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地理位置,真的比中国优越吗?

不少人用“得天独厚”这个词来形容印度的自然条件,尽管平方公里数只有298万的印度,并不是全球范围内排名最靠前的国家,仅位列第七,远没我国排名世界前三、陆地达到96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大。但是,它的土地面积中平原就占据了40%之多,山地的占比小到了25%的样子,即便是所谓高原海拔往往也不会超过1000米的高度,整体地形低缓无疑更有利交通打造,也同样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印度拥有全世界10%的耕地面积,粮食生产量位列前茅,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都是依靠农业来维持生计,这跟耕地多和72%的农村人口占比都有关系。虽然目前印度的总人口数量比我国略少一些,但按照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的速度和并不设限来看,我国人口总数将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和他们越来越接近、甚至变得更少一些。这跟他们也想通过人口红利换取发展,以及我们许多当代人的生育观念转变都有关。

人口大国是我们目前摘不掉的一个标签,从一开始的人口红利到之后愈加凸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体现了发展的脚步较快,也体现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的相对不足,排名全球11的位置。而我国地形却十分复杂,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些复杂的土地类型再利用时难度较大,实际上的耕地面积大约只占了十分之一多一点,而通过人力很难改造的戈壁和荒漠占比都达到了12%以上,并且这个面积数字还因为土地荒漠化而逐年增大。

如果从地理位置上来比较中国和印度哪个更好,当然不是只看陆地面积大小和耕地情况,还要看海洋、矿产、生物和水资源、地质灾害等多个方面。印度遭受多年的殖民时期,客观来说这跟他们的地理位置也有很大关联,尤其是波斯湾在多国石油贸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既然不少人都觉得印度比中国地理位置优越,那我们不妨来具体分析一下两个国家在这些方面有哪些明显的不同之处,难道印度就没有地理上的明显缺陷吗?

从自然灾害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目前面临的洪灾和部分地区出现的干旱,其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频繁发生,包括印度也是一样。如果一定要找出两者在这个方面的差异,那么,我国的确是一个地震比印度更多发的国家,这与全球地震带的分布密切相关。中国的地理位置被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夹在了中间,境内的地震带有23条之多,且广泛分布在了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

古中国和古印度都是曾经的四大古国之一,也同样是人口达到十亿以上级别的人口大国,所以,两者之间在各方各面的比较从未停止。尽管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拥有超过6500个岛屿,却会因为岛链的限制而导致出海行动受到牵制。但印度的地理位置,却堪称独霸有全球最繁忙大洋之称的印度洋,同时也是马六甲海峡和中东之间的交通要道。

并且,印度是一个矿产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度,比如境内的云母出口体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60%左右,而他们的煤产量和铝土储量也排名全球第五的位置。然而,尽管印度耕地面积众多,海洋资源也尤为丰富,但远远没有发展到他们以强者自居的高调身份。事实上,印度的地理位置也并不是只有优点。

比如,由于印度整体气温较高,境内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而西南季风的发展却并不稳定,所以,印度的粮食生产总会因为降水量分配严重不均而出现旱灾和水灾。而被视为印度标签的恒河,尽管是众人信仰的圣河,但其水质污染程度已经排名世界前五。之前新冠疫情刚在世界各国席卷的时候,印度还有喝了恒河圣水就能不被病毒感染的说法,但从目前印度疫情的发展态势来看,确诊人数的增多就足以将这个说法不攻自破。

或许有人甚至不知道,印度其实是一个特别缺水的国家,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当年我们要在雅鲁藏布江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他们竟会担心自己的水源被掐断。尽管缺水的国家不止印度一个,比如我国北方的不少地方年降水量连800毫米都达不到,但是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与我们这些地区不同,其全境一半以上降雨量都低于1000毫米的地方,其实主要集中在了雨季的4个月时间里,而并非均匀的分配在了一年12个月的时间里。

不同于我国举世瞩目的基建能力,有多个第一头衔的三峡大坝水利工程,也有专门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南水北调过程,以及无数个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水利大坝。简而言之,尽管我国四个主要区域的气候差异较大,但我们的确通过人力进行了最大程度改善,而印度修建耗时数十年的大坝却可以意外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坍塌。其实地势复杂在特殊条件下反而有好处,比如战时,完完全全的一马平川并不利于防守,而好的地势也需要人来发挥它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