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8月15日,稻作学家周拾禄诞生

摘要:我是老而不残,病而不弱,要以有生之年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周拾禄

周拾禄,1897年8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一个农村。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后留校从事水稻研究。1931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1933年回国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1936年,全国稻麦改进所成立,他被任命为技正,主持水稻改良工作。1941年,周拾禄任江西中正大学农学院院长,从事农业教育事业。1951年,周拾禄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南京分社副主委,第三、第四届中央委员。此外,他还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理事、全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理事等。1979年,周拾禄在南京逝世。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广东大米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多依靠从外国进口。周拾禄经过调查提出提高国产大米品质,设立稻米检验所的建议。随即,全国稻米检验监理处成立,下设湘、赣、皖三省稻米检验所。此举为湘米销粤,抵制洋米进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拾禄对近代水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水稻品种的鉴定上。1935年,周拾禄移植了日本进行水稻品种整理的方法,并加以补充和完善,从而制订出了一项整理地方水稻品种的方法。对中国水稻品种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著名的中籼品种帽子头、中农4号就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

此外,周拾禄还根据自己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提出粳稻起源新假说。稻种起源曾是国内外学者争论多年的话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同意野生稻演化为籼稻,再由籼稻演化为和粳稻的说法。可是,周拾禄却不这么认为。他从植物学、考古学、史学、地学多方面论证得出籼稻起源于中国江淮下游的结论。此种说法在40年后,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1989年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严文明经过对中国出土的炭化米遗址分布,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现其观点已成为各国学者的共识。

周拾禄一生致力于水稻科学的研究。即使晚年病魔缠身,他也没有放下工作。“我是老而不残,病而不弱,要以有生之年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周老凭借非凡的毅力与病魔抗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坚持《稻作科学技术》的撰写,50万字的巨著都是他亲手制表、绘图、誊写。

参考资料:

1. 《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 人物卷 》 - 《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编委会编 2012

2. 《东南大学校友业绩丛书第1卷 》 - 孙文治主编;朱建设,徐浦伟,戴清副主编 2002

3.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 第一分册 》 - 钱伟长总主编 2011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