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群中的“坏女人”,它们为什么独自行动?

象群中的“坏女人”

它们为什么独自行动

一声巨大的咆哮声打破了冬夜的静谧。听到这个声音,正在做大象行为研究的生物学家凯特琳·奥康纳·罗德维尔从睡袋里一跃而起,甚至都顾不得脑袋暴露在严寒中就冲出门去。在昼夜观测塔上,凯特琳往6米之下的水池俯看……

这里是凯特琳在野外进行象群研究工作的大本营。她在这里可以很好地对大象的行为进行昼夜观测。但此时,月亮几小时前就已下山了,四周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于是,她拿起了夜视镜。

四头大象渐渐映入她的眼帘。这个数量对于一个象群来说实在是太少啦!只见一头雌性大象走进最受大象欢迎的饮水点——用水泥筑成的一个水槽,由天然活泉提供水源。雌象一边喝水,一边把它的鼻子甩来甩去,以阻止其他三头大象靠近。凯特琳眯缝着眼睛,观察被夜视镜放大的雌象的头部,想找到关于它的一点点身份线索。她看到它左边的牙齿已经没了,左耳上有个“W”形的缺口——这是自然的磨损。她认出来了,这是一头被叫做“薇诺娜”的大象。显然,它的同伴应该是它的孩子们——它已成年的女儿、孙女,以及一头雄性幼象。

为什么它们没有和象群中的其他大象待在一起呢?凯特琳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她再次把注意力放到薇诺娜的身上。她看到它用鼻子在喝水,情绪显得有些不安。它到底在做什么呢?很快,凯特琳就找到了答案:一颗小小的脑袋从水中探了出来。紧接着,薇诺娜用鼻子把一头湿漉漉的幼象从水槽里卷了出来。凯特琳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薇诺娜,这头她最喜爱的大象之一又生孩子了!

虽然凯特琳在刚开始此次野外工作时就发现了这头雌象的怀孕体征,但她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幸运,能在它刚生产不久就看见幼象。

它在象群中一直处于被欺负的地位

在过去20年的每个夏天,凯特琳都要到这个名叫“穆沙拉”的水潭来研究大象。这是位于纳米比亚北部中心地带的埃托沙国家公园里的一个小水潭,也是数百千米范围内唯一的一处水源。每天,斑马、羚羊、狮子、大象、鬣狗、秃鹫……生活在附近的所有动物都会轮番在此登场。不过,凯特琳从来没有在这里看到过小象的出生,因为雌象通常是不会选择这里作为生产地点的——这里的视野过于开阔,刚出生的小象很容易遭到饥饿的狮子或鬣狗的捕食。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她见到的那些小象通常会用一些日子来学会站稳和走路,然后才与母亲一起回到大家庭中。

雌象一般生活在由多个家庭构成的群体(扩展大家庭)中。有研究认为,大象正是因为这种集群式的生存模式得以进化成为庞大的、鲜有天敌的草食性动物。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大象不仅能够快速记住周围的事物,而且还能记住象群中的每一个亲属。象群成员有时多达30头,它们一起洗澡、觅食、交流,相依一辈子。但凯特琳却发现,直到薇诺娜快要生产,它的家族纽带关系看起来仍然很微弱,它在象群中始终处于一种被排挤的状态,有时甚至被欺负。就在它生产前的一天,一头名叫“苏珊”、同样怀孕的雌象,把它从水潭边推开,还用象鼻狠狠打它的屁股,可它并没有做任何可能挑起这场争斗的事情。

凯特琳还注意到了一些针对小象的过激行为。在象群中,小象通常会得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照料,包括它们的母亲、阿姨、小伙伴及堂兄弟。但凯特琳发现,有些小象并没有得到这样的帮助。有一次,苏珊用它的鼻子使劲儿拍打另一头雌象的孩子,想要把这头小象驱逐出象群。所有这些都让凯特琳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在薇诺娜生产时,它的整个大家庭都不在它的身边?虽然有可能是因为它和它的小家庭一时没能跟上其他成员,但凯特琳却怀疑另有其因。

大象家族成员间存在着明显的尊卑秩序

每年夏天,凯特琳和她的研究团队,以及来自斯坦福大学、纳米比亚大学的学生和志愿者都会花两个月时间待在穆沙拉,也就是国家公园的东北角。她通过观察发现,虽然雄象有着不合群的名声,它们通常在12~15岁之间就会离开母亲所在的大家庭,但它们会自己组队,和其他雄象一起,像人类的“兄弟会”那样生活,以期获得最高等级雄象的帮助。而在这个野外考察季节,凯特琳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雌象群。

家族式的象群都是母性家长制,最年长的雌象带领着它的女儿们、孙女们,和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群体成员的数量通常为15~30头。在其他地方,这个数字也会有变化。比如在肯尼亚的安博塞利国家公园里,就出现过象群成员为2~20头的报道。一般来说,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雌象们会相互照顾彼此的孩子。小象得到的照顾越多,存活的概率越大,家族基因绵延下去的概率也越大。

在大象家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尊卑秩序。实际上,凯特琳他们经常也是通过识别头领(尤其是它们的身体特征)来确认一个母系群体的。他们还据此给大家庭起名,如“弯耳朵家族”、“皱耳朵家族”、“卷尾巴家族”,由“女王”领导的“表演世家”,由“米娅”领导的“运动员世家”,由“塔斯克”领导的“战士之家”,等等。有时,几个大家庭一起涌向穆沙拉水潭,200多头大象一起出现,场景蔚为壮观。

凯特琳发现,即使在这样的混乱时期,象群的等级制度仍然清晰可见。有一次,三群大象几乎同时到达水潭边,最先到达的群体很快被另一个群体挤到一旁,后者在整个期间都占据着水潭的最好位置,如同坐在宴席的主宾位置上一样。而第三个象群的成员则完全不能靠近水潭,甚至连周边浅浅的泥水滩也不能涉足。这些低等级的大象站在空地上挤成一团,直到前面两群喝足了才轮到它们。

大象群体中也有等级之分

研究表明,即使在同一个群体中,也会有等级地位之分。等级地位的高低,与大象家庭成员的年龄和体形的大小有关。最年长和体形最大的雌象处于等级的顶端。比如苏珊,它的体形比薇诺娜的大,岁数看起来也要大些。但凯特琳认为,单以苏珊的地位并不能完全解释它为什么就能欺负薇诺娜。

凯特琳从2005年开始对薇诺娜进行跟踪记录,她发现,整个家庭现在看起来都在合伙欺负薇诺娜。这是为什么?凯特琳现在终于明白了:在过去几年中,适宜的雨季让更多的小象诞生。但今年,雨水来得过早,土地比以前干得早。象群成员数量如此众多,水却如此缺乏,不仅在不同家庭之间,就是在同一家庭中,大象们也会为了水源而进行竞争。

凯特琳还发现,另一头低等级雌象——“演员世家”的格瑞塔也遭到了自己所在大家庭成员的排挤。最具戏剧化的情景出现在“运动员世家”的葆拉身上——它被自己家庭的成员欺负得很惨。事实上,不仅是低等级雌象自身,它们的孩子也会受到排斥。

而对于像“战士之家”这样的高等级家庭中的雌象的后代,情况则完全相反。凯特琳曾观察到三头“战士之家”的小象快乐地在水中扑腾,它们没有受到任何针对性的攻击行为。凯特琳还见证了一头高等级雌象把另一头高等级雌象的不小心掉进水潭的后代解救出来。还有一次,她看到“运动员世家”的家长米娅跪着用鼻子将一头落水的小象提起,而小象的母亲,一头年轻的高等级大象却站在一旁,似乎不知道该做什么。之后,一些家庭成员围了过来,仿佛是想安抚这个不知所措的“年轻母亲”。

而在整个过程中,另一头雌象——葆拉和它的孩子布鲁斯一直站在远处。凯特琳很怀疑,如果葆拉的孩子遇到危险,米娅是否也会提供同样的帮助。在观察过整个繁殖季节中葆拉所遭受的凄惨待遇之后,凯特琳不敢奢望哪一头大象会帮助葆拉救它的孩子,更别提地位最高的女家长了。葆拉或许只能独自处理危机。

在这个水潭边,象群的等级制度如同水滴一样在渗透。等级划分不只是年龄和体形大小,低等级母亲生出来的孩子依旧不受待见。看来,高等级是可以世袭的。象群中既有“皇室”,也有“农夫”。

凯特琳开始重新审视薇诺娜和它可怜孩子的降生:在这样的等级制度下,在生产时与自己的大家庭保持距离,或许是薇诺娜所能采取的保护它的孩子免遭攻击的一种生存策略。

群体的裂变动力是什么

学者们常说雌象都生活在一个“裂变-聚合”群体中。但群体的裂变动力,即导致群体离散的因素,往往被认为是被动的。也就是说,一个象群会维持理想的成员数量,以求能一起觅食和生存。这导致了大家庭之间出现松散的状况,以至彼此联系淡薄。

但事实上,导致群体离散的裂变动力也可能是主动的,且与大家长的直系血缘有关。即是说,或许只有最高等级的雌象以及它的直系后代,才能始终保持自己在家庭里的领导地位,而其他的成员则会被排挤到一边,甚至被迫分散成为单独的群体。

像这样的针对家庭成员的过激行为一定得有个说法。或许是适者生存法则在起作用——为了保证高等级雌象的血缘的延续,家庭成员必须维持在一定数量以上,这样小象的存活率才有可能随群体的增大而上升;但是,如果家庭成员数过度增长,又会使个体难以取得足够的食物。在干旱的年份里,后一种情形尤显严峻。

对于葆拉、薇诺娜和格瑞塔来说,其家庭中的大家长之所以不惜消耗自身能量,排挤欺负低等级成员及其后代,或许就是为了确保群体中的高等级成员或者说与大家长有着更近血缘关系的成员能够更顺利繁殖后代。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则是,高等级成员合伙做出的努力也许会降低或者阻碍低等级成员的繁殖率。

现在摆在凯特琳面前的仅仅只有对大象个体及象群的行为观察记录。如果能进一步采集到足够多的大象个体及象群的粪便DNA,那么,她就可以弄清楚这些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以证实她的猜想:在大象的世界里,等级制度是世袭的,并且是促使群体间分裂的主动动因。当然,要证实这一点,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雄象群

过去对于大象行为的研究,总是把雄象描述成坏脾气的不合群者。而凯特琳·奥康纳·罗德维尔在纳米比亚20年的观察则告诉她,这些体形巨大的雄性动物经常会建立起紧密的社会群体,群体中会有一头类似国王的领头象,它享有很多特权,诸如第一个享用水源,拥有对配偶的选择权等。领头象通常被认为是攻击性很强的,但事实上,作为头领,领头象并不需要通过争斗来体现自己的地位。在凯特琳的眼里,它们就是政客。

像雌象群一样,雄象群中也建立了一套等级制度,以防止对食物、水源以及配偶的争夺。雄象会在12~15岁之间离开它们的母亲,在这之前它们的等级与其母亲是一样的。一旦离开母亲,它们就必须在雄象群中寻找自己的新的位置。按凯特琳的说法,国王是用来维持秩序的,包括惩罚犯错误的成员、决定群体的移动路线、展示自己的关心和喜好等,而群体中其他雄象的等级上升全靠其对国王的尊敬和友情来实现。

作者:成琳岚

来源:《大自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