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偶得”吉州瓷

“妙手偶得”吉州瓷

江西吉安古称吉州,到了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而改称吉安。名字虽然寓意美好,不过它的地理环境并不优越,整个地势以丘陵为多,交通上也不够便利,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其实远不如名字所期待的那样富庶。

不过,吉州人倒是在“吉泰民安”的愿景之下一直努力着,尤其是自晚唐开始,吉州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开始烧造瓷器发展地方经济。

到了宋代,他们真正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利用缺点大做文章

说起来,吉州烧瓷其实是先天不足的。

这里土质粗糙,色泽灰黄并且含砂量大,根本无法像江西北部的景德镇那样烧成胎质纯净、釉色淡雅的瓷器,只能烧成一些供民间日常使用的黑釉粗瓷,在五大名窑和龙泉、景德镇烧成的“高档”瓷器面前似乎有点抬不起头。

不过,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吉安人很理解这句话的意味。

既然没有办法改变原材料的“乡土气息”,工匠们干脆想办法利用这些缺点大做文章,不仅把民间泼辣随意、粗服乱头的趣味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一种大俗大雅的妙趣,还别出心裁地把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树林枝叶作为装饰,形成一种妙手偶得的效果,让吉州窑因此在中国陶瓷史上独具一格,无法被忽视。

只有看到了吉州窑的茶碗,我们才会相信吉州被人赞为“江南望郡”“才子之乡”真不是吹牛,毕竟这里出过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这样的大才子,连工匠也格外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的木叶碗不仅在国内受到珍爱,更让奉行“禅茶一味”的日本人着迷。在日本人眼里,这种洒脱不羁、浑然求真的茶器成了禅意最好的代表,日本人也尊称吉州窑的茶碗为“天目”。

浑然天成的意趣

吉州窑的发迹源于北宋年间兴起的一种新的饮茶风尚——斗茶。

宋代人冲泡茶叶并不像今天一样保持着茶叶完整的形态,他们先要把茶叶研成细末,再加入香料和米膏(淀粉一类的东西),以求茶色达到纯白。宋代的斗茶不仅要斗谁的茶色更白,还要斗汤花,也就是茶叶泛起的细小泡沫,谁的泡沫能均匀地结在碗沿边上,并且保持得时间更久,谁冲泡的茶就能获胜。

为了更好地衬托茶色之白,观察汤花的痕迹,茶碗的釉色以黑色为佳,吉州窑的黑釉就在此时开始受到青睐。

不过这黑釉并不是一块死板的黑色。由于釉水中富含金属元素,它们在高温熔融之后会略略向下流动,所以烧成之后,器壁上会留下一道道又细又密的痕迹,这些金属元素在烧成后颜色会略浅一点,并且微微泛光,看上去更像是油光水滑的兔子毛,这种特殊的茶碗就被形象地称为兔毫盏。这种浑然天成的意趣非人力所能操控,所以在当时品相完美的兔毫盏已被视为珍品,连宋徽宗都专门写诗夸过它。

有了世人的认可,又备受皇帝赞赏,窑工们当然更加有干劲,他们又有意调制不同的原料施于黑釉表面,在高温当中它们会与釉水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星星点点的白斑,这种效果就被称为油滴或鹧鸪斑。

大胆的工匠又尝试着把黄褐色和黑色两种颜色的釉料随意点洒在表面,烧制过程当中,两种釉水流淌融合,形成像玳瑁一样黑褐相间的斑纹,被称为玳瑁斑。

这些效果都出自匠人的大刀阔斧,并不小心翼翼地追求细致规整,带着一种出其不意、大巧不工的趣味。在出窑之前,谁都无法预料它们会是什么样的效果,这种神秘就更让世人心驰神往。

贴花“神技”

凭借兔毫、油滴斑、玳瑁斑,吉州窑已经足够争得一席之地了,但真正最大限度地体现吉州人的创意,并让他们在历代的能工巧匠当中拥有不朽声名的,是贴花工艺。

吉州窑的贴花工艺分两种:剪纸贴花和木叶贴花。

扬州博物馆展出的南宋吉州窑白釉黑彩花卉纹长颈瓶

剪纸贴花或许是工匠们在贴窗花时的灵光一现。

窑工们把剪成各种花样的纸片贴在施了黑釉的碗壁上,再罩上一层较浅的褐黄色釉,随即再剥去剪纸,这些部位的褐黄色釉也就随之被带走,只留下黑色的底釉,待高温烧成后,留有褐黄釉的地方色彩较浅,黑釉上的贴花纹样便显现出来,花纹带着粗犷淳朴的民间气息,黄褐釉和黄釉又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显得更加活泼有趣。

剪纸贴花的花样极其丰富,民间喜爱的花卉植物、龙凤呈祥等图案是其中的大宗,更有把福、吉等美好的字样贴在碗壁上的做法,以表达对生活直白热切的盼望。

木叶贴花碗更是吉州窑所有技艺当中真正的“神技”。

光是听名字就已经让人闻到了自然的气息。这种茶碗在烧成后,内壁上留有木叶的痕迹,因此得名。

后人无数次地设想过它产生的契机,但终不得其解。吉安人向来有一种不拘一格的洒脱,所以大家很愿意相信这种艺術珍品的诞生完全出自偶然。

或许是一片叶子恰好在入窑时落在碗底没有被人发现,也或许是吉州的窑工有意地搞点“恶作剧”把叶子放在其中,总之叶片在窑炉的高温里和釉面产生了神奇的反应,叶子最后虽然化成了灰,但清晰地留下了叶脉纹理。

不得不说,它们成就了中国瓷器史上最有妙趣的痕迹。

据记载,木叶碗的制作是把经过药水浸泡只留下叶脉的桑叶贴在碗壁内,再罩以釉水烧成,但现在不少吉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人在探索还原古法的过程中发现,直接把新鲜桑叶放在施了黑釉的茶碗里入窑烧制,便可以还原宋代木叶碗的真意,而且效果比叶脉要好得多。

从现存的木叶碗留下的痕迹来看,叶子有的卷着边,有的窝着角,很像是受到高温烘烤而发生的蜷缩,这也更让人相信这是新鲜叶子在烧制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变形。

人们推测,那些潇洒的窑工们应该不会劳力费神去精心浸泡、洗刷掉叶肉,由此制作专门的叶脉来烧制,这样做不仅成本太高,更重要的是太过刻意了,不大符合吉州窑不拘小节的气度。

这样的木叶碗不仅在国内受到珍爱,更让奉行“禅茶一味”的日本人着迷。在日本人眼里,这种洒脱不羁、浑然求真的茶器成了禅意最好的代表,日本人也尊称吉州窑的茶碗为“天目”。

吉州窑的烧制让当地民物繁庶、舟车辐辏,吉安终于名副其实了。

到了元代后期,彩绘瓷风靡,吉州窑没落了,木叶碗的烧制技艺也就失传了,古书上也语焉不详,这才导致现代的吉州陶瓷工艺师们要克服困难,重新去探索、发现。他们从选料、炼泥、制胚、上釉到选叶造型、入窑烧成,每一步都力追古人,还原古法,经过无数次尝试和失败,木叶碗终于在吉安重放光芒。

作者: 罗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