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牵手系外文明?

何时牵手系外文明?

大量系外行星的发现,特别是像开普勒-452b这样的类地宜居行星的发现,大大激发了人们搜寻地外文明的积极性。不难预期,未来的研究工具和探测技术必将获得巨大发展和进步,随之而来,将有更多更接近于地球的宜居行星被发现。如能像人类所期盼的那样,这些系外行星是“超级地球”,是“最类似地球的行星”或“第二个地球”,那么前景将非常美好。但我们不妨冷静地思考一下:要实现这个美好愿望,还要走多长的道路。

对系外行星的探索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我们已经知道太阳系是从一团弥漫着气体和尘埃的太阳星云中逐渐凝聚、演化而来的,目前已经演化到了形成行星的晚期,但我们对行星形成早期的历史还不甚清晰,对系外行星的知晓更是寥寥。通过对系外行星的搜寻,发现它们处于不同的形成阶段、属于不同类型,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历史,以及未来向什么方向发展。

现在,人类已经找到了宜居的类地行星,这表明人类向着对行星的了解、对与系外文明见面接近了一步,但正如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对行星求索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研究课题,还会出现许多困难和挫折。发现宜居的类地行星是求索的巨大成就,也是求索的新起点。沿着这个起点深入探索下去,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但探索未必代表成功。探索的路千万条,走对了能成功,走错了则会失败。所以,我们能不能与系外文明握手?何时握手?这不是一语所能言明的。

宜居行星的出现意味着宇宙中有地球人设想的人类生存的环境存在,但并不意味这些区域一定存在“宇宙人”。“皮之不存,毛将依附”,没有“宇宙人”,我们与谁握手?如果宜居行星上有系外文明存在,我们当然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与之握手,但这不是一两天的事,来日方长。他们距离地球那么遥远,目前还没有可供选择的飞行器飞往他们所在地。如果我们使用飞往冥王星的美国“新地平线号”飞行器飞往开普勒-452b的话,它将在途中飞行5亿年之久!可是,谁能活5亿年时光?从目前的技术来看,人类还不能在空间传宗接代。即使能,密闭的登陆舱和厚重的宇航服能保证我们从地球飞到一颗遥远星球吗?即使到了目的地,对于一颗一无所知的系外行星来说,其表面的自然坏境能够让前来访问的地球人适应吗?即使是短期登陆探访,其困难程度也不可小觑!

来源:《大自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