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镒:为小事花大功夫的科学家、记忆力惊人的植物“活词典”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陶生)

吴征镒:为小事花大功夫的科学家、记忆力惊人的植物“活词典”

1916年,吴征镒出生于九江,祖籍扬州。出生不久,在九江做官的祖父去世,吴征镒跟随全家回到祖籍地扬州。小时候,他发现家中的植物长得千姿百态,萌发了好奇心。他就在家里专门藏书的“测海楼”找书来看。

“测海楼”的藏书丰富,吴家子弟从中受益不少。吴征镒和另外两个兄弟吴征鉴、吴征铠,三兄弟后来都成了中科院院士,传为美谈。

(“测海楼”)

1929年,吴征镒开始读初中,1931年跳级考进高中。在中学阶段,他喜爱采集植物标本,还举办过一次展览,小有名气。这更激发了他的兴趣,1933年(17岁),他考取了清华大学生物系。

1937年,大学毕业后,吴征镒留校任教。同年,抗战爆发,清华大学南迁,在云南组成了西南联大。在云南,吴征镒实地考察,收集了各种植物,写出了《滇南本草图谱》等著作,颇有成就。

(西南联大时期的吴征镒)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吴征镒调往中科院任职,参与筹建了北京、青岛、南京等地的植物研究所。

1958年(42岁),吴征镒携全家搬到云南。经过数年努力,1964年他发表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的学术报告。他认为中国西南一带,是东亚乃至北美和欧洲植物区系的起源地。关于植物的起源,当时世界学术界流行的是北极起源说。吴征镒的观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法。

(吴征镒漫画像)

在研究中,吴征镒非常关注生活中的现实需求,甘于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花功夫。比如,60年代,中国生产的避孕药的一种主要成分是从薯芋中提取出的。吴征镒对比了大量品种,找到了最适合的薯芋,为避孕药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料。

又比如,1966年,“文革”爆发,吴征镒被勒令劳动改造。在下田时,他仔细观察田中杂草,回去后再写在纸上。后来,他编了一本小册子《昆明黑龙潭地区田间杂草名录》,为田间除草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征镒在劳动间歇时就餐)

在一次劳动中,吴征镒偶然得到一本“赤脚医生”使用的中草药小册子。他看了后很受启发,觉得应当好好整理类似材料。他请各地的朋友为他收集、邮寄当地的类似材料。

他把材料上的内容摘抄到小册子上,又把5000多种中草药编订了目录,把植物名称和中草药名称统一起来了。他又结合古代典籍进一步考证,写出了50多万字的《新华本草》,又编纂成《新华本草纲要》。这本书收录了中国6000多种药用植物,是有史以来收录最多药用植物的文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新华本草纲要》

1973年,吴征镒结束劳动改造,恢复工作。1975年,他前往西藏考察。由于高山缺氧,他许多牙齿脱落,被迫疗养。疗养期间,他完成了《西藏植物名录》。

1980年(64岁),吴征镒主编的《中国植被》一书正式出版。此书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植被研究的系统总结,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吴征镒晚年进行科学考察)

吴征镒从小记忆力惊人,非常重视对于植物物种信息的收集、保存。2006年,吴征镒开始整理研究清代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

2007年(91岁),他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90多岁的吴征镒,还能凭借记忆力,对史籍中提到的植物进行考证,写出拉丁文学名等,被称为植物研究界的“活词典”。

2007年(91岁),吴征镒获国家最高科技奖。2013年6月20日,吴征镒因病逝世,享年97岁。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718篇作品,营员“陶生”的第78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