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战役中,蒙哥马利凭什么能火线晋升为军长?

1940年5月,德国入侵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仅5天荷兰投降。按照德军计划,将英法联军主力吸引至比利时,A集团军群通过阿登山区一路推进,完成对英法联军主力的围歼。蒙哥马利的第3师作为军主力,奉命开进比利时。

但比利时仍然做着“中立”的美梦,并不希望英法联军“帮忙”,双方在交接防区上出现了重大分歧,比利时军官不同意第3师接管自己的防线,蒙哥马利则借机将部队安排在比利时部队的后方设防,正好看看德军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战斗如期而至,不仅比利时军队一触即溃,就连侧翼的法军,也丢下第3师仓皇逃跑。也就是说,蒙哥马利不撤退的话,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让他又气又恼,战斗还未开始,部队就面临如此险恶的局面,只得指挥部队开始有序撤退。

仅过10天,德军7个装甲师完成了对40万英法联军的包围。英国远征军司令部做出了,在这场战役中唯一正确的决定,向敦刻尔克撤退,并由此退回英国本土。让蒙哥马利没有想到的是,他被任命为第2军军长,建立一道防线,掩护撤退。

为什么是他呢?首先,撤退更能看出指挥官的水平。面对汹涌而来的德军,英军各部惊慌失措,掉队的、走散的比比皆是,只有第3师采取有序撤退,成建制的抵达敦刻尔克附近,并根据命令迅速建立了一道防线,足见蒙哥马利的指挥能力。

其次,在第2军的几个师长中,蒙哥马利可以说是资历最浅的,但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其他的师长要么年龄太大,要么就是“混事”的庸才。危急时刻,蒙哥马利保持着军人的临危不惧、忠于职守,也就是说,只有他能挑起大梁。

更关键的是,是军长布鲁克中将的推荐。作为蒙哥马利的老上级,私下更是多年的老朋友,尽管也经常呵斥他,但都是出于爱护。所以,第一个想到由蒙哥马利接替他的职务。如今,英国远征军上下想的只有一条,如何安全撤回国内。

蒙哥马利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唯一亮点,就是撤得漂亮。

1940年5月25日,英国为救出被围在敦刻尔克地区的近40万英法联军,决定实施“发电机计划”。蒙哥马利率领第2军,与兄弟部队构筑一道环形防线,掩护主力撤退。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第2军也要成建制的撤退,他该如何指挥呢?

一是,动用全军的工兵部队,将运输车辆驶入大海并加固固定,构筑一条简易码头。尽管天气恶劣,几乎无法进行工兵作业,但官兵们还是完成了任务。同时,在海滩上设立一个接待站,负责协调和指挥各部队按序登船,严禁出现混乱场面。

二是,面对围攻上来的德军,采取边打边撤的战术。蒙哥马利要求各防御部队,在炮兵和空军的支援下坚决予以阻击。等夜深战斗停息后,各部交替掩护撤出战斗,并要求不准大声喧哗,分批撤出战斗,给对手造成未撤走的假象。

重要的是,第2军撤出后,及时与担任后卫的第1军取得联系,通知他们也可以撤了。就这样,蒙哥马利的部队共有6.4万人到达英国,几乎是“全须全尾”地带回,让上级赞叹不已。不过,他心里十分清楚,德军的突然不进攻,是成功的关键。

这次远征,蒙哥马利的部队几乎没有什么正面交锋,就这么“灰头土脸”回国,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将所有的懊恼向英军参谋总长发泄,提出解除某些将领的职务,甚至远征军司令也在其列,提议由自己的老上级布鲁克中将担任指挥。

蒙哥马利这一通发泄,立刻引发英军高层的震动,纷纷指责他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就连他的老上级也写信劝诫他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到处树敌。但蒙哥马利的做法得到广大中下级军官的支持,也纷纷上书,解除英军中养尊处优的高官。

法国战役,给蒙哥马利很好的上了一课。尽管他正视英德两军的差距,但没有想到差距会这么大,尤其是装甲部队的运用,几乎领先英军20年。更让他不甘心的是,在英军中装备最好的第3师,甚至连一个回合都招架不住,就被迫撤退了。

痛定思痛,英军的体制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也就有了蒙哥马利到处宣泄对英军高层的不满。当然,随之清醒的还有刚就任首相的丘吉尔,他一面向美国盟友请求支援,尤其是先进装备,一面在英军内部开始“大换血”,提拔有能力的人,蒙哥马利就是其中之一。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蒙哥马利传》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