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认为,美洲之所以文明不够强大,是因为人类到达美洲的时间晚,此时人类的工具非常先进,杀伤力强。再加上此时美洲大陆的动物没有见过人类,所以面对人类时没有及时躲避,导致美洲大陆上所有大型动物都被屠杀殆尽。
美洲大地上没有大型动物,导致了当地的文明发展不起来,这是因为大型动物可以帮助人类托运货物,充当交通工具,没有了它们,人类的交流速度大大减缓了许多,所以当地的文明就发展不起来。
和美洲不同的是,非洲有很多大型动物大象,狮子,斑马等,但奇怪的是,人们似乎并没有驯化这里的动物来服务于人类。比如:明明这里有很多斑马,但却没有人将它们用来骑乘或者拉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人类驯化动物
人类虽然有能力驯化动物,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适合被人类驯化,只有满足这6点才能够被驯化。
食物来源广泛
人类的农业副产品是麦麸、秸秆等植物,如果有一种动物能够以此为食,那么将非常容易被人类驯化。反之,一些食肉动物由于对能量的需求较大,且主食是肉类。由于人类无法满足食肉动物的食物需求,所以才没有大规模驯化食肉动物。
脾气温顺
脾气过于暴躁,或者对人类有威胁的生物很难被人类所接受。
能够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繁殖后代
这是因为生物的驯化并非是在短时间完成,而是会持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野生动物在驯化过程中无法诞生后代,那么人类将要重新开始驯化该生物,既耗时又难以被驯养成功。
胆子不宜过小
胆子过小的生物很难被驯化的原因是它们有可能在养殖过程中被惊吓到,从而造成伤亡损失。
相对较短的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越短,人们的投入回报速度越快;反之则得不偿失,比如大象,生长周期大约为10年,这意味着人类想要得到大象的后代,至少需要养殖该大象10年。
喜欢群居
群居是因为人类饲养的环境比较密集,无法做到独居生活状态。如果一种动物在群居过程中会相互打架,将会对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因此这种生物无法被驯养。
斑马为什么不能被驯养
斑马属于食草动物,它们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不仅以草类为食,还以树枝、树叶为食。而且,斑马属于群居动物,它们有着很强的社会性,不会彼此攻击群体里的其他个体。
除此之外,斑马的性成熟时间在3岁左右,生长周期并不算很长,能够满足人类驯化动物的要求。
斑马还拥有其他马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它们比马更能够适应非洲的环境,普通野马很容易因病毒而患病,但斑马的抗病性较好。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优点,所以欧洲殖民者曾经试图驯服斑马代替马,但均以失败而告终。直到现在,野生斑马都无法被驯服,能够驯服的马匹都是杂交斑马,比如:斑马和马杂交的后代。
之所以无法驯化斑马,其实是因为斑马过于机警以及在压力下非常容易受到惊吓。
19世纪末期,贺瑞斯船长曾经试图想要驯服一匹斑马,于是他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给斑马上了鞍和缰绳,但在接下来几天他都无法给这批马上嚼。对此他的解释是斑马的脖子太硬。但实际上,这是因为斑马的视觉和听觉。
首先,斑马的双眼长在头部的两侧,形成单眼视觉,这种视觉在食草动物身上比较常见。单眼视觉的好处是视野开阔,能够在不转头的情况下预警到更多的视野范围。
除此之外,斑马还拥有非常强大的听觉功能,它们的环绕听觉比普通马好很多,而且耳朵可以随意转动方向,能够准确判断出天敌的方向。
这使得人类在为它们上嚼时,它们能非常容易躲过去。
还有,斑马在压力环境下非常容易受到惊吓,而斑马受惊时,会不顾一切地伤害周围的人,存在着安全隐患。
这就是为什么斑马在非洲大陆上很常见,但人类却没有驯化斑马的原因。
总结
并不是所有的食草动物都适合被人类驯化,由于它们的食物、生长周期、脾气秉性等都不同,所以只有少部分生物才能够被人类驯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