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北美和西方教育制度概述
高考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近年的高考改革,为高中实行自由选课的制度打通了道路,开启了绿灯。在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选择方面,中国向何处去?令人关注。
西方自由选课的学分制优势何在,有无弊端?它将给我国教育带来什么结果?国内统一课程的学年制应该全盘放弃么,或者在其基础上融入学分制的优势?事关重大,有必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国内传统的学业管理制度下,一个班的学生学习完全一样的课程;弹性不足,对学业上下两端的学生照顾欠佳;学生缺少个性化发展和自我选择的机会。
美国、加拿大以及西方中学的学分制不同。学校提供很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教育当局只规定必须修满的学分,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自由选课。资质优异的低年级学生选修高年级课程司空见惯;修课方式也比较灵活。在加拿大卑诗省,除课堂听课外,网络拿课或成人夜校亦可,甚至少数学生自学后参加考试也能够得到学分。
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空间。升学类或就业类,成绩好的或成绩差的,可以各取所需;以发展个人的潜能与特长,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学分制已实行百余年,是西方中等教育区别于东方的一项基本制度。西方世界精英的成长和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学分制起了关键的作用。
然而,学分制并非万能灵药;它给西方带来的,也不全是成功的果实。
自由选课使班级设置不再可能。学生没有班级,也没有固定教室。像大学生一样,中学生背着书包到处跑。各年级只设一、两个咨询教师,供学生咨询选课和其他事宜。我们过来人都有体会,班级制下,班主任的严格管理,集体生活的人生经历与体验,及同窗之间的友谊,对学生的学业和人格成长极为宝贵。班级的缺席,给学生的青少年时代带来的缺憾难以弥补。美加中学多年来采用全方位的学分制,管理松散,对于青少年教育及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影响,不可低估。大多数学生在学业上抓得不紧,达不到应有的知识文化水准;而且由于缺少严格管教,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也成为严重的问题。[1]
除走班制造成的管理松散外;选课的过度自由使得学生得以避开数理化等较难的理科课程,亦造成严重后果。实行百年之后,美国和加拿大修读理工专业的学生比例奇低。譬如2003—2004学年,全美本科生仅14%在STEM领域学习,含计算机科学5%;工程技术4%;生物学与农学3%;理化和数学各不足1%[2]。如今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理工人才匮乏,大众普遍欠缺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与素养。美国教育部在2010年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是全球领导者。然而今天,我们的这一地位受到了挑战,美国已经落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公司也在其2017年的报告中说,“美国确实是一个STEM匮乏的国家,尽管承认这一点很难堪。”[3]
遗憾的是,只因年代久远,人们以为中学自由选课天经地义,至今尚未见到西方教育界对此项制度提出质疑。
2 北美和西方自由选课制
以加拿大卑诗省为例,来看一看学分制下的高中毕业标准。学分自十年级算起,总数80分,每门课4学分;从语言文字、社会与人文、数学与科学、艺术或技术及体育等五大领域的课程中计入。STEM领域必修课程包括:十年级数学和科学,两门;十一级或十二级数学,一门;十一级或十二级物理、化学、生物六门课中选学至少一门;总计四门,16学分,仅占80学分的区区五分之一。即使不拿12级理科课程,也能够获得高中毕业文凭。
数学和科学各占10%;理科,尤其物理和化学在基础教育中比重之低,由此可见一斑。这样的标准之下,除小部分好学上进的学生外,多数学生自然避难趋易,选学数理化的人数少得可怜。在卑诗省授课多年,笔者深知物理是学生最感困难的学科。力、热、声、光、电、狭义与广义相对论……何其庞大而深奥的一个知识体系?学生需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努力,具备多强的分析思维能力,方能掌握这些知识?故数理化三科中,选修物理的人数又是最少的。估计注册12级物理的人数大致15%,至多20%。只有生物课获得青睐,因多含记忆类知识,难度较低。
再来看一看毕业与升学考核。卑诗省中学毕业原有全省统一考试,实行了一百余年,效果很好。但在2004年改为选考;2011年大部分取消,只留少数几科。至2016年,所有省考竞全部取消,改为数学和英文水平测试。而数学测试仅十年级程度。加拿大没有全国大学选拔考试。大学录取,取决于中学选课情况和成绩单,及申请文书。在不设统一考试的情况下,高校录取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估十分困难。
美国的情况,以纽约州为例。普通高中毕业文凭要求学生至少修满22学分,其中数学和科学必修各一门,共6学分,占27.3%,仅比加拿大略高。
美国中学生选学数理的总体情况如下:中学里注册(而非通过)起码一门物理课学生的比例,1990年仅21%;由于STEM领域的大力投入,十年后方达到36%;但至2013年,仍有58.5%的高中毕业生未曾接触过物理课[4]。几代人下来,或因师资不够,或因选课人数过少,2/5的高中竟然无法提供物理课[5]。纽约某著名高中,由于请不到物理老师,只有不到10%的班级能够开物理课。数学方面,据2013年的统计,美国高中毕业生中,注册了(非通过)代数2和三角的学生约48%,不及一半[4]。可见美国所谓‘高中毕业’与传统的标准相距甚远。
申请美国大学,多年来均须提交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 (American College Test),或者学业能力测试SAT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的成绩。然而近年来,为了非裔和拉丁裔等弱势群体的入学,哈佛、加州大学洛杉矶、伯克利分校等将SAT II从必考改为选考;更有上千所学校不再强制要求SAT或者ACT的成绩[6]。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美国教育是分层的。各州均有少数以理工科为主的特殊高中,颁发高等毕业文凭。纽约州的高等文凭要求学生至少多修两门数学,一门科学;理科占比达48.4%。与加拿大不同,不论何种文凭,学生均须通过州级统一考试。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者,还可获颁荣誉高等文凭。可见虽然都为学分制,特殊高中及其颁发的高等文凭和普通高中文凭的要求完全不同。高等毕业文凭必修课比重很大,其中理科课程更占几乎一半。此即美国的基础精英教育:高标准,严要求。其选课自由仅仅体现在:第一,开设了多种选修课;第二,学生可以提前修课,中学里也能修读大学或预科课程;为资质优异的学生开辟有快车道。
优秀生源的选拔还有其他一些渠道:大学先修考试AP、国际文凭课程IB,以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西门子数学科技大赛、美国数学邀请赛等这些评测可以为大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从以上介绍可知,美加课程的学分制及毕业升学非强制性的考核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效应不同。少数重视教育家庭的后代和禀赋优异且自律的学生可以努力成材,但过度的自由使得大部分学生未能获得应有的知识文化素养。
尽管美国精英高中质量优异,每年为一流大学输送大批高材生;但由于仅占10%左右,他们的努力与成效未能扭转总体趋势。整体来说,美国和加拿大的高中毕业证书水分很大,切实达到高中水平的人数其实差很多。就行业而言,对理工科造成的冲击最为严重。不但进入该领域的人数占比低,而且之后在大学里又有1/3以上的学生因修课困难而转到其他领域[7];毕业后能够从事科技工作的自然少得可怜,人才荒不可避免。美国大学理工科教授和研究生、科研人员中,相当比例是外来移民与留学生[8]。美国自身的基础教育难以支撑其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说它是由多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所支撑,也许较为符合实际。
3 近年中国对美国教育的借鉴
中美之间概而言之,美国强在精英教育和顶尖人才;而中、低端的大众教育则相当薄弱。美国获诺贝尔奖人数世界第一;普通科技人才与技术工人却严重不足,使其制造业难以复苏。反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崛起,依赖的正是百十年扎实的教育所培养的各个层次的人才,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支科技与劳动大军。[9]
回顾中国20世纪20年代,亦曾实行选课制;但仅十年便废止。此后中国在中学坚持学年制和班级制;尽管对于超常人才的成长有着这样那样的妨碍,却保证了大范围内基础教育的质量。
然而近年来国内盲目“与国际接轨”,高中实行选课制及“3+3”高考改革,其间的诸多问题立即呈现,比如师资配备失调,中学教室设备很难应对多种课程选择;而且和美加一样,物理等科选学人数骤降;以及考生入学后成绩下降;等等。这些结果,对于切实了解西方教育的人们来说,本在预料之中。
20世纪整整一百年,中国与美加之间的中等教育在课程要求上做法不同[1]。
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统一课程,统一标准;凡高中毕业的学生,均须具备数学与各门科学学科的知识素养。这样做的前提是中等教育阶段的双轨制;即普通学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分别由两类不同的教育机构承担。民国时期又称为普通中学、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三足鼎立’。双轨制下学生分流的结果,进入普通中学的学生程度比较整齐,以升学为目标。这就使得统一课程成为可能;而且各门课业均设置数年,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奠定基础。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加拿大与美国的中等教育实行单轨制;将学业与职业教育混在一起,称为综合中学。北美的中等教育机构绝大多数为综合中学;而低标准、低质量则为综合中学之痼疾,不可避免。为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综合中学提供多种内容、多个层次的课程,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为保证毕业率,毕业标准只能迁就差等生,取下线,要求很低。自由选课与综合中学捆绑在一起的结果,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逐渐显现,那就是理工科领域一步步的衰落。笔者建议,加拿大和美国恢复双轨制,学业高中与职业技术学校并行,为严格的学业教育创造条件[1]。
基础教育阶段的强制性课程要求,为的是保障学生建构完整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习得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为大学深造作好准备。故科学合理并且严格地规划必修课,保证必修课的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尤其在国内中职中专已将约一半的学生分流出去的情况下,普通高中更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照搬北美综合中学的做法,来缩减统一课程,开办“课程超市”。但引入选修课,把部分选择权交给学生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专长。
美国特殊精英高中与中国普通学业高中目标大体一致,其经验教训值得研究借鉴。必修课为主而选修课为辅;对必修课的严格要求和管理,包括统一考核的手段在内;既是美国精英高中的一项成功经验,也为中国自身多年的实践所证实;绝对不能轻易放弃。但美国学生课业负担之沉重,比国内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需要找出原因,加以避免。
4 对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思考
两千年来人类积累的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要靠教育一代代传承。理工科自不待言,非从小扎扎实实奠定基础不能成就人才。对文科学生虽然可以降低要求;但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对社会及人文学科也是需要的,对某些学科甚至是关键性的。西方在这个问题上步步退让,令理工科逐渐萎缩。直到危机来袭方才悔悟,回过头来强调STEM教育;却已积重难返,回天乏力。
笔者赞成现时倡导的通才教育。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历史和社会知识,基本数学推理和运算技能,以及科学技术知识等,是每个知识分子都应当具备的。既然高中文理分科都因违背通才教育宗旨而在取消之列;提供学生极为自由的课程选择,又是为什么呢?是促进通才教育,还是反其道而行之?
各个不同学科专业应当具备哪些必要的知识,只有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有能力作出判断。学生和家长一般了解不够,很难作出合适的选择。未知将个人选择性当作教育的一个终极价值观道理何在?将选择性放在第一位而弱化教育的基本功能,乃轻重不分,本末倒置。
教育的目的,既为满足个体的需要,也为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当今风行的重视前者而轻忽后者的思潮,是极为严重的偏差。选择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学生个人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国家和社会从全局出发,为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配置,为持续发展所作的选择。个人选择难以避免盲目跟风、避难趋易和金钱至上。北美以自由选课制为起点的一系列制度与标准,将个人选择摆在不适当的高位,留给国家与社会的选择空间过小;造成今日理工人才匮乏的局面。国内若邯郸学步,盲目照搬,则中国科技人才的断层亦将不可避免。
过度缩减统一课程及过分自由的课程和高考科目选择,既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也纵容一些学生放弃努力,投机取巧。这部分不合格的学生,在西方大学通过宽进严出的制度而被淘汰。但在国内目前缺少淘汰机制的情况下,必然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及高等教育的平庸化。
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学习借鉴西方的选课制、学分制及一系列毕业升学制度,首先须了解其实践结果和利弊得失,方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亦应坚持中国自身实践多年的正确做法与成功经验。否则只恐事与愿违,将国家民族的前途置于险境。
作者简介 :沈乾若,女,博士,独立学者。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研究方向为教育体制与政策、基础数学与科学教育,sharon_q_shen@yahoo.com。
参考文献
[1] 沈乾若.北美的综合中学和学分制成功么?——关于美加教育体制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0(9):34-38
SHEN Q. Reflection on comprehensive school and credit system[J].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2016, 30 (9): 34-38. (in Chinese, English version upon request)
[2] CHEN X, WEKO T. Students who study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NCES 2009-161[R].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9.7
[3] STEM EDUCATION IN THE U.S.: Where we are and what we can Do. 2017 Report[R]. American College Test (ACT) Inc.
[4] 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 NSF Report[R]. 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8.
[5] HEITIN L. 2 in 5 High schools don?t offer physics, analysis finds[N]. Education Week, 2016.8.23.
[6] GEWERTZ C. SAT subject tests see steep decline in participation[N]. Education Week, 2016.7.28.
[7] Beginning College students who change their majors within 3 years of enrollment[R]. DATA POINT, NCES 2018-434,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7.12.
[8] STEM index shows America will have to depend on foreign workers to fill STEM jobs[N]. The U.S.News/Raytheon, 2016.5.17.
[9] 沈乾若. 六十年亲历之中西教育[Z/OL].(2019-12-11) https://wenku.baidu.com/view/a72733ae1ed9ad51f01df2df.html 2016.5.6.
引文格式: 沈乾若. 自由选课制的利弊得失——写在高考改革全面推行之际[J]. 物理与工,2020,30(2):27-31.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物理与工程”。
撰文 | 沈乾若
来源:物理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