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列明朝四大权宦,年仅二十岁就睥睨天下,成唯一善终之人

提到明朝政治的特色,恐怕大家都能想到宦官专权。

他们祸乱朝纲、贪污、滥杀,反正形象要多负面就有多负面。

加上还有《新龙门客栈》这种电影,更让太监们坐实了非奸即盗的形象。

直到电影《龙门飞甲》中雨化田公公的出现。

以往,这类大宦官的扮演者都是李建义老师这种(此处无不敬),像陈坤这样的帅哥并不多见。

加上陈坤那句:“东厂管得了的我要管,东厂管不了的我也要管”。

这种霸道总裁范儿,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少女的心。

这位雨化田公公呢,在历史上还真有原型。

汪直其人

雨化田是西厂的厂公,明朝历史上,西厂存在的时间不长,前后也只有两个厂公,分别是汪直和谷大用。

然后参考雨化田公公和贵妃那种暧昧的关系,我们能断定,他的原型就是汪直。

说到汪直,也是个命运悲惨的小哥。

成化初年,两广总督韩雍平定大藤峡“瑶乱”,然后将俘虏的幼童全部送入宫中阉割,当了宦官。

汪直就是其中一人。

相比汪直,我们幸福太多了,我们至少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汪直连选择的意识都还没有,就注定了!

不过,上天对汪直还是很偏爱的,他入宫后很机灵,被分配去伺候成化帝朱见深的最爱——万贵妃。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汪直的宦官生涯只要不出大的错误,熬熬资历,混个司礼监的大太监也说不定。

可是,命运的推手再次作用于汪直身上。

成化十二年(1476年),有黑眚出现在宫中,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

虽然李子龙在事发之后很快便被诛杀,但是这件事却给成化皇帝带来很大的刺激。

皇宫大内的守卫竟如此轻易突破,东厂和锦衣卫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难道东厂和锦衣卫是已存异心,否则李子龙何以能够勾结太监进入皇宫?

如果东厂与锦衣卫都不再可靠,不再对皇帝的权威感到畏惧,那深处深宫之中的成化皇帝又如何去掌握外界的各种信息?

要知道,对于中国的皇帝而言,由于天下之权皆系于其一身,所以他们对掌控信息的渴求已经达到近乎病态的地步。

万贵妃不愧是成化帝的红颜知己,在李子龙事件发生之后,马上知道现在成化帝的想法,所以向老公推荐了汪直,说他聪明伶俐,可以帮他去打探一下宫外的信息。

对于成化帝这样的模范老公而言,老婆推荐的人,那就一定是靠谱的,所以马上照办。

汪直果然不负重托,在没有暴露身份的情况下便为成化帝带回了许多信息。

成化帝一看,这小太监这么好使,光让他伺候自己老婆岂不是太浪费?

反正现在东厂和锦衣卫都靠不住了,干脆就让他另外搞一套情治系统,去收集情报算了。

于是在次年就让这个小太监牵头,在东厂之外另外设立了一套情治机构,即西厂。

而厂公正是我们的汪直汪公公,据说他这年刚满15岁。

厂公其实并不坏

成化帝正月设西厂,汪公公二月就把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晔与其父杨奏抓了。

这两人鱼肉乡里,被人举报,此番是进京打点关系的。

厂公抓他自然是合情、合理、合法。

但杨晔是谁?

“三杨”之一的杨荣曾孙。

虽然杨荣已经挂了几十年,但是作为五朝宰辅,自然是门生故吏遍天下,他活着是文官集团当之无愧的领袖,死了也是文官们的精神偶像。

这种人的子孙,岂是说抓就抓的?

而我们的中二少年汪公公,哪里知道这些关节,不仅把杨晔父子抓了起来,甚至拔除萝卜带着根,把与之有关的中书董屿、兵部主事杨仕伟也抓了。

虽然史书记载这二人被冤死,但鉴于杨家父子的身份,你们懂得。

除了办杨家父子之外,汪公公这段时间还逮捕了南京镇监覃力明、刑部郎中武清等高官。

总之就是搞的朝野上下一片鸡飞狗跳。

在这种情况下,文官们先憋不住了。

殿阁大学士商辂,就是那位高考状元出身的首辅,联合六部诸卿众臣奏请罢西厂,上书列数汪直罗织内外、屡兴大狱的种种罪状。

商铬甚至公然表示汪公公再不滚蛋,天下就要完了。

不仅外廷的文官们闹腾,连内臣们也不爽汪公公。

说到底,大明朝的太监们,本质上和文官们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内廷一个外廷而已。

既然本质上和文官一样,那么太监也有太监的基本法。

汪公公这样不按基本法来,还另外搞一套情报系统,说到底也是在打东厂和司礼监的脸,这怎么能忍?

汪公公却没有收敛,甚至还爆料,商辂接受过杨晔的贿赂,吓得商阁老赶快辞职了事。

商阁老跑路了,那些跟着商阁老找汪公公不自在的文官们就倒霉了,都被免了官,看上去似乎以汪公公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但是事实恐怕没那么简单。

看看履历就会发现,在汪公公搞完了这么一波骚操作之后,汪公公就跑到外头去当监军去了。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才是汪公公人生的巅峰时刻。

厂公的高光表现

如果厂公安心做一个类似于保密局头子的话,那就小瞧了他的志向。

厂公内心深处一直对学武立功有着浓厚的追求。

也就是说,甭管厂公性别如何,内心深处永远是男儿志向!

他跟朝廷建议,设武科乡、会试,悉视文科例,就是把文官选拔的科举考试的体系,用到武举考试上,这利于武科人材的全面选拔。

紧接着,亲自在一线,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天赋。

成化十五年,汪直在辽东狠狠揍了建州女真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祖先们一顿,这一战建州女真应该失败得很窝囊,所以在清史稿里面,找不到详细记录;

成化十六年,鞑靼兵扰靖虏(今甘肃靖远县),汪直和王越挑选二万精兵,在威宁海子奇袭告捷,论功直增禄三百石;

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兵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获胜,论功行赏时,太监无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一般以年十二石为一级,而宪宗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前所未有,创明朝纪录。

看来,战场才是厂公展现能力的地方。

不过,虽然外出监军有他主动请缨的成分,但也不能忽视,很可能这是成化帝对他的保护。

大伙儿都可以想想,汪公公在京里这一连串骚操作,搞得如此鸡飞狗跳,连内阁首辅都搞了,可以说把内廷外廷得罪了一个精光。

再让他在京里这么浪下去,不仅会使他和众官员之间的梁子越结越深,甚至不知道还会牵扯出啥来。

没想到,汪公公出去之后居然还在外头立下一连串的军功,甚至还因功监管京营,这就让文官们开始担心他会不会又回来搞事。

在这种情况下,成化帝为了安抚文官集团,只好拿汪公公开刀,打发才二十多岁的汪公公到南京去养老。

厂公是忠还是奸?

厂公谢幕后,鲜有记载,但下场肯定比刘瑾和魏忠贤好。

不过关于厂公的传奇一点也没少。

话说有个叫杨福的人,他经常给太监们办事,懂得了一些规矩。

当他回到老家,自己的一个朋友说他长得竟然和汪直一模一样!

杨福联想到汪直现在如日中天,就有了个惊天计划。

杨福冒充汪直,那个旧识就充当校尉先导,在南方骗吃骗喝。

老百姓听说汪直来了,很多拿着讼词前来诉冤,这假汪直居然也会去为他们审理。

都知道汪直不收贿赂,所以地方官也不行贿“汪直”,都冲那个校尉行贿。

两人再把好处平分,这样见好就收也可以了,最后因为没有符验被福州镇守太监卢胜察觉,终于真相大白,朝野轰动,以杨福被问斩结束。

这是明史记录的真事,从这里可以看到,汪直本人应该是很清廉的,不然地方官直接贿赂汪直就好了,干嘛要去行贿那个校尉呢?

而且汪直处事肯定也比较公道,不然百姓怎么会听说汪直出巡,就喊冤告状呢?

还有一件事,能看出汪直的为人。

嘉兴知府杨继宗非常廉洁,有次进京入觐,汪直想去拜见他,杨继宗却不见。

皇帝问汪直:“这些官员谁最清廉?”

汪直如实答道:“仅仅有一个杨继宗,这是个好官。”

这充分说明了汪直绝不是一个奸诈小人,只是因为汪直得罪了掌握话语权的文官群体,又干着替皇帝刺探情报的脏活儿,加上本身太监给人的脸谱化印象,就导致了对汪直的“善”选择性不见,对汪直的“恶”却大书特书。

但一些小细节还是让我们意识到汪直的复杂性,这个形象的可塑性也比较高,这恐怕也是电影里选择用汪直来吸粉的原因。

如果是要洗白魏忠贤,不仅票房完了,自己搞不好也会惹一身骚。

历史上像汪直这样正面的太监还有很多,也得亏是他来做西厂的老大,否则这些特务真的能把大明朝搞个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