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东南地区为什么会爆发方腊起义?

说起方腊起义,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恐怕就会想到在《水浒传》中宋江带着梁山好汉到江南与方腊军队拼个鱼死网破的场景。不过在真实历史上,方腊和宋江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与方腊作战的也不是梁山好汉,而是正儿八经的大宋官军。历史上发生的农民起义不计其数,大致原因无非是官逼民反,但具体理由又各不相同。那么方腊为什么起义呢?这一切还得从宋徽宗所钟爱的“疯狂的石头”开始说起。

宋徽宗对生活品位要求很高,虽然开封府的皇宫已经是当时全天下最华丽的地方,可离他极致的追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于是宋徽宗便决定在皇宫东北角建一座名曰“艮岳”的人造山,要求只有十个字:“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

皇帝要搞大工程,下面经办的人自然欢呼雀跃,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项绝佳的“肥差”,只要把工程造的符合皇帝心意,中间能捞多少差价那就完全是凭个人道德来约束了。宋徽宗身边佞臣多,君子少,所以就注定了艮岳将是一项天价工程。

宋徽宗对花石有近乎狂热的痴迷,因此在艮岳工程中,花石用量占去了相当大的比例。下面办事的人为了投皇帝所好,在民间大肆搜刮。石头本身虽然没那么值钱,可要将这一块块的巨石从南方运送到京师开封,这沿途的运输成本就已经是天价了。更为要命的是,下面各级官吏假借花石纲(“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的名义层层盘剥,这就直接导致南方许多地方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当时经办“花石纲”的是一个叫朱勔的人,此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官方买办,连个正式朝廷官员都算不上,但他却利用给皇帝办差的名义巧取豪夺,疯狂敛财,家中光良田就高达30万亩。朱勔还养了一支数千人的卫队,东南一带刺史、郡守多出于他的门下,时人称朱家是“东南小朝廷”。

宋徽宗原本以为自己花钱办事,还直接拉动了百姓就业。可他却不知道下面官吏以“花石纲”的名义横征暴敛,直接导致许多百姓倾家荡产,卖儿鬻女。中国的百姓历来以勤劳坚忍著称,但凡还能活得下去,他们就会将生活中受到的不公都强忍下去。可是北宋末年的这些官吏们敲骨吸髓,根本没考虑过百姓的死活,于是一场怒不可遏的“浪潮”逐渐在当时的东南地区形成。

方腊是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人,家中经营漆园,在当时至少也算是个中产阶层。按理说,对朝廷最不满的应该是那些吃不上饭的穷人,方腊有家有产,实在没必要去从事造反起义这么危险的工作。可是人与人的想法毕竟不一样,许多人看到了造反的危险,方腊却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当时东南地区民怨沸腾,百姓们一提到官府就恨得咬牙,这时候只要站出一个颇有威望的人来扛起反宋的大旗,那局面必将是一呼百应。而方腊还有另一个身份是明教(摩尼教)的地方头目,手下有一群坚定的支持者。因此他完全符合了领导造反起义的条件,只要他肯站出来,响应者绝对不会寥寥无几。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起义正式爆发,短短几天时间,义军人数就急剧增加到了数万人。直到这时,宋徽宗才发觉“疯狂的石头”竟给地方百姓造成了如此深重的灾难,可是悔之晚矣。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