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也有进化史?

亲吻太过常见,以至很少人会问人类为什么要唇唇接触以示亲密。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亲吻的感觉很好。唇上密集的神经末梢使其成为全身最敏感部位,而最能把这些神经末梢惹火的莫过于一个吻。那么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脸上亲亲被视为一种性欲、关心、友情和爱情的表达方式的呢?

亲吻可以让人热血沸腾。唇部受到刺激后,将强烈的温度和压力信号传递给脑部,开始一段短暂而目的明确的旅程。亲密接触引发神经元兴奋、周身化学物质激增、心跳加速、细胞组织因升温充血而颜色变红等一系列反应。

整个经历是个非常愉悦的过程。亲吻所带来的兴奋感,可以说,其重要性与更直接的性器官兴奋不相上下。从性的角度看,亲吻的目的不言自明,然而亲吻行为却提出了一个复杂的进化学和人类学谜题。毕竟亲吻在各种人类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其中许多明显是非性行为。据估计,全世界90%以上的人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亲吻行为,但这并不具有普遍性。在以下长篇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在1872年《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 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一文中对此问题的思考:

(欧洲人)对以亲吻表达情感早已习以为常,亲吻因此可能被认为是人类天生的习性,但事实并非如此。斯特拉认为:“亲吻是本能行为,始于人类的第一次求爱。”他错了。火地岛人杰米?巴顿告诉我在他生活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亲吻是什么。同样不知亲吻为何物的还有新西兰毛利人、塔希提人、巴布亚人、澳大利亚土著人、非洲土著人以及爱斯基摩人。然而亲吻仍是先天自然而有的,依赖于与心爱的人亲近带来的快感。在地球上其他地方,人们用不同方式替代亲吻,如蹭鼻子(如新西兰毛利人、拉普兰人),蹭/拍肩膀、胸、腹部或者用他人手或脚拍打自己脸部。

达尔文举的例子强有力地驳斥了“亲吻是先天本能而非后天习得”的观点。虽说如此,对其他物种的亲吻以及类似于亲吻的行为的观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亲吻与我们的生理习性固定相连。

习惯于用暴力解决争端的黑猩猩通常会在打斗后亲吻对方以示和解。我们甚至发现它们会第一时间用亲吻的方式避免冲突发生。倭黑猩猩虽然与黑猩猩有着亲缘关系,但却喜欢用非生殖性的性行为(有时为同性性行为)解决宿怨。科学家们还发现倭黑猩猩有着法式热吻一样的姿势,将舌头探到对方口中深吻。

看待诸如此类的事例时,应当注意到我们总是有把动物行为人格化的强烈冲动。无数其他物种——从松树、熊到大象——都有亲吻行为,但是这些行为的进化起源是否和人类一样就很难确定了。

围绕人类亲吻(以及其他物种类似亲吻的行为)起源最具说服力的假说是,亲吻与一种普遍做法相关,即动物将咀嚼或反刍过的食物喂入另一动物嘴中。鸟类这样做,黑猩猩(以及大量其他哺乳类动物)也是如此。不少人类甚至也有这种行为。

食物由一个生物传递给另一个生物(无论是父母和子女间还是潜在配偶间)无疑是非常亲密的交流方式。这种行为是否利他还值得商榷,但是对幼儿的关爱和对配偶的保护使得生物体能够将其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一至关重要的事实很好的支持了以下观点,即亲吻行为在进化上是受鼓励的。

那么人类是如何从人工喂养发展为卿卿我我的呢?个中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中。亲吻学(一门研究亲吻的科学)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流行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试图找出爱与相互吸引的神秘之处。《亲吻的科学》一书作者谢丽?基尔申鲍姆(Sheril Kirshenbaum)提出了近年来更广为流传的一种假说:

亲吻时两个人彼此贴近。嗅觉让我们获得另一个人的DNA或生殖状况的潜意识线索。生物学家克劳斯?维得坎德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免疫系统遗传密码与对方截然不同的男性所散发的味道更能吸引到异性。免疫基因完全不同的男女生育的下一代拥有更高层次的基因多样性,使得他们更健康,生存的能力也更强。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继维得坎德之后的一项研究发现,采取节育措施的女性则在喜好上有所改变,她们更青睐于有着相同MHC基因的男性。

简言之,亲吻的科学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大胆断言亲吻仍然是人类最兴奋最棒的消遣方式。考虑到亲吻数不尽的保健功效(尽管存在口腔疾病传播的风险),也许我们都应该更多更好地享受它!

(整理自译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