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经常犯错吗?

许多人都认为,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大多都是正确的,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斯坦福大学一位生物学家经过调查发现,许多科学研究论文都是错误的。为什么会这样?

科学家要取得正确的结果,需要重做彼此的实验,看是否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但通常情况下,是得不到同样结果的。有时,可能是研究人员有意为之;但更多的时候是其他原因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例如你的助手可能是个马虎大意的人,你也可能在检测一次性药物的疗效时选了一组怪异的病人群体。

科学研究经常出错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例子。

1998年,世界著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一篇研究文章,顿时引起了关注。这篇文章说,儿童接种疫苗之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吓人的症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三联疫苗会导致自闭症。这篇文章是英国医学专家安德鲁·韦克菲尔德撰写的,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引起了持续到现在的反疫苗运动。但是韦克菲尔德的研究却是错误的,后来,陆续有超过20个关于疫苗和自闭症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之间存在联系。

2001年,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巴格发现,人暴露在“努力”或“获得”等字眼下,会把认知任务完成得更好。2013年,研究人员重复了这项实验,结果没能成功。?

2011年,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达里尔·贝姆进行了9个实验,似乎表明人可以具有特异功能。如此突破性成果当然需要严格的、可重复实验的证据。遗憾的是,2012年,其他研究人员重复了其中的一个实验三次,结果并没有出现什么特异现象,因此达里尔·贝姆的实验无法说明存在特异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如果你控制自己去做一些或不做一些事情,例如克服自己对糖果的诱惑,那么你就会产生真正像锻炼了一样的结果——就像锻炼肌肉一样。而且这种锻炼也会让你感到疲劳。但是2014年的一项研究却不能重现这种现象。

这其实是件好事

那么,这些错误的科学研究还有价值吗?事实上,无论实验是对是错,都具有价值,而且,有时错误比正确更有用。

我们知道,一个新的科学发现,首先是通过猜想提出的,然后需要接受不断地验证和质疑,才能得到真正的、科学的理论。在重复研究的过程中,虽然有些结论被证伪,但使科学研究有了真正的发展。比如没有原来的地心说,就没有后来的日心说。同样没有燃素说,就没有后来的现代化学理论。

科学史上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爱因斯坦被宇宙膨胀问题搞晕的事。广义相对论发表后,因为他的方程式描述了一个要么膨胀要么缩小的宇宙。可当时的天文学家们告诉爱因斯坦,宇宙其实很稳定。于是爱因斯坦对自己的方程式做了改动,加了个“宇宙常数”,企图用来解释宇宙为何能稳定地存在。

10年后,埃德温﹒哈勃发现宇宙确实在膨胀,认为爱因斯坦所做的修改根本没有必要。于是爱因斯坦就在方程式中去掉了“宇宙常数”,并表示,加入“宇宙常数”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但此话说得未免太早了,因为近年来有关空间和时间性质的发现表明,特别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提出,科学界认为,也许的确需要一个宇宙常数,以便令理论与观测结果相匹配。

不受重视更麻烦

但目前科学界真正的问题,不是科学家经常犯错,而是当他们被证明是错误时,大家都不怎么对此感兴趣。这才是阻碍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

首先,对于科学新闻界来说,指出科研结果的错误,就像韦克菲尔德的三联疫苗会导致自闭症的论文最终被撤稿。记者们更愿意去写激动人心的新发现,而不是闷闷不乐地报道某个假设被否定。这种偏见在许多科学期刊中也都存在。科学家都为了取得激动人心的新发现而努力,因为这是科学期刊最想要的。你不会看到《科学》或《自然》的封面上写着“哎呀,我们弄错了!”

其次,科学家为了科研经费或科学奖励,也得专注于新的发现,而不是专注于发现别人的错误。再次,科学家不愿意踩到彼此的脚趾,得罪其他同行,因为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

为了科学的健康发展,科学界和新闻界都应该更加重视对科研错误的指正以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