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肚子黑尾巴的鹅喉羚,雄兽的脖子为何会变大?

在青海西北部,神秘的柴达木盆地,四周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在柴达木盆地里,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连绵起伏的沙丘地,气候恶劣,却有一种白肚子黑尾巴的濒危野兽生活在这里。

这种濒危的野生动物就是鹅喉羚,耐寒耐热耐渴,生命力顽强,完全能够适应戈壁、荒漠的贫瘠荒凉,一代代繁衍生存。

鹅喉羚通常栖息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国内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内蒙古、新疆准噶尔盆地、叶尔羌河流域至罗布泊的荒漠。

01头顶一对黑色弯角,白肚子黑尾巴,雄兽发情脖子会变大

鹅喉羚俗称长尾黄羊,是牛科、羚羊亚科、瞪羚属的一种动物,有4个亚种。哈萨克族牧民称鹅喉羚为“卡拉克依路克”,汉语意为“黑尾巴的羊”。

在羚羊家族里,鹅喉羚个头不算高大,体重约25千克左右,但四肢矫健,身姿灵活,从外表也是蛮帅气的。

头上长了一对黑色的弯曲的角,角尖朝内,上面还有环状横棱,年龄越长横棱圈数越多。相对来说,雌性鹅喉羚的角较短,有的甚至都看不出明显的角。

鹅喉羚的体色搭配得挺有个性的,背部是沙黄色或棕黄色,腹部、臀部以及四肢内侧却是白色的,身后长了一根黑色的尾巴。背部体色与荒漠地区环境的颜色相近,有利于隐藏、保护自己。

此外,白肚子黑尾巴的鹅喉羚还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雄性鹅喉羚的脖子下有甲状腺肿,在发情时会变大,就像肿了一块,形状还挺像鹅喉,所以才被命名为鹅喉羚。

02觅食时不停地摇尾巴,从植物中获取水分

生活在干旱、植被稀少的荒漠地带,环境恶劣,食物短缺,相当具有考验性。鹅喉羚十分耐渴,可以长时间不饮水,仅从吃进去的植物中获取身体所需的水分。

长在荒漠里的很多植物,都能成为鹅喉羚的食物,禾本科、藜科、菊科、豆科、紫草科等植物,多汁的植物尤其受欢迎。

鹅喉羚觅食比较有规律性,夏季灼热,就在清晨与黄昏的时间段去觅食,甚至在夜晚也会去采食。

冬季食物更少了,鹅喉羚不得不加长觅食时间,那些干枯的植物,对它们来说就是珍贵的食物。为了增加采食效率,鹅喉羚会边吃边走,途中偶尔休息两次。

在觅食的过程中,鹅喉羚有个习惯,它们会不停地摇动尾巴。行动从容缓慢,但黑色尾巴却摇得欢快,也许是为了让同伴知道自己的位置,也许是在向同伴传达信息,告诉同伴这里安全。

03夏季喜欢挖坑躺进去,能够调节体温,减少身体水分蒸发

鹅喉羚生在干旱的荒漠里,夏季炎热,冬季严寒,不仅年温差大,就连日温差也大。

夏季白天炎热,地表温度很高,夜晚气温就会下降,鹅喉羚为了生存也是拼了,学会了一些聪明的方法。

为了避暑,它们会待在山丘的阴凉处,而且会用前蹄刨土,很有耐心,直到刨出一个土坑,自己躺进去,身体接触较为凉快的土,比站在地面上舒服多了。

当环境温度远高于体温时,身体容易脱水,鹅喉羚还会自动调节自身的体温,通过提高基础体温,来避免身体脱水。

鹅喉羚不仅能耐热耐渴,耐寒性却不及藏羚羊,所以每年秋末冬初时,鹅喉羚都会集合成几十只的大群进行迁徙。

从盆地海拔高的地方,向比较温暖的地方迁移,为了躲避严寒,也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第二年春天返回。

04拥有4个“喷气式”气囊,奔跑时速达60千米,遇到天敌就夹着尾巴跑

荒漠戈壁里,没有遮挡物,当鹅喉羚遇到猎食动物,只能快速奔逃。一旦发现天敌,鹅喉羚会给同伴发出警报,同时夹着尾巴逃跑,这样是为了不让天敌通过黑尾巴发现自己。

动植物研究专家董得红教授,在监测研究鹅喉羚时发现,它每小时能跑约60千米。在茫茫戈壁上,眨眼间就跑没影了。跑得快,也是一项本领,经过动物学家们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鹅喉羚身上。

有“秘密武器”,鹅喉羚乳房的两侧和鼠蹊部的前面都各有1个“大袋”,开口朝下,结构类似于袋鼠类动物的育婴袋,但却要小得多。

鹅喉羚身上的4个“大袋”,相当于4个“喷气式”气囊,当它们在奔跑时,这4个气囊会喷出气体,起到推动身体前移的作用。

结语

鹅喉羚是濒危野生动物,珍稀罕见,在荒漠戈壁的恶劣环境里,鹅喉羚却能自由奔跑,自在生存,生命力十分顽强。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国家动物博物馆、央视一套、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