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震台的最新消息,就在6月18号的晚上8点49分,新西兰当地位于克马德克群岛以南的海域,发生了一次7.3级大地震,由于震源深度只有10千米,说明这次地震不仅震级较大,地壳释放的能量足够大,更说明了它是一次破坏力超强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远小于70公里)。
很多人都将地震的破坏力强弱,简单粗暴的理解成震级数字的大小,但事实并非如此。震级的大小体现的主要是地壳释放能量的多少,而震源深度则是震源位置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当震级相同的时候,震源深度数值越小,就说明对地面建筑物等事物的影响力越大,也更容易对我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新西兰这次发生的7.3级大地震,震中的具体位置是在南纬33.35度,西经177.85度,该区域5公里以内的范围都处于平均海拔-8335米的样子。从历史地震记录数据来看,即便从震中向四周扩散200公里的范围,最近5年来发生过的有震感(一般是大约3级的地震)的地震次数一共也只有7次,而其中震级最大且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就是这次7.3级大地震。
由于新西兰距离我们的位置也比较遥远,虽然中国地震台正式测定本次地震地震级是7.3 ,但对于当地目前的灾后应急措施,以及建筑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还暂未得知。而美国方面对这次地震地震级测定则达到了7.4级,现在我们对当地唯一能确定的情况就是这次破坏力极大的地震,并没有引发海啸这样的二次灾难,对于当地人来说,这大概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也避免了救灾难度的进一步加大。
到目前为止,人类现有记录中震源的最大深度是720公里,这个深度即便是震级较大、释放能量较强的地震,通常也不会对地表事物造成特别大的风险。简单来说,地震的震源等级也是有基本划分依据的,比如,0到60公里以内的地震都可以被称为浅源地震,这也是对地表事物威胁最大的震源等级,而中源地震的深度则是60公里到300公里,至于300公里以上的震源深度则被称为深源地震。
整体而言,目前世界各地发生过的破坏力极大的地震,大多都是浅源地震,比如,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就是震源深度只有8公里的浅源地震。当然,一场地震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多大的一样,首先取决于它的破坏力有多大,其次又跟我们地表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发生时间和自救能力有关。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一般发生在睡觉时间范围内的地震,更容易夺取震中人的生命。
地震被称为地球、乃至其他部分星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这是因为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天都会发生一万次左右的地震,因为地壳下的板块活动从未停止,当挤压或其他运动积蓄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释放出来。之所以我们会对地震如此畏惧,主要是因为大家能够感受到的地震次数并不多,近年来发生的大地震次数也不少,但人类到现在为止却还无法做到对地震提前进行预测。
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目前大家手机上的地震预警提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震预报,它所利用的原理不过是地震波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当我们的手机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的时候,地震的震中已经发生地震,我们能够提前多久收到这个地震的提示,主要取决于我们与震中的距离远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受到的地震预计到达时间会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每次大地震发生之后,都会有人站出来说在地震发生之前就出现过什么怪异的现象,比如,天空中有地震云,又或是谁家的动物出现了异常反应。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地震预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即便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已经进步很多,但依然做不到对地震像天气一样提前预报。
其实,这是因为地壳释放能量本就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而我们研究每个地区的地震带分布,以及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以及通过对地震有正确的认知好在地震发生时正确应对。而现在我们收集的地震预警信息提示,也为非震中的人提供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