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滑膛枪大规模装备之前,火器往往一用之后,就会进入火力真空期,这时的火器非但不是士兵手中克敌制胜的利器,反而是不堪使用的垃圾。通过训练则慢慢的开始改变这一状况。
训练士兵轮流发射、轮流装填。“每把六人为一班。……放完一班,第一铳又装毕,再放为快”;“车兵鸟铳放一次。再吹又放一次,又吹,马兵各第一伍铳手放一次,又吹又放一次”;“又吹将佛狼机齐放一次,又吹仍轮鸟铳,放过仍又轮机箭,如此周而复始,更番不歇。若一口贼不退,便轮放一口不歇。鸟铳快枪手速装,专听吹喇叭便放一次,以助大铳之迟也。”。不仅训练火铳的快速装填,而且利用火铳装填速度稍快于大铳而为大铳的装填赢得时间。
训练士兵听从号令使用火器,不允许随便乱放,并用军法对此予以保证。“凡鸟铳,遇贼不许早放,不许一遍尽放。每至贼近,铳装不及,往往误了众人性命。今后遇贼至一百步之内,听吹竹筒响,在兵前摆开,每一哨前摆一队,听本管放铳一个,才许放铳,每吹喇叭一声,放一遍,摆阵照操法”,并对早放、迟放者予以军法严惩。
通过协同战术训练来保障火铳手的安全。训练用冷热兵器协同配合来保障火铳手一击之后的生命安全和争取再次装填火药的时间。在南方,鸳鸯阵中,火铳手身边配有藤牌手、狼笑手、长枪手等使用长短、防卫武器对火铳予以支持和配合,敌远,发火器,敌近,用冷兵器,并规定“一人遇险,八人共救”的阵内纪律。在北方,在训练中按照火铳手在前,步兵与长枪手等在后的阵形进行训练;车营中,火铳手依靠战车以自固。
精度是火器的发挥威力的优势所在,如果“发之百无一中,则火器不足以与敌矢敌矣”
训练“跪射”等战术姿势。跪姿射击由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依托性,可以使射击者更好地关注于火器的瞄准与发射,从而提高射击精度,因此在万历年间已普及于明军的训练当中。除跪姿之外,射击姿势尚有卧姿和立姿。将跪姿射击与卧姿、立姿射击结合起来,对敌时,组成三排不同姿势的射击群,增加命中密度。
重点训练齐放。“今遇贼来,不论远近,只听军中放铳一个,吹天鹅声,就要铳手放铳,照依操持之法,轮班点放,看准打贼。若贼成宗来,每人只指定贼宗当中一贼打,不奉军中铳响,不吹天鹅声便是贼进营里来,也不许放铳。先放铳者,便一铳打死二贼,亦不准。”。
加强射击精度训练。火器添加瞄准设置,对士兵进行“三点一线”射击瞄准训练,考核火铳手、火箭手的射击精度,用赏罚的形式对命中率高低予以激励。
明代中后期火器大量应用于军队作战之中,火器以其威力大,发射时声音巨大,使用过程中硝烟弥漫而对敌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震慑,那么怎么提高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便成为训练连活动中的重中之重,明军通过强化训练次数,加强思想说服而不断地加强士兵作战中的抗压能力。
注重循序渐进原则:明军对火器的使用在实践操作过程分为熟悉技艺、掌握火药使用、实弹训练三步,而且在训练过程中绝不会打乱这三步的次序,明人强调一步不谙熟则不能进行下一步的训练,这就强化了士兵作战能力。
火器的训练、使用不同于冷兵器的直来直去,其中要求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如何执铳、如何置炮、如何发射等等内容都不是可以迅速学会的,所以这就给训练内容加大了难度,而且对士兵的领悟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新要求。
明军火器技术发展导致军事训练改革,虽然因“明朝人这种武器、战术改革并未臻成熟,实践的效果也不令人满意,但它却是一次影响军事制度变革的因素”,而且意义远比其本身要大的多。而且明军的这些训练变化完全是因为国防需要而进行的自主改变和创新,其训练方法不仅对明代及以后中国的军队火器使用提供了借鉴,而且还深刻影响东亚地区的军事训练。
参考资料
【1】武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