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大白吗?一个超级IP的产生

大白:一个超级IP的产生

15年,《超能陆战队》热播后,用输入法打出“dabai”的拼音,默认词库就会出现“(●—●)”的表情,这是迪士尼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中“Baymax”的形象,中国观众更愿意称他为“大白”。

内地票房超过5亿元人民币、“萌翻”中国人的“大白”,也成为好莱坞IP赢得全球市场的新样板。

与之前的《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X战警》不同,《超能陆战队》漫画本身远不能称为“强势IP”。这次从动漫到电影的改编,事实上还面临着两种不同电影文化的内部冲突。

在“IP”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热词的情况下,从漫画中的“怪物”到电影“大白”的变化,足以给中国人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不强势的IP

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在1939年出版了第一本漫画,并创造了自己的第一个超级英雄形象——可以在水下生活的“纳摩王子”。至今它已经拥有8000多个动漫角色的版权。

就风靡程度来说,《超能陆战队》显然不如《复仇者联盟》、《X战警》系列人物。电影《超能陆战队》上映前,漫威漫画的中国粉丝网站上都无法找到原漫画的介绍。

漫画《超能陆战队》创作于1998年,讲述发生在东京和纽约的故事。其情节也在极力纳入到《复仇者联盟》和《X战警》系列中,比如“大白”曾经被打入异次元空间、被雷神营救。

其实在漫威漫画的世界中,《复仇者联盟》、《X战警》永远是主角。围绕它们中的主角、配角会创作出不同的分支漫画。《超能陆战队》就是这些“小漫画”中的一个。

也可以说,它们中的主角之所以被画出来,是为了配合配角——《复仇者联盟》、《X战警》中人物的存在。

漫画《超能陆战队》也和《复仇者联盟》、《X战警》的气氛非常相似:日本军工企业的秘密布局、探索新的武器,有变种人和超能力,“陆战队”成员也是包括忍者在内的士兵。

“大白”则是名副其实的“铁甲怪物”,其原名也是“Monster Baymax”。

但是按照制片人罗伊·康利的解释,漫威的许多电影作品很成功,所以他并不想改编漫威的知名漫画,而在“寻找一部可以被同化、纳入迪士尼宇宙的潜力之作”。相比漫画,影片中90%的内容都是原创。

2008年底,迪士尼公司以超过42亿美元收购漫威漫画公司。当时对于这笔交易的一个解释是,动画电影巨头迪士尼公司一直因“公主系列”受到男孩们的排斥,收购漫威漫画公司是其赢得男性——以及背后庞大衍生市场的最快捷举措。

此后,迪斯尼旗下漫威漫画公司继续推出超级英雄系列,但还从未用漫威人物创作一个符合迪士尼风格、老少皆宜的IP形象。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孙立军告诉本刊记者,迪士尼在选择IP时是策划团队与营销团队共同完成的,虽然《超能陆战队》原始IP受众少,但更利于“二次创作”。

《超能陆战队》在5个“漫威形象”的竞争中赢得了改编机会。

结果,在这个也叫《HERO 6》的漫画中,6个主角中的日本武士变为美国黑人,符合了美国影片中通常要有黑人平衡种族比例的原则。漫画中本来有亚裔色彩的配角也都变成了白种人,主角小宏则从标准的日本小学生变为亚裔,所有军人配角都成为了新潮的极客。

在多年从事电影营销的李泽清看来,这种设置最容易被美国主流市场所接受,“迪士尼作这样的改编可谓驾轻就熟。”他告诉本刊记者。

孙立军更看重的则是“混搭感”:电影的发生地点“旧京山”是“旧金山”与“东京”的混合体,在带给本土观众异域风情的同时让更多亚洲观众有代入感,“这是考虑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暖男”如何出世

在动漫电影《小门神》的制作人于洲看来,电影《超能陆战队》的关键是将漫威传统的超级英雄打造为“暖男”。

漫画中的“大白”是一个金属制造的机器人,平常身着西装,战斗时变身为重型机器人、更像“大号钢铁侠”。电影中“大白”则变成了一个由气体填充、聚乙烯材料包裹的医疗机器人。

霍尔曾将“大白”与龙猫作类比:“在西方文化中科技常常扮演坏人或敌人,或者要统治这个世界,比如《终结者》。但在日本就是另一幅景象。”

制作者改变了“漫威世界”的传统规则——科技创造危险,而变成了“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这种呆萌的形象也与时代深深契合。于洲发现,现在年轻人对英雄式的人物产生审美疲劳,“大白”这样可靠、温暖的形象会更讨喜,展现出的可信赖、忠诚的品质也是大众愿意接受的。

孙立军把这种改编称为“硬英雄变软”:“大白”本身并没有超级英雄式的形象,但却有着超级英雄一样的能力,还特别关心体贴,喜欢拥抱,这种故意的“示弱”,会吸引更多的孩子与女性观众。

在塑造“耐倍力”一般的“大白”之前,导演们观看了从《星球大战》到《终结者》、几乎所有成功的机器人形象。后来动画师一语中的:要让机器人显得亲切,必须让人放心拥抱它。

导演们于是拜访了多位机器人专家,去了解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他们终于发现科学家正在研发可以充气膨胀的医用机器人,也找到了“可以拥抱”的机器人。

除了躯体,“大白”极简的面部设计是另一个“软化”的关键:通过眨眼、闭眼、肢体语言沟通,反而更容易吸引观众融入角色。这是导演霍尔在一次日本考察中发现的日式风铃,用一条细长豁口连接两个孔,来设计一条线连接两只眼睛。

《超能陆战队》剧中角色

“大白”的“卖萌”,也体现了迪士尼的许多传统技巧:比如精心设计的走路姿势。

导演从自然界中选出走路姿势“最萌”的三种——婴儿走路、穿尿不湿的婴儿走路和企鹅宝宝走路。动画师据此做了三个版本,最终选定企鹅宝宝。

至于从华丽铁甲变成为白色造型,则形成了色彩视觉上的反差,使得画面更有层次感。

孙立军介绍,《超能陆战队》中夜景戏较多,如果一直黑下来,观众佩戴3D眼镜观看会很不舒服。“大白”硕大的身形正好弥补了这点。他认为这样的画面配制,“即便是黑白片也会很好看。”

这也再次佐证了迪士尼的口号,“艺术挑战技术,技术启发艺术”。孙立军对此也非常羡慕:这样简洁又有突出特征的影像几乎是令人过目不忘。

他认为,迪士尼式的“规律”几乎可以变为“真理”。

从超级英雄到家庭偶像

在电影《超能陆战队》中,暴力是个既无法回避又需要克服的问题。按照“迪士尼传统”,解决之道就是搞笑化。

孙立军说,以搞笑与虚写的方式弱化暴力,不追求可看性里的残酷性,如此更符合孩子与女性观众的口味。

与漫画相比,电影《超能陆战队》的受众更广,所展现的内容也更具普世接受度。孙立军将其拆分为“全龄化”与“全球化”。

漫威漫画的受众主体是青少年,迪士尼动画则是儿童以及家长。受众的不同决定了整部电影的风格、背景设定以及价值观念。

这个具体的区别就是:漫威漫画“暴力至上”背景下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和迪士尼的友谊、善良、勇敢以及宽容。

在电影里,小宏为给哥哥报仇要求“大白”攻击教授,但被“大白”拒绝;小宏替换了“大白”的芯片,却差点伤害了小宏的伙伴。

从小宏的误入歧途到幡然醒悟的过程,也正是迪士尼价值观重新塑造的过程。最终,友情与宽容成为主调。

而在漫威漫画中,邪恶之徒在一部影片和系列剧的最后一定要被消灭,从而使正义得伸张。

用导演霍尔的话说,他要做的是向大家展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真正的超级英雄”。

这个原因,就是“爱与宽容”——典型的迪士尼式故事,“合家欢的类型”,孙立军说。

无论如何,“大白”其实都是一个最老套的美国故事。只是在面对不同市场、不同受众时,它实现了从超级英雄到家庭偶像的IP变身。

作者:高海博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