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中没有食物,为什么鱼在水缸中“饿不死”?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水缸里养过鱼,就是那种一个大大的水缸,种植着几颗荷花的大水缸。一般人在养荷花的同时还喜欢养几尾鱼观赏,那这些鱼既没有人为它们提供饲料,水中也没有多少有机物,为什么它们能够一直存活下去呢?

鱼为什么饿不死?

水缸中的鱼之所以能够一直存活下去,其实是因为水中有能量的存在。虽然水缸不大,但其实水缸中含有非常多的微生物,有一些属于浮游植物,这类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能量。

浮游植物的个体非常小,但也非常多。鱼在水缸中呼吸的时候,鱼鳃会过滤一些浮游植物、浮游生物作为能量来源。如果水缸中养殖有荷花、睡莲等植物,那么该植物的根茎也可以作为鱼类的能量来源。

还有一些鱼会跳出水面吃刚绽放的荷花,专家解释,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很多鱼类会跳出水面吃荷叶上的昆虫等,也有一些食草性的鱼类会跳出水面吃荷叶以及荷花。

在西湖景区中,工作人员为了防止鱼吃荷叶、荷花等,会在荷叶的生长期间撒驱鱼粉,这是因为鱼类啃食荷叶之后,会导致水中的微生物顺着伤口进入到荷藕部分,导致藕根腐烂,影响观赏效果。

有时,鱼类在水缸中也能加餐,因为水缸中的水是静水,而昆虫喜欢在静水中产卵,比如:蚊子,苍蝇等,这些昆虫的卵就是鱼类的蛋白质来源。

但是,也不是所有鱼类都能够在水缸中长期生存下去,不同的鱼类对能量的需求不同,有些以其他小鱼为食,比如:黑鱼,它们喜欢攻击其他鱼类,以小鱼为生。

能够适应水缸环境的,都是比较温顺的食草鱼类,比如:鲫鱼。但是也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些鱼类能够在水缸中存活一段时间,但是水缸中的个体不宜过多,如果想要养殖的较好,最好定期投喂饲料,毕竟水缸中的能量有限。

其实,水缸中的鱼只要不是特意养育的,一般都不会长很大,体型相比于河流中的鱼而言要小很多。

也就是说,虽然鱼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但是如果没有能量来源,鱼也是会饿死的。

鱼的能量来源

在陆地上,生物的能量来源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来源于植物,这是因为只有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能量供生物使用。

海洋中的植物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海水能够隔绝太阳光,而海洋大多数地区较深,植物在漆黑的海底无法生存,只有在浅海地区才会有海洋植物产生,但这属于少数。

虽然海洋植物很少,但是海洋浮游植物很多,这些浮游植物可以随波飘动,在适宜的地方就会大肆分裂、繁殖。

海洋生物也有一条食物链,比如:磷虾会以浮游植物以及其他浮游生物为食,而其他鱼类又会以磷虾为食。

须鲸就是以磷虾为食,磷虾的产量非常高,科学家们发现磷虾总量可能在50亿吨左右。由于磷虾能够以浮游生物为食,而它们又喜欢群居生存,所以磷虾对于海洋生态环境而言至关重要。

河流的生态系统和海洋稍微有些不同,河流中的生物可以以水生植物为能量来源,这是因为河流普遍较浅,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到河底,植物可以在这里生长。

正是因为有浮游植物以及水草等,所以河流、湖泊海洋中才能够生存如此多的生物。

总结

虽然鱼能够在环境比较贫瘠的地方生存,但是古人常说“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水质非常干净,没有微生物,那么鱼也会因能量缺乏而饿死,由此可见鱼是能够饿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