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北宋的军事实力,许多人给出的评价都是两个字:渣渣。北宋军队在开国初期表现还算差强人意,可越到后面越是不行。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北方金国仅出动了十几万人的军队,结果只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将偌大一个北宋王朝给灭国了,宋军基本上没形成有效抵抗。那么北宋后期真就那么不堪一击吗?其实也未必,关键还得看当家人是谁。事实上,就在北宋倒数第二个皇帝宋哲宗执政时期,北宋还有过极为辉煌的战绩,那便是围绕平夏城修筑前后爆发的“平夏城之战”。
宋哲宗是北宋第七位皇帝,他不满十岁登基称帝,由年纪太小,因此实际朝政大权都掌握在他的祖母、皇太后高滔滔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宋哲宗就是朝堂上的一件摆设,军国大事全部由高太后做主。没人过问他的意见,也没人在意他的意见。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这才得以亲政,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大宋天子。朝臣们马上就发现,原先什么都不知道的宋哲宗好像突然变了个人,处事雷厉风行,刚毅果断。他大批罢用旧党成员(即当初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大臣),并将之前被高太后贬至全国各地的新党成员(即当初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大臣)召回朝廷,委以要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担任首相的章惇;另一个是本文主角、后来主持对西夏战事的章楶(两人是堂兄弟)。
高太后摄政期间,北宋的政策是外软内硬。对西北的西夏要笑脸相迎,人家打你左脸,你还要伸出右脸让他多打几下。对内部的新党成员则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宋哲宗和他的新班底掌权后,北宋形势立即改变,无论是对外部的西夏,还是对内部的旧党成员,都处处彰显着强硬风格。西夏军队多次侵入宋境劫掠,都遭到宋军强烈抵抗,造成了不小损失。
如此一来,西夏人倒是先懵了。你小宋不是说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吗?咋还说话不算数呢?不管三七二十一,西夏人决定来一次大行动教训一下北宋,好让宋朝小皇帝知道在西北一带谁才是老大。
当时章楶被朝廷派往西北主持对西夏的战事。他下令让军队在宋夏两国的关键节点胡芦河川一带筑起两座城,分别是:平夏城(主城,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北)和灵平寨(副城)。西夏方面担心北宋这两座城建造完成后将对西夏形成严重威胁,于是便出动大军发起攻击。章楶命宋军在离平夏城100里内与西夏军展开决战,为什么要规定是100里呢?因为一方面在这段范围内,宋军可以充分发挥地势条件上的主场优势;另一方面,当时的首要任务是筑城,不是决战,因此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着筑城展开。
宋夏两军在没烟峡一带正式交锋,第一场较量下来,双方各有损失,但宋军为筑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前后只用了22天时间,平夏城和灵平寨就矗立在了西北战场最前线。在此不得不说,中国人“基建狂魔”的称号其实是有悠久传统的。
平夏城竣工后的第5天,十几万西夏大军带着各种攻城器械浩浩荡荡地开到平夏城,第一次平夏城之战随即打响。西夏人打算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强行将平夏城拿下,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当西夏大军埋头苦干忙着拆城的时候。北宋熙河军名将姚雄率领的7000伏兵突然杀出,拦腰截断了西夏大军,平夏城里的守城部队也迅速出击里应外合,结果西夏军迅速溃败,投降人数高达3万。
西夏人不甘心失败,于是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后,元符元年(1098年)十月,掌握西夏朝政大权的梁皇太后亲率30万大军再次向平夏城杀来。平夏城虽然位置很重要,但毕竟只用了二十二天就完成建造,论城池牢固程度远不能与开封、太原这些大城市相比。因此在梁皇太后眼中,拿下平夏城是杀鸡用牛刀,只要西北其他各路宋军过来驰援,就能让这里成为针对宋军的屠宰场。
第二次平夏城之战打响后,30万西夏大军做了两手安排:西夏名将嵬名阿埋率本部兵马负责攻城,其余军队沿平夏城周围各关键节点展开布防,远近搭配形成梯次,准备对宋军实施一次漂亮的围点打援,让宋军再次品尝宋神宗时期“永乐城之战”的苦果。不得不说,梁皇太后虽然在当时人眼中是一介女流,但她在战术安排方面确实也称得上是一位优秀指挥官。然而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章楶指挥下的宋军却再也不是元祐(宋哲宗第一个年号,当时北宋由高滔滔和旧党主政)时期的宋军了。四路北宋西军(泾源路、环庆路、秦凤路、熙河路)在各自主帅的带领下,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带着援军绕过西夏人的布防直接出现在平夏城周边。西夏人围点打援的计划泡汤,取而代之的宋军里应外合,中间开花。
第二次平夏城之战对宋夏两国来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因此战事进行得异常艰难。在经过近半个月交锋后,西夏这边先撑不住了。原来宋军先是劫了西夏军队的粮道,后又利用大风天气火攻西夏军营。这一连套动作相当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结合体,西夏30万大军彻底崩溃了……战后盘点,西夏军队活着回去的不足一半,武器装备、战马辎重方面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要知道此战西夏相当于将整个国运都押上了,结果却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更为可怕的是,章楶已经磨刀霍霍率领大宋西军向西夏进军,每个西夏人都知道,这回是真的要完了!
然而有时候命运这东西真的就是老天注定。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宋将要迎来中兴的时候,开封城里却传出噩耗:宋哲宗驾崩了。于是前线军事行动一律停止,宋夏两国关系又重新回到老路上来。对于北宋而言,拥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宋哲宗离世无疑是极为重大的损失,但更大灾难是接任宋哲宗皇位的是他的皇十一弟赵佶,史称宋徽宗。北宋的末日在这皇位更替一刻基本就已成了定居。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