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最毒的毒蛇是什么?

在陆地上,生活着一种毒性非常强的蛇:内陆太攀蛇,一次毒液的剂量可以杀死20万只老鼠,或是100个成年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内陆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的毒蛇。(杜氏剑尾海蛇被称为世界上最毒的毒蛇,但科学家发现,在LD50相同注射模式下,毒性最毒的蛇应为内陆太攀蛇。)

内陆太攀蛇

内陆太攀蛇的毒性属于神经毒性以及心脏毒素。其中神经毒素主要作用在神经与肌肉的结合点上,阻止肌肉与神经产生联系。

而心脏毒素可以破坏肌肉组织以及加速血液凝固,我们知道,血液的流动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以及各种营养,如果血液在体内凝固,将会导致营养物质无法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还会使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所以患者被内陆太攀蛇咬到后,会开始觉得头痛,恶心,浑身无力,如果没有来得及及时注射血清,那么会在短时间内而死亡。

内陆太攀蛇平均排毒量为44毫克,最大排毒量可达到217毫克,由于它的毒性非常强烈,以至于当它咬到猎物时,还没等松口,猎物就已经死亡。

不过,关于内陆太攀蛇伤人的记录非常少,截止到目前有记录的只有11人。这主要是因为内陆太攀蛇喜欢生活在干旱的平原与荒漠地区,而且全世界只有澳大利亚地区有分布,而它分布的环境人烟稀少。

再者,内陆太攀蛇虽然毒性强烈,但它比较温顺,如果不是遇到危险,它们不会对人类发起攻击,而且即使发起攻击,也会有干咬的情况,干咬就是不注射毒液,只是单纯地咬对方。有记录的被内陆太攀蛇咬伤的11人,大多是捕蛇人,研究学者以及饲养员等,所幸他们都及时注射了抗毒血清,没有出现生命安全。

内陆太攀蛇的习性

内陆太攀蛇有一个亲戚是海岸太攀蛇,它的毒性虽然没有内陆太攀蛇强,但是它的分布范围更广,个头更大,同样具有较强的致命性。和内陆太攀蛇相比,海岸太攀蛇脾气更为暴躁,所以致命性比内陆太攀蛇还要强。不过幸好,这两种蛇在我国都没有分布。

不过,如果我们去澳大利亚旅游的时候,在内陆太攀蛇经常出没的地区,还是要做好防蛇保护。

研究表明,内陆太攀蛇的毒性对恒温动物的致死率非常高,这和其他的蛇类不一样,这可能是因为它的主要食物是哺乳动物,毒液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内陆太攀蛇喜欢生活在洞穴中,不过它们的洞穴都是抢夺的啮齿动物类的地盘,它们会先将老鼠等吃掉,然后霸占它们的洞穴。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内陆太攀蛇会躲在洞穴中,等到气温凉爽一些时再出门觅食。

这是因为内陆太攀蛇属于变温动物,当外界温度过高时,它们的体温也会随之而升高,而较高的温度对健康不利,所以它们会在正午时分躲在洞穴中。

被蛇咬伤后急救措施

蛇分为毒蛇,和无毒蛇两种,其中毒蛇有两个尖尖的牙齿,咬人后会留下一个或者两个伤口;无毒蛇则是留下一排伤口。

如果在野外被内陆太攀蛇咬到后,要立即包扎靠近心脏的一端,然后寻求血清的帮助。被毒蛇咬到后有一个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0分钟。如果不知道是被什么毒蛇咬到,可以用手机拍下它的照片,分辨出毒蛇后,再寻找相应的抗毒血清。

如果被耽搁救助的时间过长,那么在救治时难度会比较大,用到的抗毒血清也较多,而且救援效果也没那么好。

对于蛇毒,最大的忌讳是用嘴巴吸出蛇毒,这是因为人体的口腔内有许多黏膜,这些黏膜也能够吸收蛇毒,用嘴巴不仅吸不出对方体内的蛇毒,还会造成对方中毒。如果对方用嘴巴吸出蛇毒,那么他也要注射抗毒血清,也要进行医疗观察。

总结

内陆太攀蛇虽然是陆地上毒液最强的毒蛇,但它致死率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活动范围主要是人烟稀少的地方,而且它们生性害羞,不会轻易攻击人类,只有误闯入它们的巢穴附近,以及对它们构成威胁时才会咬人。

和内陆太攀蛇相反的是它的近亲海岸太攀蛇,虽然海岸太攀蛇毒液没有内陆太攀蛇强,但它们生性凶猛,且个头更大,分布范围也较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较大。但它们在我国都没有分布,所以不用担心被它们咬到,不过如果去澳大利亚等地区旅游的时候,在野外时一定要注意防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