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之畔,诗礼传家

岷江之畔,诗礼传家

“明月幾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句飘荡在空中的时候,我们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到一千多年前:苏东坡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之下,写下了这首思念故乡的美丽诗句呢?

苏东坡的故乡在四川省眉山市。那个小城,走出了名贯中华的苏门三大家。

从故居到祠堂

古老的茶马古道上,有很长一段是沿着岷江蜿蜒前行的。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是喝着岷江水吟诵出流芳百世的锦绣诗句的,杜甫就是一例——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苏洵和苏轼(苏东坡)、苏辙的家,就在这鸥鹭翩飞、锦鳞踊跃的岷江边上——眉山市纱縠行南街,这里曾是他们父子三人的出生之地。

苏东坡在《东坡别集》里写道:“昔吾先君、先夫人僦居于眉山之纱縠行。”到元代延祐三年,三苏故居才被改建成了祠堂。

明代洪武二十九年,即1396年,为了纪念苏门三大家,地方官吏重修了三苏祠,130多年后,明嘉靖九年,侍御邱道隆命眉州太守莫钝维不仅扩建了三苏祠,并割九寺庙田产为苏祠祀田。三苏祠明末曾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也就是1665年,当地政府在原址进行了模拟重建。

当年不过占地5亩的中式庭院,历经数百年的扩建,如今已经是一座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形成了“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这里,不仅是一处流淌着文豪风采的古典人文景观,也是迷人的自然景观,更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天人合一的优雅气质。

这里就是三苏老宅

2019年9月,联合考古队对三苏祠博物馆展开考古发掘,这是三苏祠文物保护范围内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也是三苏祠文物保护范围内首次发现有宋代文化遗存。

在当年苏轼、苏辙两兄弟的读书处,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一口古井,在井内发现了一些明清瓷片等物品。于是,大家猜测里面或许能找到兄弟俩小时候使用过的物件。

《寒食帖》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代表了苏轼书法的最高成就,在三苏祠里随处可见。

修缮过程中也有了新发现:一株900多岁的荔枝树,或许就是苏东坡诗句中的原型。1089年,苏东坡在《寄蔡子华》中写道:“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苏东坡追忆了当年离家时,在故宅与友人种植荔枝树的情景,抒发了对家乡的眷念与乡愁。

据三苏祠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这棵荔枝树还活着,偶尔还能结出几个果子。90年代初,荔枝树最终枯死。工作人员将这株枯树在西厢房旁存放了20多年。

在两片保存完好的青瓦片上,发现刻有清朝同治年间的字样,其烧制工艺非常精湛。三苏祠博物馆以此为样本,定制了小青瓦、筒瓦等40余万片,用于三苏祠的保护维修。如今,三苏祠的大门、主殿之上,所用之瓦大多来源于此。

文物部门的专家说,这次考古发掘的最大意义在于,三苏祠是三苏的老宅,以前大多是靠文献记录来佐证,现在通过考古发掘,找到了宋代的文化层,就能直接证明,这里就是真正的三苏老宅。

一门父子三词客

自宋代以后,但凡读书的人,没有不会背诵苏东坡诗文的。“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这些诗句几乎国人可随口即来。

四川眉山的三苏祠,也因“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而享誉中外。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耀古今。三苏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

四川眉山市“三苏祠”( 蒋光耘/ 摄)

如今,三苏祠博物馆里,珍藏和陈列有三苏父子的大量手迹、各种印版和拓版的诗文字画。除此之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撰写了大门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东坡留下的书法是三苏祠的镇馆之宝。《寒食帖》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代表了苏轼书法的最高成就,在三苏祠里随处可见。遗憾的是,这幅字,真迹并不在三苏祠,而在中国台湾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寒食帖》写于湖北黄州,苏东坡当时被朝廷贬谪到那里当了一个“团练副使”。一代大师,居然被贬到一个小县城里当了个保安队副队长,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难怪胸怀鸿鹄之志的苏东坡在《寒食帖》中写道:“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今天我们再看《寒食帖》,依然能深切感受到苏东坡当年那种五雷轰顶、五内俱焚的心境。无论是来自书法还是诗文,哪怕隔了一千年,照样是雷霆万钧,痛彻心扉。

读书重在修身治世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养育孩子的角色并非父亲,而是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母亲,苏家也不例外。对于苏轼和苏辙来说,影响他们最大的不是父亲苏洵,而是母亲程夫人,他们一生的成长和品行,大多来自程夫人对他们从小一点一滴的教诲。

据史书记载,程夫人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远见卓识,18岁同苏洵结婚。苏洵当时不思进取,喜欢游玩,是在程夫人的劝导下,才“从此闭门谢客,日夜攻读”,激发出了惊人的毅力和进取心。两次科考失败后,他又目睹朝纲败坏,便决心不走科举进仕之途,转而潜心研究诸子百家,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程夫人从小教育苏轼、苏辙学圣贤,读书重在修身、治世。“非分之财,分文不能妄取。”她勉夫教子,呕心沥血,享年仅48岁。司马光在为程夫人撰写的《墓志铭》中记述:“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苏洵的父亲苏序轻财好施。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曾巩在为苏洵的父亲苏序作《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中曰:“君轻财好施,急人之病孜孜若不及。岁凶卖田以赈其邻里乡党,至熟,人将偿之,君辞不受。”

苏东坡在杭州办安乐坊,在黄州办育儿会,济民救困,续传慈爱。苏东坡在送别即将做县尉的长子苏迈时,给了他一方砚台,刻有四句铭文:“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在《六事廉为本赋》中,苏东坡认为“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他提出了“节用以廉取”的主张,为当时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开出了开源节流的财政良方。

千年来,各地眉山苏氏在其家族修谱、立祠建房和婚嫁喜庆时,都会张贴写有耕读传家、诗书传家、诗礼传家等内容的对联。

作者:蒋光耘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