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随着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一举扭转了英军在北非战场上的颓势,并转入了反攻。几乎同时,盟军成功登陆非洲后向纵深挺进,形成了对突尼斯的包围。也就是说,解放非洲指日可待,同盟国必须提前作出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无疑提高了英国在同盟国的影响,而美国的参战,更让丘吉尔对在卡萨布兰卡召开的英、美、苏三国首脑会议充满了信心。然而,参战不久的美国,并不愿意跟着英国的“指挥棒”走,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
苏联不参加会议,美、英两国在战略上存在分歧。
随着德国入侵苏联,英、美、苏三国正式缔结同盟。罗斯福一边通过《租借法案》,不断地将装备物资运往苏联;一边按照苏方的建议,准备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以此缓解苏军在战场上的压力。可以说,帮助苏联符合美国的全球性主导战略。
老谋深算的丘吉尔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将美国牢牢拴在自己的“战车”上,与苏联形成“抗衡”,符合英国主导欧洲的战略。因此,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极力主张盟军进攻非洲,并亲自前往苏联进行“安抚”,致使登陆法国计划流产。
苏联最高统帅通过这件事,也认清了英、美两国并没有放下意识形态上的成见,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后依然敌对。只得“求人不如求己”,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苦苦支撑,并对盟国的“诚意”产生了极大的怀疑,甚至是不信任和失望透顶。
于是,当罗斯福、丘吉尔邀请其参加卡萨布兰卡会议时,他以战事正忙走不开为由,拒绝参加会议。言外之意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到了关键时刻,形势对苏军十分有利,不依靠西方盟友,苏军也能取得胜利,没有诚意的会议没必要参加。
从罗斯福角度看,没有苏联参加,这个会议的分量减轻了不少,尤其是丘吉尔的强势,一定会趁机拿捏一下美国;如果有苏联的参与,可以在某些方面共同制约一下英国,既符合美国的价值观,又可以利用英、苏之间的矛盾,提高话语权。
对于只有英、美两国首脑参加的会议,最高兴的是丘吉尔。他可以拉上美国,将进攻意大利,痛击德国“软腹部”的军事行动进行到底。但罗斯福不打算受制于人,他想尽快结束地中海战事,腾出手来开辟第二战场,双方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双方的“讨价还价”,最终确定登陆西西里岛。
随着非洲战场越来越明朗化,盟军必将取得胜利。但对于是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还是登陆西西里岛进攻意大利,美、英双方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争论得不可开交。让英国人感到纳闷的是,美国人的态度越来越强硬,有一决高下的架势。
美军将领坚决反对进攻意大利,认为在这么小的范围内展开进攻,无论是打击的力度、规模,还是造成的影响都属于小打小闹。同时,将使苏军面临巨大压力,甚至可能遭受失败的命运,一旦苏联有个闪失,盟军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更何况,将盟军主力投入到与美国利益毫不相干的地区,拖入欧洲与苏联的纷争中,充当英国人的“打手”,极有可能与苏联交恶,这完全不符合美国战略的需要。也就是说,英国人把美国人“当枪使”,获取的全是英国人想要的利益。
显然,英国人对登陆意大利做足了功课,他们提出的“巴尔干战略”很有说服力。首先,盟军在陆地上的战斗力,与德国陆军相距甚远,在地中海附近进行几次有限进攻,既减少伤亡,又锻炼部队,逐渐地向内陆推进,是切实可行的。
其次,就目前德军的实力来看,根本不需要动用苏德战场上的一兵一卒,就可以轻松地在法国北部集结至少44个师的兵力,而盟军并不具备与德军抗衡,尤其是登陆与反登陆的作战能力,应当积蓄实力后,再考虑在法国登陆的可能。
更主要的是,既然是开辟第二战场,进攻意大利同样能做到牵制德军的作用。同时,盟军在地中海已经集结了大量的部队,还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获胜的可能性更大,甚至能迫使意大利投降,促使土耳其加入盟国,可谓一举多得。
英国人的“巴尔干战略”,改变了美国海军金上将等将领的看法,最终获得了通过。由此可见,西西里岛战役实际上是英、美两国政治争论和妥协的结果。但苏联认为,这是一个毫无建树的作战行动,狡猾的丘吉尔又赢得了一次外交胜利。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