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见如来“秒怂”,是怕他头上的疙瘩?

86版的《西游记》可以算得上影响了之后出生的所有人,应该经典的造型和离奇的故事,也让《西游记》成为了四大名著之首,是大家最了解的古典著作之一。

想必在很多人小的时候就有玩儿过关于《西游记》的角色扮演游戏,很多人肯定会先抢着当孙悟空,可聪明的孩子则会选择做如来佛祖,因为在电视剧中,如来佛祖就是最厉害的神仙,就连孙悟空都很被他很轻松地压在五指山下。

这段剧情,即便童年看过到现在也是印象深刻,而从当时孙悟空对如来的忌惮,也能由此感受到如来佛祖的实力确实非同凡响。

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有的时候还会争议,到底是玉皇大帝厉害还是如来佛祖厉害?

有的人说玉皇大帝更厉害,因为他能指挥如来佛祖,但也有人说玉皇大帝都被打到桌子下面了,肯定是如来佛祖更厉害。

其实就神话故事来说,他们的实力谁强谁弱真的说不清楚,但从外貌来看,好像还是如来佛祖技高一筹。

在《西游记》里,玉皇大帝的外观与常人无异,而如来佛祖的形象很多人第一次见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惑,为什么他的头上有那么多疙瘩?

关于这个形象,《西游记》在拍摄时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因为在《金刚经》中就说过:“若以声闻我,以相寻我,是人行邪见,不能见如来”。意思是:如来是没有固定心态的,根本就无法用过声音和样貌去找到他。

因此,《西游记》在拍摄时,只好通过各种揣测塑造了他的形象,而最让大家奇怪的还是头上的那些疙瘩。

对于这些疙瘩的由来,主要有3种猜测:

最戏谑的说法源自释迦摩尼的名字,释迦是一种水果,摩尼是宝珠的意识,而释迦这种水果的样子就像如来的头,因此这种水果也叫“佛头果”。

相对靠谱的解释是释迦摩尼的民族特色,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卷发,因此流传下来很多佛像也是这样的造型。但你细看就会发现,佛像的疙瘩是一个一个的卷发,并非像《西游记》如来佛祖那样的疙瘩,不过这样的造型也已经是很接近了。

而最令人信服的说法就是:如来佛祖头上的疙瘩其实是“肉髻”。

因为有种说法:在佛界中,只有达到很高等级的佛,才会长出肉髻,而如来佛祖的肉髻在佛中也是最高的相。有它的存在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如来佛的实力,这也是孙悟空见到如来佛祖秒怂的原因。

刚开始孙悟空大闹天宫其实也是犯了“无知无畏”的罪,当时他不怕如来佛祖,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这些,后来在知道这些事情之后,他才有了敬畏心,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一般也不敢去麻烦如来佛祖。

而孙悟空最后也是修得真身,分封为斗战胜佛,那时候他刚刚步入佛三十二相的第一层,而如来佛祖很早就已经是最后一层了。

每日心选原创内容,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