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镜考古话重圆
龚巨平
铜镜源于古代的水鉴。水是透明的液体,具有天然的映照功能。远古先民在水边看见自己的倒影,发现静水能照彻容颜,原始的审美意识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凝视与端详中成熟。
人类自起源至今99.9%以上的时间里,都是以平静的自然水面作为镜子。今日许多地方将小湖泊命名为“镜湖”,就是这种怀古情结和浪漫情怀使然。
随着文明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社会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器是王权和贵族的象征,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青铜镜出自青海齐家文化遗址中。自兹而后,铜镜因照颜更为清晰,更便于携带,得以长期流行而不衰。
明清以来,西方玻璃镜传入中国,铜镜逐渐被玻璃镜取代。
铜镜阅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儿女情长、礼义廉耻、世态炎凉,更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汉代是铜镜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除照颜的实际功用外,还是男女爱情的信物,婚姻的见证。如洛阳西郊汉墓出土的铜华云雷镜上的铭文是“清银铜华以为镜,昭察衣服观容貌,丝组杂环以为信。清光宜佳人。”这表明铜镜是可以作为信物的。其他諸如“长相思,毋相忘”“见日之光,长毋相忘”,更是男女相思不绝、永不相忘的爱情誓言。“夫妻相重,甚于威央”“夫妻相守日月亲”“嫁入门时殊大良”等铭文,则表达了对婚姻的美好祝福和期望。
而对于因为种种遭遇致感情破裂或不幸分离的夫妻,在重归于好或重逢后,人们常用“破镜重圆”来形容。
“破镜重圆”发生在隋朝初年。据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南朝陈后主叔宝有妹妹乐昌公主,嫁给太子宾客徐德言为妻。隋文帝杨坚派兵南下,陈朝危在旦夕,徐德言自知不保,遂将一面铜镜摔成两半,夫妻各执一半,约定来年元宵节在长安街头高价叫卖,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
陈朝亡国后,乐昌公主被隋文帝的大兵掠走,赏赐给越国公杨素为妾。乐昌公主虽受杨素宠爱,却终日郁郁寡欢,默默无言。第二年元宵节乐昌公主派仆人在街市上以高价出售半镜,引起徐德言的注意,出半镜与仆人的半镜勘合,丝毫不差。公主以实言告知杨素,杨素感慨二人的真情,释归乐昌公主,夫妻得以团圆。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镜”的意象向来为人所钟爱,镜是夫妻间的信物,“破镜”也成为夫妻关系变化的隐喻。自《本事诗》始,“破镜重圆”作为人所熟知的典故,在小说、戏曲等领域广泛流传,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学母题。
然而,在考古发现中,夫妻墓葬各陪葬半枚铜镜的实例,在汉代就已出现,唐宋时期有更多的发现。河南洛阳烧沟一座汉代合葬墓中,两个不同的棺内各放半个铜镜,原是一枚铜镜破开后分放的。
江西省星子县一座夫妻合葬墓,分男女墓室。根据出土的墓志记载,女性墓主葬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男性墓主葬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前后相差9年。奇特的是,男女棺各陪葬半枚铜镜,合而为一。铜镜正方形,小圆钮,素宽边,钮座铸凸纹朵花。
通过对大量墓葬中发现的半镜的研究,可以说明,破镜入葬,是一种特殊的葬俗,反映了夫妻间长相厮守的爱情、亲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一镜分葬,夫妇各执其半,为的是在地下世界和来生能再度团圆相聚。黄泉路迢迢,转生路茫茫。盖棺的一刻,黑暗吞噬一切,长眠于地下的逝者手中的半片铜镜,依然闪烁日精之光,照彻幽冥,指引夫妇并肩前行的方向。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