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有能力反抗,为什么它们总是选择逃跑?

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追逐猎杀的震撼场景,除此之外还有交配这等无法回避的重头大戏。这两件事是作为一个动物被刻在基因里的本质需求。

为了生存、为了好好的活下去,每个动物都要保证自己每天获得足够的能量。食草动物相对来说食物较为充沛,也较好获得。

而食肉动物想要获得食物就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来进行捕猎,相对来说食物获得的成本较高,当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食草动物被捕杀的时候,会萌生恻隐之心。想必都会有这么的疑问:

为何食草动物在面对捕食者的时候,它们不反抗呢?而自乱阵型、只选择逃跑,这样无疑更会激起捕食者的疯狂捕杀,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如果它们反抗很有可能会获得一线生机。

这里有个典型的代表就是非洲草原上成群的野牛,虽然它们食草,但是野牛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弱,单头野牛有与一头狮子抗衡的本领,并且很有可能狮子并不会占得便宜。

下图一头野牛为了营救自己的同伴,箭步上前直接将雌狮连续顶飞数次,雌狮被重摔之后,只能失望离去,野牛用自己的回击保住了性命。

虽说愤然抵抗不能每次都成功,但是确是可以提高自身的存活率。更何况野牛属于群居动物,一群野牛在面对群狮的时候,依然可以很好的抵御攻击。

下图这个狮子就是被野牛攻击以后留下的伤口,其结果无疑是死亡。

有幸的是,这头狮子最后被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救治,才得以保住性命。很多网友留言,为何要人为干预自然,为何要救治这头雌狮?它们捕杀食草动物的时候为何不救它们呢?这样不公平!

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说。为何要救狮子而不去救食草动物?

虽说野牛有反抗的能力,但是当群牛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每次的第一反应都是逃跑,阵型大乱,最后就造成了小牛死于狮口。

除了野牛,草原上的斑马、角马,这些大型群居性的食草动物数量众多,从体型、力量上来说具有很好的反抗的能力,都可以通过集体抵抗来大大的提高自己的存活率。

为什么它们没有进化出集体反抗的本能,而是选择逃跑呢?

我们常会说,食草动物对食肉动物的恐惧已经被刻在了基因里,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食肉动物对它们的捕杀从它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在面对食肉动物的时候,食草动物祖先会分为两个派别,站出来英勇抵抗和逃跑。

但是生物有一个本能反应就是通过逃跑使得自己尽快的远离危险,因此选择逃跑的肯定是占了绝大多数,而那些愿意反抗的生物就往往会被出卖然后被捕杀,毕竟枪打出头鸟。

而逃跑的食草动物就会总结出一个规律:你看,这就是头铁抵抗的下场,它们更加坚信了自己逃跑的选择没有错。其实它们没有意识到,这是它们不团结的结果。

长此以往,愿意主动抵抗的个体会变得越来越少,这种顽强抵抗的基因也会逐步被淘汰,而那些选择逃跑的个体则会留下更多的后代。

在这些后代中,它们会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一项面对食肉动物逃跑的技能。不管打得过打不过先跑再说。一代一代这样相传,食草动物就练就了一身逃跑的本领,而不是选择去走抵抗的路线。

这就是为什么一头体型健硕的牛,往往见了人第一反应都会害怕的原因。毕竟它们以往的习惯告诉它们,逃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你将一头牛彻底激怒,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人有时见了比自己体型更小的生物,例如蛇、蜘蛛、老鼠会害怕的原因,这是我们的祖先留在我们基因里的恐惧,这也是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恐惧。

如果食草动物团结一致,集体抵抗食肉动物会怎么样?

其实从自然的发展规律上来看,这也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样就会导致食肉动物很有可能因为食物的短缺而灭绝。

最后的结果就是食草动物泛滥,大量青草树木被无节制的啃食,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殃及自身。

其实从食物来源以及获得难易程度上来说,食肉动物一直是处在劣势,由于食草动物已经有了优秀的逃跑技能,就算是狮子每次的捕猎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二十。

因此非洲草原上整个狮群的数量并不多,它们经常会因为无法捕到食物,还有天灾的影响数量锐减。它们的生存状况一直令人类担忧。

如果食草动物再集体愤然抵抗的话,狮子捕猎成功率可能会降到百分之十以下,很可能会造成食肉动物灭绝。

而食草动物它们的食物来自于大自然的第一手能源供应:植物。食物充沛,而且可爱的青草们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被它们啃食。

因此总体而言,食草动物的繁殖成功率、种群数量、物种多样性要远远高于食肉动物,它们享受着大自然最为优越的条件,如果狮子能吃草的话,它们也会选择吃草,低头就是食物,这多么方便。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要出手救一头狮子,而不会去拯救正在被食肉动物猎杀的食草动物。毕竟狮子真的是自然界的劣势群体。

食肉动物的威风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假象,它们因为食物短缺被饿死、幼崽存活率低的场景我们很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