢先占领了大桥,但一天后,德军夺回了桥梁。人们不禁会问,德军是如何事先得到消息的?

其实,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德军第1伞兵师原本伞降盟军后方进行袭扰,但未得到上级同意,只得按照计划空降到卡塔尼亚,加强该地区的防御力量。谁知,与攻占大桥的英军伞兵不期而遇,经过一番较量,蒙哥马利的计划再次破产。

这次巧合的战斗,立刻引起了德军的重视,他们充分认识到守住大桥的重要性,调派一个德军步兵师堵住了这个漏洞。蒙哥马利组织了多次进攻,均以失败而告终,不得不停下来等待援军,盟军陷入了僵局。看来,英军的好运气是用到头了。

平心而论,英国陆军在二战中的表现谈不上出色。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谨慎过头,普遍缺乏冒险精神,更没有果敢的决断。而蒙哥马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无论是在北非,还是在西西里岛,过于保守的战术几乎贯穿于整个二战,没有太多变化。

他们既没有向德军学些有价值的东西,又不肯接受美军的战术理念,其保守的战术特点让其丧失了多次以快制胜的机会。总体来说,英国陆军的实力和蒙哥马利的战术水平一般。进攻墨西拿被德军纠缠不放,就是其错失良机的典型。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