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话传说中,有一种虫子叫做“蛊虫”,在很多影视剧中,蛊虫被刻画的非常毒,能够传播很多疾病。但实际上,在真实的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东西类似蛊虫的生物,它就是“蝙蝠”。
蝙蝠
蝙蝠之所以非常毒,其实和它们的飞行能力有关。
在我们的认识里,鸟类之所以会飞翔,是因为鸟类有翅膀,但如果我们按照鸟类的翅膀比例、大小等为自己修建一个翅膀,却无法像鸟类一样飞向天空。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鸟类在使用翅膀飞行时,消耗的能量是地面行走的三倍,也就是说我们想要飞到天空,除了有翅膀还不行,还要提高自身的能量生产水平。
动物在生产能量时,需要依赖酶帮忙提高生产能量的效率,而酶只有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够进行,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动物生产能量的能力受限。比如:蛇属于变温动物,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它们会冬眠。
蝙蝠和人类一样,属于恒温生物,所以无论外界温度怎么变化,蝙蝠都能够转换出足够的能量用于飞向。
蝙蝠和人类不一样的是两者的体温,人类的体温保持在36摄氏度-37摄氏度之间,如果人类体温过高,此时将会导致人体细胞受高温影响而损坏,如果人类长时间保持在40℃的体温,那么人体很可能会因此而死亡。
但是蝙蝠却可以在体温40℃长期存活。这是因为蝙蝠体内具有修复基因的能力,它们可以将被高温损害的基因修复好,再加上它们的体细胞具有远超常人的分裂次数,使得它们已经适应了高烧能力。
而且,高温体温还给它们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酶催化能量反应的速度大大提高了,所以它们的新陈代谢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能量(前提是有足够的食物),这些能量确保了它们能够飞上天空。
蝙蝠与病毒
虽然蝙蝠的高温能够帮助它们飞行,但它们的高温也为病毒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宿主。
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它们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时才能呈现出生物的一面,在细胞外面则呈现出非生物的一面。
当病毒入侵蝙蝠的身体时,此时蝙蝠的免疫系统并不会激烈地与病毒发生争斗,而是温和地消灭它们。再加上蝙蝠自身体温较高,而较高的体温会抑制病毒的分类,所以病毒在蝙蝠体内既不能大肆繁殖,但蝙蝠的免疫系统也不能将它们完全消灭。
于是,蝙蝠体内的病毒数量维持在较少的范围内,不会让蝙蝠致病,但会让蝙蝠成为病毒携带者。
我们知道,蝙蝠属于大型群居动物,在一个大型洞穴中,可能生活着上千万只蝙蝠,这些蝙蝠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它们身上的病毒也发生了交流,所以在1只蝙蝠的个体上,我们能发现非常多的病毒,有时多达上百种。由于蝙蝠自身不发病,所以蝙蝠成为了病毒的自然宿主。
虽然蝙蝠会飞,但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这意味着和人类的亲缘关系较近,而病毒在宿主之间传播时,能够较为容易突破物种之间的屏障,使得它们能够从蝙蝠身上感染到其他动物。
比如:蝙蝠身上携带的狂犬病毒,经过演化之后称为了能够感染人类的狂犬病。除此之外,人类历史上许多大型传染病几乎都是它们所携带的。比如: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这些病毒原本在蝙蝠身上携带,但由于病毒的进化,再加上人类与动物的接触,使得这些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了人类。
其实蝙蝠身上还携带了许多未知的新型病毒,只不过这些新型病毒还没突破物种屏障,所以暂时威胁不到我们。这里多说一句,并不是蝙蝠身上的每一种病毒都会感染人类,只有极其少的一部分病毒才能够突破物种屏障感染人类。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科学家们在监视蝙蝠身上的病毒,但却无法预计下一次感染人类的病毒究竟是哪一种。
总结
由于蝙蝠身上携带了非常多的病毒,而且这些病毒有可能会突破物种屏障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因此对于哺乳动物而言,蝙蝠就是万毒之祖。
但对于其他物种而言,蝙蝠身上的病毒很难感染它们,比如:鸟类。这是因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越不容易传播病毒。所以对于其他生物而言,它们也有自己领域内的万毒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