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圣小传:迷途知返揭汪精卫卖国,书生论政代蒋介石执笔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凌空子)

陶希圣小传:迷途知返揭汪精卫卖国,书生论政代蒋介石执笔

1899年9月1日,陶希圣出生于湖北黄冈,父亲是候补知县。16岁,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读于北大法科,成绩优秀,名列前茅。1924年(25岁),毕业后,陶希圣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同时在上海高校里讲授法学和政治学。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占武汉。1927年1月(28岁),陶希圣兴冲冲从上海来到武汉,担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官,参加北伐革命军工作。随着“四一二”政变国共分裂,陶希圣革命热情大受挫折。

之后的几年里,他独居上海,远离政治,研究学术,著书立说。陶希圣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1929年(30岁)结集出版《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

他认为中国不是封建社会,而是残存着封建势力的商业资本社会,封建势力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造成农民痛苦的根源所在。此论一出,掀起了中国社会史论战,陶希圣因此声名大噪,甚至被称为“陶希圣时代”。

1931年(32岁),陶希圣先后应聘到南京中央大学和北大教课,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社会史。授课之余,他仍笔耕不辍,完成了《中国社会现象拾零》。

1934年,陶希圣在北大创办了经济史学杂志《食货》,以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形成了名盛一时的“食货学派”。

(1931年,陶希圣全家合照于天坛)

1937年(38岁),抗战爆发后,蒋介石邀请陶希圣等学者在庐山参加茶话会,商讨抗战救国方略,得到汪精卫的赏识。两个月后,陶希圣挟笔从政,与周佛海在武汉创办了全国舆论指导中心“艺文研究会”。

他写了大量文章“分析国际问题,评论国民革命与抗战建国之立场与政策”,成为舆论界风头浪尖的人物。

(陶希圣与两个儿子在太和殿,1937年摄)

1938年,武汉失守,陶希圣情绪陷入低谷,对抗战持悲观态度。他与胡适、周佛海、高宗武等人,同为“低调俱乐部”成员。他追随汪精卫,主张对日“和平运动“,逐渐成为汪精卫集团核心人物之一。

1938年,日本发布近卫声明,“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支持汪精卫的和平运动。与此同时,汪精卫在蒋介石的压力下,出走越南河内,结果秘书又遭刺杀。惊魂未定的汪精卫,于12月29日发表艳电,主张停止抗战,沦为汉奸。

1939年5月,汪精卫在日军的保护下,来到上海,陶希圣也随同前往。11月,受汪精卫指派,陶希圣与“外交部次长”高宗武等人,与日方谈判,商议双方权益。

日方抛出了《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完全抛弃了“近卫声明”的立场,而要对外交、教育、宣传、文化及军事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还要承认日本在中国的各种特权,承认各地驻兵权等等。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12月30日,汪精卫签署密约,全面投降日本)

陶希圣拒绝签约,对汪精卫在谈判中无底线的退让,感到无比失望。他与高宗武联系了上海的杜月笙,偷梁换柱,偷偷离开上海,逃往香港。

1940年1月(41岁),陶希圣与高宗武宣布脱离汪精卫,联名揭发“汪日密约”。1月22日,香港《大公报》头版《高宗武陶希圣携港发表,汪兆铭卖国条件全文》发表。全国各地报纸纷纷转载,一时举国哗然,万民激愤!

汪精卫卖国行径和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公之于众,全国抗日热情高涨。这一事件轰动中外,史称“高陶事件”!

1941年(42岁),陶希圣脱离汪精卫后留在香港,直到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1942年2月,陶希圣辗转回到重庆,经陈布雷引荐,见到蒋介石。

对他的过去,蒋介石不予追究,还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委员长侍从室组长,成为自己的亲信。陶希圣对蒋介石感激涕零,披肝沥胆。

此时,中国抗战已转入战略反攻阶段,蒋介石想写一本书,分析战争形式和前途,向世界宣布中国必胜的决心和意志。由于陈布雷身体不佳,于是由陶希圣代为执笔。

1943年3月(44岁),陶希圣代蒋介石执笔的《中国之命运》出版。该书宣扬中国传统道德,反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拟定抗战后的建国方略。蒋介石对此书非常重视,一个月内印刷了超过300版次,全国人人皆知。

1945年,抗战胜利,陈布雷去世,陶希圣成了蒋介石的新“文胆”。之后蒋介石的文稿大多由陶希圣代笔撰写,包括流传甚广的《苏俄在中国》等。

1949年,国民党战败后,陶希圣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1968年(69岁),陶希圣以“中央日报”董事长身份退休。1988年6月27日(89岁),在台北逝世。

临死前,他这样评价自己:“书生论政,论政犹是书生”。

(1967年4月5日,陶希圣、高宗武重逢于敦巴顿橡树园)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728篇作品,营员“凌空子”的第53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