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消耗的石油大约在40多亿吨左右,2019年全世界排放的二氧化碳则为330亿吨,所以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并不是全部来自石油燃烧,那只是一部分而已!每天产生那么多二氧化碳,都到哪里去了呢?
二氧化碳都是来自哪些行业的?
在大家的印象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应该几乎都来自石油制品的燃烧,但即使所有的石油都是烧掉的,也无法达到330亿吨的规模,所以这每年330亿吨的二氧化碳中,石油制品比如汽油和柴油的燃烧只占一部分,那么其余的二氧化碳来自哪些行业呢?
排放占比最高的能源行业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提供的数据,全球温室气体(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的统计数据中,占比最高的是能源行业,占全球排放总量的72%,其次则是工业过程、农业以及废弃物和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最后则是船用燃料等!
其实能源行业除了我们熟悉的石油以外,还有一个超级排放大户:煤炭行业,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报告称,2017年增长的1.7%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1/3的增幅都是煤炭行业,而亚洲国家仍在新建燃煤电厂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其次的工业过程排放二氧化碳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25%来自工业过程,比如使用石化燃料是包括钢铁、化工生产等在内的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的产生与排放是一个必然过程,另外在一些工业活动中,二氧化碳排放并非来自燃烧化石燃料,而是用于生产特定产品如水泥等的化学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令人意外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农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比如烧秸秆等行为,这是我们看得到的,还有养殖牛羊等粪便以及牛羊等产生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
牲畜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可小觑
在畜牧业中牛肉和牛奶的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是最高的,占比农业排放比例的65%以上,猪肉生产占比9%,鸡肉禽蛋8%,其他反刍动物占6%。
这些二氧化碳都到哪里去了?
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所以要提倡多种树吸收二氧化碳,这并没有错,但地球上吸收二氧化碳最多的却不是陆地上的森林,而是海洋中的藻类植物,它们释放的氧气占了大气层氧气的70%以上,所以各位想当然的地球之肺亚马逊有点言过其实啊!
地球上的碳储存库
地球上有两个最大的碳储存库,一个是岩石圈,另一个是化石燃料,两者的含碳量占了地球上碳总量的99.9%以上!在岩石圈中碳的存在主要以碳酸盐的方式存在,总量超过2.7*10^16吨!化石燃料中的碳以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存在,总量超过4.13*10^11吨!
化石燃料固定碳的过程估计大家都了解一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将碳累积起来,最终庞大的森林固化了碳元素后被逐渐被掩埋于地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地质变化,最终形成了化石燃料石油或者煤炭或者天然气等形式!
岩石圈的碳是怎么固定下来的?上文中我们提到了碳酸盐是岩石圈碳的主要存在形式,它有两大来源,其一是外生成因,海相沉积层可形成大面积分布的碳酸盐沉积岩,另一个则是内生成因,比如火山沉积成因和岩浆贯入成因等(超基性岩浆衍生的碳酸盐岩浆结晶生成或者碱超基性岩浆分离出的富CO2热液交代碱性岩或超基性岩生成)。
三个碳临时储存库
除了两个几乎永久性的碳储存库外(还是会通过火山喷发以及风化和人类开采活动重新进入碳循环),地球上还有快速循环的三个碳库,分别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中的碳大都以气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形式存在,总量约为2*10^12吨。
水圈中则以多种形式比如气体溶解的方式和水体溶解的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后的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方式存在,被地下水带到了河流、湖泊最终汇集到海洋,这些物质被生物吸收制造自身的骨骼和外壳,死亡后沉积到了海底,形成了沉积岩,最终循环到岩石圈内!大气圈和水圈的二氧化碳会相互交换,但总量基本相等,所以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加剧海洋酸化。
生物库中的碳形式就比较复杂了,几乎所有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都是以碳为基础的化合物,所以地球生命被称为碳基生命!而在固定碳的大军中,森林则是主要的碳库,总共固定了超过4.82*10^11吨的碳,这些碳会因为生物体死亡分解或者燃烧与称为石化燃料后被开采利用等,重新进入碳循环!
全球变暖控制已刻不容缓,人类该何去何从?
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1996年时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认为人类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2001年时这个认为变成了66%,2007年时是90%,2013年时达到了95%!
所谓的人类活动指的就是温室气体排放,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存在温室气体排放,但在这些排放的温室气体中,有很多是可以通过更换替代能源或者提升生产技术等来实现节能减排,比如我们将燃煤电厂的锅炉升级成超超临界,发电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另外也可以实现煤炭的粉尘燃烧已达到更高的效率,从而在取得同样能源的基础上减少了煤炭的消耗,也就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京都议定书”
因此联合国在1992年5月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国立京都国际会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会议中又通过了它的补充条款,这就是后来“京都议定书”的由来!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计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从1990年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4℃至5.8℃,人类将难以承受由此带来的冰盖融化,洋流改变,海洋酸化以及海平上升等极其严重的后果!但后经评估,京都议定书的目标设定过低,即使完全执行也只能在2050年之前温升幅度减少0.02℃至0.28℃!
“巴黎协定”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巴黎通过气候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的温升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的2℃之内,并且升幅尽量控制在1.5℃之内!当然前提是不威胁粮食生产的方式增强气候抗御力和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
全球总共有171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但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2019年11月4日美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声明,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
2017年12月2日,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在波兰卡托维兹召开,195国仍然在讨论执行细节,当然这个庞大的减排计划并不那么容易就被执行下去,因为这个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面临减产或关闭的化石燃料工业应该安排转型,能源转型过程中还要兼顾劳工权益等等,未来将面临问题将非常严峻!
2020年4月29日,《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了《盘点各国气候政策以评估的执行情况》,当前各国执行的到2030年减排目标,仅只有《巴黎协定》中设置目标的1/3!所以关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个沉重的话题,到现在为止仍然非常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