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历时一个月的阿拉曼战役,不仅预示着英军在非洲全面展开反攻,而且有力配合了盟军登陆非洲的“火炬行动”。对于英国来说,这是自二战以来取得的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让丘吉尔在盟国中的说话分量,底气十足。
在丘吉尔看来,有了美军的加入,解放非洲指日可待,但接下来的战斗一打就是半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看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不会轻易就范,而蒙哥马利的谨慎和好大喜功,更是让美军将领看不惯,双方的“明争暗斗”开始了。
英军狂追两千多公里,也面临着后勤补给的困难。
“非洲军团”的一泻千里,确实振奋着英军的斗志,英国人对一口作气地将“非洲军团”,赶出非洲充满着期待。但蒙哥马利却不这么看,他更希望隆美尔停滞不前,以便能够就地歼灭。因为远距离追击,补给不能及时跟进是最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胜利面前,唯有蒙哥马利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认为,在阿拉曼战役被歼灭的,大都是实力较差的意大利军队,撤退的德军部队实力依然不能小觑,继续进攻必须依赖于充足的后勤保障。为此,他将目标放在了的黎波里,这是为何?
首先,隆美尔败于阿拉曼战役的根本原因是物资匮乏,尤其是燃料。如今,英军的后勤保障速度跟不上部队追击的速度,再加上长达两千多公里的战线,加剧了物资补给的困难。只有占领的黎波里,依托港口建立战略基地,才能保障继续进攻。
其次,的黎波里是意大利在非洲仅存的一个城市,是维系德意联军进攻非洲的重要港口,也是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政治意义重大。一旦拿下来,对打击轴心国的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能极大的鼓舞盟军士气,坚定反攻决心。
关键的是,拿下的黎波里,预示着盟军彻底切断了“非洲军团”的海上补给通道,而盟军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补充,一正一反,定会加快战役的进程。如今,英军第8集团军不得不停止在距的黎波里370公里处,等待物资的补充。
在蒙哥马利看来,攻占的黎波里,部队需要足够10天所需的汽油、弹药等物资。尽管有人建议一鼓作气继续进攻,但他依然采取稳妥的方式积蓄力量,他不能意气用事,让部队落得和“非洲军团”同样的下场,更不愿给隆美尔翻盘的机会。
然而,隆美尔是不可能轻易言败的。
1943年的1月15日,蒙哥马利在积蓄了足够的实力,用了8天攻占了战略要地——的黎波里。消息传到国内,英国人欢欣鼓舞、欣喜若狂,更让远在卡萨布兰卡,参加同盟国会议的丘吉尔底气十足、信心百倍。这个节点,英国人拿捏得很到位。
要知道,卡萨布兰卡会议就是商讨,关于盟军下步军事行动统一指挥的问题。日渐衰落的大英帝国,为了强调自己的主导地位,以及获取更大的利益,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自然增加了商讨的筹码。精明的丘吉尔十分清楚与美国人如何讨价还价。
果不其然,双方一致确定由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总司令;并将所有在非洲的同盟国军队合编为第18集团军群,司令由盟军副总司令亚历山大兼任。这样的人事安排,就是将盟军的军事行动指挥权,由英国人牢牢掌握,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不过,在隆美尔眼里,盟军在东、西两个方向对德军进行夹击,的黎波里并不是其理想的反击之敌,早早率领“非洲军团”残部继续撤退,并寻找盟军的“漏洞”。他可是一个不轻易言败的人,他需要组织一场反击,拿回属于自己的荣誉。
让他高兴的是,一向想争功的美军第2军,已经冒进到凯塞林山口附近,与东线的英军拉开了相当长的距离。狡猾的隆美尔趁盟军的合围没有形成、立足未稳之际,组织2个装甲师果断出击,重创美第2军,给美国人好好地“上了一课”。
这场战术性质的胜利,并没有改变德军的颓势。在蒙哥马利的支援下,隆美尔放弃继续扩大战果的意图。这是他在非洲的最后一役。实力上的悬殊,让他决定放弃非洲尽早撤军,却遭到了德国元首的拒绝,并让他移交指挥权,回国治病。
没有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实力大减,但为了确保英军的胜算更大,亚历山大命令恢复元气的美第2军首先发起攻击,策应和支援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进攻。这种明显的“偏心”,让美军将领十分看不惯,双方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蒙哥马利传》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