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正念(mindfulness)是什么,以及正念理论所推崇的生活哲学是怎样的。
我们在后台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留言提问。在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让我们先来回答一些高频出现的问题,解答大家的疑惑~
Q1:正念和冥想有什么区别?
Q2:正念和坐禅、灵修有什么区别?
Q3:正念需要老师指导吗?会不会“走火入魔”?
回到今天的文章。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和大家聊一聊,正念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走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以及究竟什么叫作“把正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01.
没有刻意觉察前,
我们都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中
大部分人对于平时的生活是无觉察的。我们过生活的时候,像是在开着一辆“自动驾驶”模式的车。我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都像是被设定好的、自动发生的。
比如,我们每次感到愤怒,都被愤怒“冲昏头脑”,对身边人发脾气、砸坏东西;再比如,在关系中每次吵架,都进入冷战模式,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即使知道冷战不太好,但就是停不下来这样做。
一旦有某种情况发生,我们的反应就陷入自动化模式,此时,我们就像是一辆被自动驾驶模式控制的汽车,无法控制自己,做出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的举动。这时,我们其实是自己思维模式的奴隶——受它的掌控。
在这种“自动驾驶”状态下,我们无法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我们可能会按过去固定的思维模式做决定,看不到自身和环境的变化;时常被焦虑裹挟而仓促做出选择,事后陷入悔恨。又或者,我们习惯了和周围人比较,从而无法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同时感觉怎么都比不过别人,感到自身价值不足。
“自动驾驶”模式也会破坏我们和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和他人发生冲突时,我们每次都觉察不到自己的情绪反应模式,情绪上头就付诸行动(act out),激化矛盾。长此以往,和重要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疏远。
02.
大部分人过度关注未来与过去,
无法活在当下
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我们每天有47%的时间花在去想跟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无关的事(Killingsworth & Gilbert, 2010)。
这也符合我们的日常体验:很多人在生活中非常容易胡思乱想,好像“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我们很少专注去体验当下:工作的时候想休假,无法专注;休假的时候焦虑马上要上班了,无法好好休息;约会的时候刷手机,约会快结束了才发现,吃饭时都没有好好和伴侣聊天;一个人在家又很空虚、想出去玩,无法静下心做事……
此外,我们生活中大部分不快乐,都来自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和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我们为很多未来的可能性持续生活在焦虑中,但如果我们能更活在当下这一刻,我们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自己的负面感受和情绪。
03.
我们的身体与心灵失去连接,
导致身心俱疲
我们曾在一篇旧文中详细探讨过,当代年轻人普遍会有的一个问题,是“心”与“身”失去了连接。
“身心分离”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是指我们的心灵/头脑,与身体失去关联,无法“沟通”。我们的头脑无法理解身体的感受,或对身体的感受变得麻木、钝感。我们“身体和心灵在割裂地运转”。
也许你觉得这一概念很抽象,但在生活中,这些体验你可能并不陌生:
熬夜到3、4点钟,好像还是可以“继续战”,感受不到困,反而很亢奋;
忙了一上午,才发现自己没喝水,好像也不觉得渴;
频繁减肥控制饮食,饿了也忍着,慢慢地也感觉不到饿;
吃东西的时候好像很难感觉到饱,一不小心又吃撑了;
……
时间长了,一些人的身体开始“报警”,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失眠、脱发、肠胃炎、内分泌失调……然而,去医院看病好像也查不出什么,治疗服药又给生活添了新的烦恼,让我们更经常感到焦虑、担忧和不安。
还有一些人,精神生活也开始陷入危机: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好像从真实生活中抽离,只是在活着就非常辛苦了;或是机械地维持着某种生活规律,看似有能力照料自己,事实上却很难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愉悦感。
04.
为什么说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正念生活?
当我们将正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
我们会逐渐对自己的思维、情绪有更多的觉察,有能力暂停自己的自动化反应,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
逐渐体验到将身心都带回到当下的感受,更有能力专注于此时此刻内在的感受、体验;
重建身与心的连接,让身心都重获健康。
1. 正念使得我们摆脱“自动驾驶”模式,对生活有更多的主动控制
正念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选择。如果说不正念的生活像是开了“自动驾驶”模式,那么,在正念的状态中,我们可以主动选择到底是否要把车开出去,也可以主动控制何时、以何种方式和速度去驾驶。
正念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实证研究表明,正念可以从认知(cognitive)和情绪(emotional)两个方面来帮助我们摆脱“自动驾驶”的模式。
在认知层面,正念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认知灵活性,使得我们觉察到自己一直以来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有能力跳出思维定势、采取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Moore & Malinowski,2009)。
在情绪层面,围绕正念冥想的研究表明,一方面,正念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情绪化反应,让我们更不容易受到情绪影响(Ortner et al., 2007);
另一方面,正念有助于改善人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能力(Farb et al., 2010; Williams, 2010)。
在正念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与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保持一段观察者的距离,我们学着观察它们,不批判它们,也不立刻做出反应。这意味着,正念练习能帮助我们在自己和情绪之间获得一个选择的余地和空间。
我们能意识到到自己的情绪和念头的升起,也意识到自己有做出某种反应的冲动,但因为我们和它们之间保持了一段距离,我们得以能够选择“是否要做出这种反应”、以及“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练习正念冥想后,我们会更少地在“情绪上头”后立即做出行动,而有能力在巨大的情绪中依然保持理性的选择。
2. 正念让我们回到此时此刻,活在当下
正念可以将我们从无目的的思绪漫游(wandering)状态带回到当下。在正念的状态中,我们可以放下那些对于过去的纠缠和对未来的担忧,而是更专注于在当前正在做的事。
研究表明,正念能够提高人们的专注能力。在认知任务中,练习正念冥想的被试比其他被试更能够保持注意力(Chambers et al., 2008)。
正念也会帮助我们减少反刍思维(Chambers et al., 2008)。陷入反刍思维时,我们的想法和情绪都不在当下,而是沉浸在有关过去的记忆中,深陷悔恨、不甘与抑郁的情绪,反复思索“当时如果我那样做/没有那样做就好了”,或是对自己有很多评价,指责过去的自己“很蠢”、“是个错误”。
而正念通过训练我们的头脑,让我们觉察自己的反刍思维,觉察到它们其实是来自过去的,而此时的你可以选择停止反刍,停下那些自我批评。
此外,正念哲学中强调的“新手思维”,让我们放下即成的观念,重新体会当下这一刻的具体事物,能够使人们在联系后显著提升对当下这一刻的体会丰富度(例如,练习正念的人可以从一块黑巧克力中吃出更多的愉悦感)。
3. 正念让我们回归“身心合一”的健康状态
身心合一是指,你有能力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此时此刻的感觉是怎样的;你知道你的身体和头脑是整合的,对你而言它们同样重要。你的头脑不会任意去判断、中止或屏蔽你身体的感受。
正念会帮助我们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感知,找回我们身与心的连接。因为正念的第一步,其实就是对于身体感受的觉察。当我们去觉察自己此时此刻身体的感受时,我们会留意到自己的呼吸、体感(痒、麻、疼痛)、温度、是否哪里不适、是否饥饿或口渴,等等。
渐渐地,我们就能放下原本头脑对于身体感受的各种评判和干扰,能够在觉察到身体真实感受和需要的时候,去选择是否要满足它。我们就有了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
例如,不正念的状态下,你可能因为工作忙碌或要减肥而忽略吃午餐。这时,你的头脑会认为,吃饭没有工作重要。长此以往,你可能会习惯饥饿的感受,甚至一忙起来就不会感到饿。你无法觉察自己在忙碌时的身体状态,更无从选择是否要满足身体的需要。
而正念生活会鼓励我们觉察胃部的真实感受,放下原本头脑做出的优先级评判,去以胃部的感受为主导,来帮助自己做出行动选择。我们会更清楚,在此时此刻,自己是否感到饿、是否想吃东西、是否要吃东西、吃什么、吃多少,等等。
05.
什么叫作“把正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看到这里,你可能等不及想要过一种正念的生活了。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正念呢?或者说,这种对自身体验没有评判的、不立即反应的觉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长什么样?
正念的练习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衣食住行、工作人际、亲密关系等方面,7项正念原则,如何帮助我们过上一种正念的生活。
在个人起居方面,正念生活意味着,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有更丰富的体验,以及更灵活的掌控。
比如,在吃东西这件事上,当一个人没有用正念的方式生活时,ta经常陷入与食物相关的后悔中。Ta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吃了太多、等反应过来又追悔莫及;也可能ta忙过了头、感觉不到饿,直到胃痛才发现又没好好吃饭。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样一个人是“身心分离”的。
而当这个人将正念所提倡的“信任”融入到日常饮食中,ta就可能改变这种现状。首先,ta要提醒自己更多地留意自己身体的感受、并相信自己所感受到的。“我”现在饿吗?需要进食吗?根据现在的状态,吃哪类食物会令“我”感到更舒适?
然后,在选择了吃不吃、以及吃什么之后,ta还可以在吃东西的过程中,使用到“新手心态”这一原则。这意味着,ta要当作自己从没见过眼前这种食物,而用一种崭新、好奇的眼光去看待它:
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什么香味?咬下一小口,它的口感如何?味道怎么样?这样吃东西时,ta不仅能够重新找回享受食物的简单快乐,还可以及时意识到自己是否已经吃饱了,ta因此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停止进食,减少暴饮暴食的情况发生。
在工作、人际方面,正念生活意味着更顺畅的沟通体验
很多时候,人们和同事、朋友产生冲突,也是因为没有正念地生活。举例来说,当一个同事语气很急地来与ta沟通需求、提出建议时,ta可能会认为对方是在针对ta。
此时,ta由于被激怒,开始攻击对方。两个人越吵越气,最后,不仅事情得不到解决,还搞得自己心情很差。这两个人都陷入了“自动驾驶”模式,情绪直接主导了ta的行为(用言语攻击对方)。
而一个正念的人,则能够在观察到对方语气很急时,就及时地觉察这一点。Ta能够观察到自己的内在体验——“我”现在心跳加速、感到愤怒、想要吵架。然后,ta可以进行思考——这其中有没有误会?我应该怎么做?要吵架吗?
正念能够提升我们在工作中的沟通效率,并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念外,我们还强烈建议,每天留一部分专门的时间给正念练习。比如:刚起床后、或是睡前10分钟,只是选取一块安静而舒适的空间,观察自己的呼吸、感受,与自己重新联结起来。
最后,我们想要再次强调,正念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在实践这种生活哲学时,我们不需要急进、也不需要强迫自己,只要让它逐渐融入每一天的生活中、向着这个方向去做,就可以了。
而当我们逐渐用正念的方式生活时,我们也许就能看到生活不一样的模样。我们不再活在过去,也不活在未来,而是真正地活在当下。
以上。
References:
Barbash, E. (2018). Mindfulness and Being Present in the Moment.Psychology Today.
Bri?ol, P., Gascó, M., Petty, R. E., & Horcajo, J. (2013). Treating Thoughts as Material Objects Can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ir Impact on Evalua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24(1), 41–47.
Chambers, R., Lo, B. C. Y., & Allen, N. B. (2008). The impact of intensive mindfulness training on attentional control, cognitive style, and affect.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2, 303–322.
Davis, D. M., & Hayes, J. A. (2011).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mindfulness? A practice review of psychotherapy-related research. Psychotherapy, 48(2), 198–208.
Farb, N.A., Anderson, A.K., Mayberg, H.S., Bean, J., McKeon, D., & Segal, Z.V. (2010). Minding one's emotions: mindfulness training alters the neural expression of sadness.Emotion, 10 1, 25-33.
Killingsworth, M. A., & Gilbert, D. T. (2010).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330(6006), 932–932.
Moore, A., & Malinowski, P. (2009). Meditation, mindfulness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8, 176-186.
Ortner, C.N., Kilner, S.J., & Zelazo, P.D. (2007).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reduced emotional interference on a cognitive task.Motivation and Emotion, 31, 271-283.
Smart, C. M., & Segalowitz, S. J. (2017). Respond, don’t react: The influence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in older adults.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7(6), 1151–1163.
Williams, J.M. (2010). Mindfulness and psychological process.Emotion, 10 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