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堑壕里的蒙哥马利,为什么带全连“胡闹”?

二战名将蒙哥马利,选择军人职业与其从小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顽劣的个性、粗暴的母亲,让他从小就有了远离家庭的念头,而从军是年少的蒙哥马利,能想到最好的方法,并认为,一旦选择了就要干出最好,荣誉就是能力的证明。

为了荣誉,蒙哥马利甚至习惯在他人的非议中,做他要做的事,而且一旦去做就无怨无悔,这让其常处于“孤家寡人”的位置。然而,军人的职业特殊性,让他不可避免地面临生死,而在残酷、真实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该如何抉择呢?

去法国作战,年轻的蒙哥马利跃跃欲试。

一战爆发时,蒙哥马利正与家人在爱尔兰度假,尽管平日关注欧洲局势,但这么快爆发战争,还是让他吃惊不小。接到“即刻归队”的电报,他立刻坐上返回部队的火车,此时的蒙哥马利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蒙哥马利所在的皇家沃里克郡步兵团,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显赫的部队,就是现在常说的“王牌部队”,是英军首批出发的单位。他一进营房大门,就感到浓烈的紧张气氛,全营进入一级战备,外出人员已全部归队,枪支弹药也配发到位。

爱折腾的蒙哥马利,个人物品太多了。有体育器材、各类军事书籍等等,甚至还有一辆福特牌汽车,这可是他最值钱的家当,扔了可惜,送人舍不得,又来不及开回家,只好寄放在朋友那里,等战后再来取。处理完这些,还有一帮兵在等他。

蒙哥马利被任命为中尉,负责指挥一个排,他十分利索地要求部下,按照“携行、运行、后留”的原则,整理个人物品和战备物资。这个时候,充分体现了其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他的排是全营整理装备最快的单位,并集合完毕、整装待发。

上战场是件大事,蒙哥马利的父母也专程赶来,希望在他出发前见上一面,但部队已经禁止所有人员出入,最终带着遗憾而回。此时的蒙哥马利与年轻的士兵们,都对能够参加战争充满着憧憬,在他们看来,军人不经历一场战争是最大的遗憾。

这天夜里,皇家沃里克郡步兵团从南安普顿出发,乘船驶往法国波罗尼,去增援节节败退的法国军队。与在营房中的兴奋劲不同,船舱里静悄悄的,一些人在睡觉,更多的人在低头思考。毕竟是面对生死,紧张的情绪让官兵们睡不着。

初上战场的蒙哥马利,始终抱着乐观精神。

1914年8月,英国皇家沃里克郡步兵团开赴法国,蒙哥马利所在的第1营刚抵达前线,远处密集的枪炮声不绝入耳,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蒙哥马利的心头也不由得怦怦直跳,但作为一名军官,他以严肃而响亮的口令掩盖自己的慌张。

按照部署,蒙哥马利的营向德国驻守的山头发起进攻,让他疑惑的是,既没有战前侦察,又没有火力掩护,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但容不得他多想,拔出指挥刀带领本排开始冲锋,子弹“嗖、嗖”迎面飞来,一些士兵中弹倒下,但部队没有乱。

蒙哥马利一个趔趄,被自己腰间悬挂的刀鞘绊倒,指挥刀也飞了出去,等其爬起时,周围躺满了尸体,他的排就活了他一个。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但后续部队已跟上,蒙哥马利继续引领士兵冲锋。在他看来,军官必须冲在前面,生死有命吧。

尽管攻上了山头,但在德军的炮火轰击下,英军又被赶回了出发地,并被迫撤退。沿途横七竖八的人与马匹尸体,丢得满地的辎重、武器,让人触目惊心。蒙哥马利第一次经历了战斗洗礼,见识了战争的残酷,他不再害怕死亡,但敬畏战场。

由于连长负伤,蒙哥马利成了代理连长,手下有2名军官和250名士兵。堑壕战的日子很艰苦,蹲在阴冷、潮湿的堑壕里,攻也不出去,撤退也无命令,双方倒也相安无事。但对他来说,反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整天想着“孬点”寻找乐趣。

要么琢磨如何抓个俘虏了解敌情,要么组织狙击手杀伤敢露头的德军,甚至进行反偷袭。别的连队“死气沉沉”,但蒙哥马利的连队朝气蓬勃,有使不完的精力。上级对他既不能批评,打击士气,又不能鼓励“胡闹”,招致对手更猛烈的炮击。

闲暇之余,蒙哥马利的乐趣就是给家人写信,不仅介绍战斗的残酷,以及自己在堑壕里的艰难,但字里行间并没有抱怨和厌烦,反而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因为战争让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排长成为代理连长,这是他最中意的事情。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蒙哥马利传》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